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論文

時間:2021-05-27 10:37:13 論文 我要投稿

淺析《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論文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已經出版,內容是《老子》,這是繼馬王堆帛書《老子》、郭店竹簡《老子》公布以來,又一先秦、西漢前期的《老子》文本,相信會對《老子》與《老子》學的研究,再起一個積極的作用。

淺析《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論文

  一、校讀(一)校勘、通假后之第六十章隸定文字

  《老子》第六十章:“治(1)大國(2)(3),若(4)烹(5)小鮮(鱔)(6)。以道筱(7)天下(8)。其鬼不神(伸)(9)。非(10) 其鬼不神(伸),其神(伸)不傷人(11)。非其神(伸)不傷人,(12)圣人亦不傷0(13) 夫兩不相傷,(14)故其文德(15)交歸焉。景龍碑本不分章,四十七字。敦煌本、河上公本同,王弼本、范應元本四十八字,傅奕本四十九字。敦煌本題為“治大國章”,河上公題“居位第六十”,王弼本題“六十章”,范應元本題“治大國章第六十”。

  (二)校勘、訓讀

  (1)“治”,《后漢書·循吏傳》注引、《后漢書·逸民傳》引作“理”。

  (2)“大國”,《詩經·檜風·匪風》之《序》云:“思周道也。國小政亂,憂及禍難,而思周道焉。It sas指的是“治小國”。“大國”“小國”,儒家、道家都有定義,《老子》書中之“小國寡民”,應指諸侯之國,此處之“大國”則指天下;儒家的部分,請參考拙文《馬王堆帛書<經法·君正>章試解—兼論<老子>乙卷前古佚書之性質與先秦漢初<論語>之傳》所論,此不贅述。《北堂書鈔》二十七引無“大”字。

  二、集釋

  (一)《韓非子·解老》:“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宰】;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虛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

  (二)《文子·道德》:“故治大國若烹小鮮,曰勿撓而已。

  (三)河上公注:“‘鮮’,魚也。烹小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恐其糜也。治國煩則下亂,治身煩則精散。

  三、說明

  對于“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訓解,傳統的'說法,以“不擾民”之說,最為大宗。但是,這樣的見解,不是不能商量的。我認為,“治大國若烹小鮮”是這一章的主旨,只是一個意思或概念的結論,它的說明,是從“以道在天下”至“故其文德交歸焉”的文字,這些文字,只是在形容“天”與“圣人”(和“人”)的關系。“人”和“圣人”都是指“君王”,“人”是一般的君王,“圣人”是高等的君王。

  結論

  《說文》. "懈(蟹),有二敖(鰲)八足,旁行,非它(蛇)鮮(鱔)之穴無所庇。從蟲,解聲。”段玉裁注:“‘鮮’者,今之‘鱷’字‘鱷’者,魚名,見《魚部》,魚之似蛇者也,常演切。又作伙龜旦’,今《大戴禮》作氣龜旦’,或誤‘焦月’。《荀子》作‘擅’,許書古本多作‘鮮’,蓋漢人多假貉國‘鮮魚’之字為之,本無正字也。玄應曰:“‘負罩”又作“鱔”、“鮮”二形,同。’《勸學》篇曰:‘蟹二鰲八足,非她焦旦之穴而無所寄者,用心躁也。是以知,“它”即“蛇”;而“鮮”字,在其他傳世典籍中。

【淺析《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論文】相關文章:

老子的語錄03-01

老子的名言04-24

老子的名言名句01-20

關于老子的名言12-17

淺析秦觀詞中的閑愁論文08-07

老子的名言15篇02-14

關于老子的名言名句02-10

《老子》閱讀答案11-18

治心經11-27

淺析杜甫詩歌的憂患意識的論文10-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久久久久性潮级片 | 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线影院 | 亚洲一区二区无字幕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