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質文物保護現狀探討

時間:2022-04-20 13:29:12 論文 我要投稿

陶質文物保護現狀探討

  摘要:為了進一步提升陶質文物的保護水平,文章分析了當前國內陶質文物保護現狀,總結了當前陶質文物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今后這項工作的方向,從而為我國陶質文物的發展提供更大的幫助。

  關鍵詞:陶質文物;保護;現狀

  陶器是人類社會中最為古老的一項發明創造。陶器的發展與演變和人類生活生產都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同時陶器也是記載和傳遞古代社會信息的重要載體之一。中國古代陶器是我國祖先在歷史長河發展中留下的瑰寶和重要財富,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陶器伴隨著中華民族的發展,更是見證了原始社會向文明社會發展的進程。而陶器的發展也是舊石器時期向新石器時期轉變的重要分界點,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一些典型陶器已經逐漸成為了重要的時代文化標志。由于其內涵相對更豐富,功能也比較廣泛,因此,在實際發展中有效滲透于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不僅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同時也是當前考古學研究中一項重要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由此可見,陶質文物保護是當前博物館事業中十分重要的環節。

  1陶質文物概況

  人類在歷史發展中遺留下的物品和遺跡通常被我們統稱為文物。文物對歷史傳承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不同的文物也有著不同的材質形式,陶質文物便是其中的一種。不同的陶質文物也反映了不同時期人類的生產生活狀況。保護好、管理好陶質文物,有助于人們認清發展實際,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與方向,這對于今后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將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同時,陶質文物的保護工作涉及化學、材料學、考古學等多門學科,是一項較為系統的綜合性工作。從古至今,我國陶器的燒制歷史已經有近萬年之久。陶質文物是指用硅酸鹽為主要成分加工的器物,主要以黏土、高嶺土為原料,經過選料、淘洗、沉淀、搗揉后制胎、成型、干燥、焙燒等工藝制成的,包括素陶、彩陶、彩繪陶和釉陶四大類。大多陶器文物主要來源于地下或水下考古發掘,而地下水和海水中的可溶性鹽類及其有機質雜質均可浸入到器物內部,隨地下、水下溫濕度的變化滲入器物內部的鹽類會反復出現重結晶和溶解現象,甚至使陶器強度降低造成破碎。另外,出土陶質文物還存在著表面酥粉、釉色蛻變、表面片狀脫落、磨損等病害。在我國文博事業發展中,陶質文物是絕對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我國眾多種類的文物中占據重要地位,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更是不容忽視的存在。

  2陶質文物保護工作中常見的問題

  2.1相關單位領導的重視程度不足,資金缺乏

  在當前我國長期經濟發展過程中,很多地方領導對于陶質文物保護重視程度不足,并且絕大多數領導都將工作中心放在經濟建設上,甚至為了幫助當地經濟獲取更大的發展,以犧牲文物為代價。此外,陶質文物專項資金也存在不足的情況,很難保證陶質文物保護工作的穩定開展。

  2.2群眾對陶質文物保護意識欠缺,宣傳力度不足

  由于受到我國傳統思維意識的影響,眾多群眾對于陶質文物的保護意識認識不充分。在進行陶質文物保護的過程中發現,很多群眾將來路不明的陶器私自化為己有,這都是對文物法律法規認識不足的`體現。此外在文化旅游或是參觀的過程中,還存在將陶質文物私自收藏、據為己有的情況,這都給陶質文物的保護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這些現象的出現和保護陶質文物的宣傳力度的不足有著極大的關系。廣大群眾并不了解陶質文物的價值和重要意義,沒有認識到損壞或私自收藏、買賣陶質文物是嚴重的違法行為。

  2.3缺少文物保護與修復檔案,沒有做到系統的監測

  現今國內幾乎所有的博物館都建立了文物管理記錄體系,但這并不足夠。絕大多數文物管理記錄并不能及時有效地反映文物各個時間段的保存狀態,這樣并不利于文物保護與修復工作的開展。為了系統地掌握館藏陶質文物的現存狀態,做到實時監測、合理保護、有計劃的修復,應該在文物管理記錄的基礎上建立一個陶質文物保護與修復技術檔案。這個檔案應包括不同時段的監測記錄、相關技術數據等。建立起陶質文物保護與修復檔案體系,僅博物館保管部門是無法做到的,還需要館內領導的支持和其他部門的配合及幫助。這就要求各博物館的保管人員要做好溝通、協調工作,取得領導和其他部門的支持,從而順利建立起文物保護與修復檔案體系。

  3陶質文物保護的對策

  陶質文物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這項工作的開展產生了十分顯著的阻礙。因此,要想對陶質文物保護工作質量進行有效提升,結合筆者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建議在今后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

  3.1完善法律法規,加強保護力度

  針對當前我國現有的發展形勢來說,政府具備較強的影響力。所以在陶質文物保護工作中,政府也應該積極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幫助下,能更有效地促進陶質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在法律法規的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陶質文物保護法律的制定和優化,從而運用法律手段對非法破壞、倒賣、私藏陶質文物的行為進行懲罰,而對于保護陶質文物的行為也要給予適當獎勵。

  3.2呼吁全民加強對陶質文物的保護,提升民眾陶質文物保護意識

  當前群眾的陶質文物保護意識不足是對這項工作造成影響的關鍵因素。很多人甚至認為對陶質文物進行保護僅僅是政府和文物部門的工作和責任,和自己并沒有什么關系。正是因為存在此種狹隘的觀念,所以也對陶質文物保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這也要求在今后的保護過程中,要借助各種有效的宣傳方式,進一步對群眾陶質文物保護意識進行提升,呼吁他們全面參與到陶質文物保護工作中來。在某種程度上說,當前陶質文物的保護工作是一項需要全民參與的工作。這項工作的開展并不是某個人或是某個部門的職責,而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所以對陶質文物保護工作進行強化就更需要加強宣傳工作。

  3.3文物管理部門要在工作中根據時代變化進行工作調整

  各文物部門和文博單位要想在今后的工作中獲取更大的發展,就要在文物工作中及時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改善工作方法,調整工作方向。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此一來,即便是出現了問題,也能將對陶質文物造成的損失控制在最低。在對陶質文物保護工作效率進行提升的過程中,還應該充分提升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專業能力,確保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責任意識的全面提升。在陶質文物保護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積極和其他部門進行溝通和聯系,合力做好保護、修復工作。由于近年來我國彩繪陶器加固問題逐漸引起關注,所以在今后的陶質文物保護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也要密切注意各種問題,及時根據情況妥善解決好工作中出現的各種情況。

  4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當前我國對陶質文物保護的研究工作開展得并不深入,雖然有所研究,但相對比較零散。近年來我國逐漸強化了對陶質文物保護工作的關注,國家和相關部門對于陶質文物保護工作中投入的資金力度也有了進一步提升。陶器是人類社會中最為古老的一項發明創造,陶器的發展與演變和人類生活與生產都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同時也是記載和傳遞古代社會信息的重要載體之一。通過對上文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當前這項工作在實際開展中還存在著很多不完善之處。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廣大工作人員對這一工作能有著更深刻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傅亦民.關于館藏瓷器修復保護的實踐和體會——兼談寧波博物館越窯青瓷的修復[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xx(2).

  [2]惠學軍.陶瓷類文物保護與修復工作的幾點思考[J].博物館研究,20xx(4).

  [3]劉曉東.淺談陶質文物的病害與科學保護[J].遺產與保護研究,20xx(2).

  [4]容波,周鐵.陶質文物科技保護研究現狀[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xx(2).

  [5]徐鑫.陶質文物修復的探研及實踐[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xx(2).

【陶質文物保護現狀探討】相關文章:

陶行知名言03-15

《想起陶》閱讀答案07-25

陶之戀經典臺詞04-04

幽默的陶老師作文03-08

陶行知的名言02-10

陶校長的演講原文12-16

《陶校長的演講》課件設計05-03

陶泥塑人生作文800字03-23

紀念園文物保護工作情況匯報01-25

陶行知的名言 13篇04-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午夜福利波多野结衣黑人网站 | 五月婷婷第四色国产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 亚洲欧洲日韩淙合久久 | 亚洲Av片久久综合网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