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論文
新課標在總目標中明確規定:“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通過上面的闡述,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新的“口語交際”區別于“聽說訓練”的根本不同點在于它的交際性、實踐性。
一、利用實物創設交際情境
為了能使課堂生動有趣,調動學生愛講敢講會講,教師就應創設口語交際情境,比如可用實物創設情境,借助學生表演創設情境,借助學生熱門的話題創設情境,這樣十分直觀、形象。一年級語文教材中,每單元都有口語交際,教師要給予充分的重視,每單元的練習都要在人人練說的基礎上,再指名說,還要適當引導全班同學評一評,議一議,適合交際的訓練內容,更要體現雙向互動的.特點。
二、利用電教創設交際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學《看圖寫話——美麗的秋天》這課時,將一幅幅秋天的美景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上課時恰到好處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學生帶入到“美麗的秋天”這個特定的環境中,激發起學生想要描述、贊美、交流、議論的愿望,老師適時地提出口語交際的要求,讓同學之間互相練習。
學生暢所欲言——“高大的松樹、火紅的楓葉、清澈的小溪、快樂的小朋友……”
三、借助具體內容創設特定的情境
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特定的情景中發生的,一種交際只有具體的情景中才能完成。不同的場合、對象,交際的內容、語調不同,交際的方式也不一樣。創設情景,讓學生置身其中,使學生產生想說、要說,不說不快之感,這是口語交際的必要條件。如學習《家》一文時,抓住文中詩句,設計這樣幾個練習:1、讓同學談談自己的家;哪兒是我們共同的家?生活在這樣的家里,你們幸福嗎?2、用“什么是誰的家”的句式作一句詩。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詩性大發,暢所欲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利用課文為學生創設表演的情境
學生對內容有趣,情節生動的課文猶為感興趣,教師應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利用課文,讓學生充當不同角色的人物,置身其中演一演,學生會其樂無窮。在指導完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后,就把分角色朗讀和表演的權利放給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為主持人和策劃者,帶領小組成員分角色朗讀課文,并商量故事中的每個角色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心里是怎樣想的,共同討論用什么樣的動作和表情表演最合適,最后小組每人擔任角色一次,進行表演,互相評議、取長補短。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所感所想,體驗到了說話的成功與喜悅。
語文課的教學資源是豐富多彩的,學生身邊充滿著可以利用的說話教學資源,只要教師稍作留心,就會發現生活中的說話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資源,采取豐富多變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說話興趣,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和學校教學管理者、組織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組織教師開展口語交際教學的研究實踐活動,增強落實新課標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努力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