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冷拔用鋼與頂鍛用鋼的關系論文
用優質碳素結構鋼和合金結構鋼生產的圓鋼,大部分產品以“熱頂鍛”狀態交貨,被廣泛地用于機械加工行業,制造各式各樣的零部件。這種材料具有良好組織結構及表面質量,熱頂鍛后鋼材不開裂,用戶將該種材料廣泛用于冷拔加工生產。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熱頂鍛用鋼用于冷拔時經常發生一些表面質量問題,由此而引發質量異議。本文著重分析冷拔用鋼與頂鍛用鋼的關系。
1問題的提出
頂鍛用鋼用于冷拔加工時會產生質量異議,這是為什么?由于優質碳素結構鋼表面質量較好,適用性較強,被廣泛地使用。但是,有些客戶使用不當的加工方法,很容易造成產品質量達不到標準要求,產生質量異議。那么,究竟如何使用這種鋼,盡量減少質量異議,則是質量工作者研究的課題之一。
2客戶對優質碳素結構鋼的實際使用要求
GB/腸99一1999從2(XX)年8月l日起正式實施,在新標準中增加的“訂貨內容”可謂相當重要,由于材料最終是由客戶來使用消耗的,因此,客戶如何使用材料及在什么狀態下使用材料便變得十分重要了,那么,客戶又是怎樣使用材料的呢?我公司使用優質碳素結構鋼的客戶相當一部分屬于私營企業,為了確保產品的競爭力,他們千方百計降低成本,而減少材料消耗便成了用戶降成本的一個重要手段。由于優質碳素結構鋼通常以“熱頂鍛”狀態交貨,材料處于這一狀態時表面質量較好,鍛打不開裂,加之材料的化學成分比較均勻、純潔度高、綜合力學性能較好,于是,絕大部分客戶便改變過去的車削加工的方法,而先將材料冷拔一道或幾道,由于材料經過冷拔后綜合機械性能有所提高,尤其是外圓直徑較熱軋狀態勻稱,不圓度大大降低,因此,經過冷拔以后的材料可直接用于磨床的磨削加工。但磨削加工的加工量是相當小的',通常在ro林m以下,而切削加工的加工量通常在數毫米,兩者之間相差一個數量級,這樣,客戶就為自己節約了相當可觀的原材料,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益。由此看來,客戶的使用方法已經表明,他們所需要的是一種可以用于冷拔加工的材料,然而目前我公司并無冷拔坯料用鋼,客戶只好用“熱頂鍛”材料來代替。
3兩者之間的區別
根據標準規定,冷拔坯料用鋼和頂鍛用鋼同屬于壓力加工用鋼。根據標準規定,頂鍛用鋼“允許有從實際尺寸算起不超過尺寸公差之半的個別細小劃痕、壓痕、麻點……”,按此規定,在一根科5大的圓鋼表面就允許存在0.6毫米的缺陷,但這0.6毫米深的缺陷在冷拔后卻是影響產品質量的致命缺陷,因此,冷拔坯料用鋼在材料的表面質量上比頂鍛用鋼更苛刻,更嚴格。如果在頂鍛材料的表面上不存在上述缺陷,頂鍛材料便可代替冷拔坯料用鋼,這便解釋了我公司生產的頂鍛用鋼為什么有時能用于冷拔加工而有時卻無法用于冷拔加工的現象,正是這一現象的存在讓客戶無法適用,只有棄之不用,一用就容易造成質量異議。
4措施
a.根據現有的技術資料和材料的交貨狀態以及材料的實際使用方法,對于符合頂鍛要求但不能進行冷拔的材料來說,這便存在一個使用誤區:一方面,客戶在使用時一定要進行冷拔,而有些頂鍛材料卻無法進行冷拔,且這種狀態一定要在進行加工以后才清楚。
而不能冷拔的材料一旦冷拔以后便會迅速擴大產品的質量異議損失,這樣,勢必在客戶與企業之間產生矛盾,要么企業修改相應的技術標準和相關參數,要么客戶降低自己的使用要求,當然,讓步的無疑是企業生產者,也就是說讓客戶可以按他們的方式來使用材料。
b.由于冷拔加工是一個壓力加工過程,在此過程中,材料在直徑尺寸上有所減少而在長度上大為增加。由于材料首先在表面上變形,因此,要求材料的表面硬度較小,以適應冷拔過程的大變形量,而要做到降低材料的表面硬度,一是要降低材料本身的元素含量尤其是碳的含量,再者就是改善鋼材軋制后的冷卻條件,盡量使其均勻緩慢冷卻,以達到較低的表面硬度,特別是徹底防止馬氏體等脆性組織的產生。因此,在成分控制時,采用“中偏下”較為妥當,軋制時應防止低溫軋制,以免造成表面硬度的增加。
c、既然要滿足客戶的使用要求,就必須修改相應的技術標準。頂鍛材的表面質量要求低于冷拔坯料用鋼,作為優鋼系列產品主要交貨等級的“熱頂鍛”產品,在應用于冷拔加工時,應切實加強表面質量控制,對凡是影響冷拔后產品質量的所有缺陷一律應該清除,如不能清除或清除不干凈,則不能判為“冷拔坯料用鋼”。個人認為,如果頂鍛用鋼的表面不存在“劃痕、擦傷、麻點”,且表面硬度較低,成分控制在成分偏差允許的中下限,則可以判定為冷拔坯料用鋼。
5結論
a、目前市場上客戶所需求的是冷拔坯料用鋼。
b、頂鍛用鋼不能全部代替冷拔坯料用鋼是因為頂鍛用鋼的表面質量要求不如冷拔坯料用鋼。
c 、頂鍛用鋼如果表面沒有劃痕、麻點、擦傷,且成分控制在成分允許偏差的中下限,則可以判為冷拔坯料用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