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科學小論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寫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小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小論文1
我們學習了《鐵罐和陶罐》,知道了鐵罐放在泥土里容易腐爛,我的腦袋里冒出了一個小問號:那么鐵放在哪里生銹最快呢?為此,我反復思考研究做了一個小實驗。
我事先準備了三個小鐵片。一個放在溫度低的'地方——冰箱;一個埋進泥土里;最后一個放在鹽水中。看看哪一種會更快使鐵片生銹。一天下來。我來到冰箱,小心翼翼地拿出鐵片,仔細觀察起來,可鐵片卻一點兒變化都沒有。我接著來到花盆前,挖出藏在土壤里的鐵片,可結果仍是如此。最后我來到水杯前,拿出浸在水里的鐵片,可也是一點都沒有變。這可讓我納了悶:“難道得時間長一點才能出效果?”我將信將疑地離開了實驗地。幾天之后,我又來到那兒,驚奇地發現在泥土里的鐵片有一點點生銹,而在鹽水里的鐵片早已經銹跡斑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帶著這個疑問,我打開了電腦,才知道原來是原電池反應,離子導電。因兩種金屬通常是活動 性不同的兩種。以鐵與銅為例。因空氣中有水分,水中通常容有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碳,鐵片遇到酸失去電子成為鐵離子,電子則通過金屬移動到銅,再還原成氫氣,形成一個原電子。這種反應成為析氫氣反應。鐵的這種腐蝕內稱為電化學腐蝕,電化學腐蝕比一般的氧氣還原性腐蝕速率更快。
從實驗與資料中證明,鹽水會讓鐵片更快生銹!
科學小論文2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染布坊,里面住著父女倆,他們的手藝非常精湛, 把染布坊辦得紅紅火火的,客人們都喜歡來這兒染衣裳。
有一天晚上,父女倆正在燈下為一位客人染布料,那天風非常大,一不小 心,油燈給大風吹到了,油點滴在了衣料上,這可把女兒急壞了,客人在一星 期后就要來取衣料,上面滴了燈油,那豈不壞了染坊的名聲,于是,女兒拿起 布料洗了又洗,洗了又洗,總算洗得看不出來了,然后又把衣料放在一旁晾 干,因太累了,所以后來她很快就睡著了。
天亮時,她醒來了,她來到晾衣服的桿子前,她把衣料取下來,突然發現 衣料上面有幾個白色的小圓點,那小圓點圓得可愛,圓得美麗,這時她想如果 在上面畫上漂亮的圖案一定很好看,于是,她照著做了一下,于是受到了顧客 的.熱烈歡迎,就這樣,油染術產生了。
同學們,只要你去仔細觀察,仔細發現,你就會成為大發明家,像鋸子、 聽診器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實,發明機會就在我們身邊。
科學小論文3
老子宇宙觀,是指老子在其《道德經》里所闡述的宇宙論思想。《老子道德經》是一部涉及宇宙生成過程和狀態、事物的自然發展規律以及哲學文化和科學的傳世之作。
關于哲學和文化內容,自先秦至今的兩千余年間,《老子》的注釋闡發綿綿不絕,蔚為大觀,據統計有千家之多。其道學思想作為哲學理論為道教所繼承。一種思想能夠不斷地為人關注和傳承,本身就表明這思想的持久生命力和深遠影響力。但是,老子宇宙觀中的自然科學成份卻被歷史所忽略,其科學價值至今未得到探索和研究。本文試圖在這方面進行探索,拋磚引玉,就教大家。
《老子道德經》最完整的遺傳版本,是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708年)易州龍興觀建立的《道德經碑》。最早的是1972年—1974年在湖南省長沙市東郊發掘的“馬王堆漢墓”三號墓穴中出土的《道德經帛書》,距今已有2100余年。
老子關于宇宙論思想的綜述出現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上的意思為: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只能把它叫做“道”,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要效法于地,地要效法于天,天要效法于道,道則效法于自然。
老子在這里把宇宙空間分為多層,第一層是“人”的空間,第二層是“地”的空間,第三層是“天”的空間,最高層是“道”的空間。人要依從地,地要依從天,天要依從道,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天地之母,即為宇宙,為最高層,而“道”按宇宙自身之自然規律運行。
老子提出的宇宙論,與現代時空理論不謀而合。老子的宇宙多層說,也就是現代時空理論的多維空間。
現代時空論的觀點,宇宙是由各種不同維度的時空結構組成。認識到空間的實質是能量流。如超弦理論認為:真實的時空是高維的。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提出的M理論(超弦理論之一),指出宇宙是十一維的,但這些維是看不見的,它們自身卷在了一起,被稱為壓縮的維。
從宇宙大爆炸開始,宇宙的生長和膨脹都按“宇宙程序”運行。這種“宇宙程序”是一種宇宙動量流,是控制和規范宇宙有序生長的無形力量,我們稱之為宇宙流。所有的多維空間,都穩定運行在宇宙流中,并受到宇宙流的調節,這就是宇宙流定律。宇宙流也就是老子所說的“道”。
相對論是關于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主要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創立,根據研究對象不同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提出了“四維時空”和“彎曲空間”等全新的概念。認為空間不是平直的歐幾里得空間,而是在引力場中彎曲的黎曼空間;時間也不是獨立于空間的單獨一維,它無時無刻不在空間之中,與空間構成一個統一的四維時空整體。狹義相對論導出E=mcc以后,質量與能量就成了同一種東西的兩個名稱。質量是內斂的能量,能量是外顯的質量。狹義相對論揭示了宇宙所具有的超乎尋常的秘密;同時性的相對性;運動中的鐘慢、尺縮效應;水星的近日點異動;光譜紅移;引力場中時鐘變慢等。為航天科學、天文學等高新學科奠定了理論基礎。
地球生活在四維空間,只是人類的理解只能理解到三維。然而,人類必須遵從四維空間的運行。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舉一個三維空間和二維空間的例子。首先假設有一些生活在二維平面世界的生命,比如螞蟻是一種典型的二維空間生物,它們生活在平面世界,對它們來說,只有前后左右之別,沒有上下之分。當它們爬在墻壁上時,也許有人認為它們在往上爬,但對它們來說只是往前爬。因為它們不能理解三維空間的'立體概念。因此,它們對三維世界的感知只限于三維物體在平面世界的投影,或者三維物體與平面世界的接觸面。但是行動受三維空間制約,莫名其妙的事件,如,水、雨的侵襲,實際上是來自三維空間。
人生活在三維空間,無法理解四維空間的世界,比如,地球為什么會自轉,它的能量從哪里來?如果生活在四維空間,就很好理解了,因為,地球轉動是第四維坐標空間。所以,人的三維空間必須受到四維空間制約。
地球的四維空間,在人看來,是三維空間和時間構成。然而,高等智慧認識到的時間,卻是實實在在的空間。四維時空是構成地球世界的最低維度,我們的地球世界恰好是四維,四維時空的意義就是時間是第四維坐標,它與空間坐標是有聯系的,也就是說時空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也就是說,時間和空間是可以轉換的。但是,人卻無法理解作為“時間”的第四維坐標,就像螞蟻無法理解第三維坐標一樣。
相對論中,時間與空間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四維時空,在四維時空里,能量是四維動量的第四維分量,動量是描述物質運動的量,動量和能量實現了統一,稱為能量動量四矢。能量與動量也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四維動量。這說明自然界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量之間可能存在深刻的聯系。時空與能量動量四矢之間也存在著深刻的聯系,第四維坐標(時間維)始終控制著三維坐標,構成四維時空穩定的架構。始終保持著平衡。這就是四維時空平衡定律。
四維時空平衡定律的內容是:時間動態坐標控制空間靜態坐標,始終保持相對平衡,當空間彎曲時,時間坐標會拉動空間坐標反彈,最后回到原位。反彈的頻率、幅度和節點,呈現規律性。反彈頻率取決于能量架構的穩定性,能量架構越不穩定,反彈頻率越高。這也就是安分守已的人一生平安,詭計多端的人經常遭受失敗的原因。反彈幅度取決于動量大小,動量大,反彈幅度越大。這就是“大起大落”、“暴漲暴跌”、“物極必反”、“樂極生悲、否極泰來”的道理。而反彈的節點,發生在由于某一事件觸發了被擠壓的能動張量劇烈釋放的那一刻!吧茞航K有報”、“多行不義必自斃”,就是指反彈的節點。歷代王侯將相的財富可以甲天下,但是“富不過三代”,就是四維時空平衡定律的有力證明。掌握了四維時空平衡論,測定出人的能量和動量,就掌握了人生運行的軌跡和命運。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解釋四維時空平衡定律。大家都知道的著名的數學概率實驗:為了確定拋擲一枚硬幣發生正面朝上這個事件的概率,歷史上有人作過成千上萬次拋擲硬幣的試驗。投擲硬幣100次,正面朝上是53次,概率是0.53;投擲硬幣4040次,正面朝上是20xx次,概率是0.5069;投擲硬幣24000次,正面朝上是12012次,概率是0.5005。隨著實驗次數的增多,正面朝上這個事件發生的頻率越來越穩定地接近0.5,這就是概率。概率在實驗次數少的時候,有偶然性,但是達到一定次數,就存在必然性。這個必然性的原因就是受到第四維坐標所控制,達到總體平衡。
科學小論文4
星期天,我和母親一塊兒做了個實驗。
我按照母親的吩咐,拿來一個干燥的空玻璃杯,一個打火機,找來幾支蠟燭和一些石灰水。
首先,母親取出一根蠟燭,小心翼翼地點燃它,豎拿著。蠟油順著滴在了臺子上。母親乘著蠟油沒有凝固時,將蠟燭粘在臺子上。然后,母親把一旁的空杯子照在上面。這時,蠟燭似一個乖巧的小孩一樣,熄滅了火星。我看了以后覺得這個實驗并不怎么奇特,但自己卻又說不出什么理由,只好請教母親。
母親說,因為火在燃燒時需要氧氣,而杯子把它蓋住了,里頭的氧氣就受到了限制,很快火焰就會把氧氣燒光,當杯子里沒有氧氣時,它就會熄滅自動熄滅了。
接著,母親把澄清的石灰水倒進燒杯里,再把它涮一圈倒掉,燒杯壁就附著一層石灰水了。又把這個燒杯罩在火焰上,一會兒燒杯壁的.石灰水就渾濁了。
"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很納悶。
母親聽了,笑著說,你還是去請教電腦老師吧!
我一聽,打開電腦查了起來,原來這是因為蠟燭燃燒產生了二氧化碳。石灰水一碰到二氧化碳,就會發生化學變化,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固體碳酸鈣。"哦,原來是這樣呀!"我急匆匆地喊來母親,給她看了電腦上的說明。母親笑著說:"今天你有知道了一個新知識了。"
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以后,我還得多做些實驗,多了解掌握一些科學知識!
科學小論文5
今天,我正在玩耍。我把吸管在頭頂上,在我的頭發上摩擦了一陣子,再把吸管伸進了小小的碎紙片堆里。。∑婀值腵事情發生了:吸管就像是磁鐵一般,把碎紙片全部都吸在了上面。真好玩,能不能讓這個游戲再有趣些?我突然想到:假如把碎紙片變成小蝴蝶,又會發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
我拿來了一張薄薄的彩紙,在上面畫了很多只蝴蝶。不明白會發生什么事情。這一次,我拿來了一件毛衣和吸管來完成這項任務。我立刻拿起吸管在毛衣上,迅速用力地摩擦了大約半分鐘,再拿起這根摩擦后的吸管,輕輕地點了一下蝴蝶的翅膀。果然,不出我的所料,當我慢慢地把吸管舉起來的時候,我看到小蝴蝶順勢盤旋而上。哇!成功了!
我上網查了一下原因,原來是靜電的原因讓蝴蝶在“跳舞”。
科學小論文6
今天,我和哥哥在打乒乓球,真打的高興,由于我用力太大,把乒乓球打凹了,我拿著凹了的乒乓球,愁眉苦臉,突然,靈機一動:能不能把乒乓球變成原來的'樣子呢?
于是,我拿乒乓球去問爸爸:“爸爸怎樣才能使乒乓球變成原來的樣子呢?爸爸說只要把乒乓球放在一個杯子里,然后倒入一杯沸騰的水,就可以了我按照爸爸說的去做,當我用沸騰的水沖向乒乓球時,乒乓球凹進去的地方慢慢膨脹起來,果然變回了原樣,我高興極了,問爸爸:“為什么會這么神奇呀?”爸爸說:“這不是神奇,而是熱脹冷縮的原理,熱脹冷縮是物體的一種基本性質,物體在一般情況下,受熱以后就會膨脹起來,在受冷情況下便會縮小,所有的物體都具有這樣的性質。”“哦,原來是這樣!想不到這其中竟有這么大的奧秘
通過這次實驗,我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更多有趣的事情,激發我們更大的求知欲望,探索科學。
科學小論文7
在教新教版教材第十一冊第三單元《能量》這一單元第3課,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是否有關?實驗過程中在有一組學生看見發現一種現象:電池不變,鐵芯不變,導線也沒變,重物不變,只是改變繞的圈數,第一次他們繞了20圈,要求做相同實驗2次,求平均數記載繞20圈自制鐵釘電磁鐵吸起的大頭針數量,可是他們第一次實驗吸了8個大頭針,第二次只吸了2個大頭針,這前后2次實驗數據怎么會相差這么多呢?有個同學嚷嚷,第一次實驗是用釘帽處去吸大頭針的,第二次用的是頂尖處去吸的額,是不是我們制的電磁鐵釘帽處磁力比釘尖處磁力大呀?這個問題可把我難住了,我根本沒預想這個問題,心想這種結果是不是釘帽處被磁化的鐵的面積大造成的呢?沒有實驗,光憑想象說話可不行,于是,我說,你發現的這個問題值得研究,課外,我們一起在研究它吧!中午休息時,這幾個孩子還真找到了我,要接著研究這個問題。于是,我和這個組的學生開展了“自制電磁鐵釘帽處磁力比頂尖處磁力大嗎?”的實驗研究。 第一次實驗時我們自制的繞30圈的電磁鐵,用一節2號干電池實驗,數據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平均數 釘帽處吸起大頭針數量55534.5頂尖處吸起大頭針數量22211.75發現規律電磁鐵釘帽處磁力比釘尖處磁力大
第二次實驗時我們自制的繞40圈的電磁鐵,用一節2號干電池實驗(其他條件和第一次的一樣都不變)數據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平均數 釘帽處吸起大頭針數量109 878.5頂尖處吸起大頭針數量36544.5發現規律電磁鐵釘帽處磁力比釘尖處磁力大
雖然知道圈數多少會改變整個電磁鐵的磁力大小,但應該不是導致釘帽處磁力大的原因,可我任然沒有干涉他們,不管結果如何,他們的這種探究精神比獲得知識更重要! 第三次實驗時我們自制的繞40圈的電磁鐵,用一節5號干電池實驗,(其他條件和第二次的實驗一樣都不變)我們數據是這樣的: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平均數 釘帽處吸起大頭針數量2219223023.25頂尖處吸起大頭針數量1615181616.25發現規律電磁鐵釘帽處磁力比釘尖處磁力大
這一次改變了電池型號,也就是改變電流大小進行實驗,實驗后的數據也還是發現了相同的規律。電流大小應該也不會導致釘帽處磁力比頂尖處磁力大!我也只是在旁邊觀察,讓他們繼續開動腦筋去想辦法研究。 第四次實驗時,我們換用較細的漆包線來做實驗,(前3次都是用的外面有絕緣膠的較粗一點兒的導線進行實驗的)其他條件和第三次一樣的,實驗數據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平均數 釘帽處吸起大頭針數量1817171917.75頂尖處吸起大頭針數量1211121211.75發現規律電磁鐵釘帽處磁力比釘尖處磁力大
因為我們在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我們研究過繞線圈的導線的粗細與電磁鐵磁力的關系,所以學生很自然的把前面的實驗方法遷移到這里,我也沒加以阻攔。和他們一起去探究。從收集到的實驗數據來看,這種情況下,還是鐵帽處磁力比釘尖出的磁力大。 學生又說,我們換個鐵芯再來實驗吧。好呀?此麄兣d致勃勃的樣子,我幫他們找好了小一些的鐵釘做鐵芯,再次實驗,數據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平均數 釘帽處吸起大頭針數量76997.75頂尖處吸起大頭針數量54454.5發現規律電磁鐵釘帽處磁力比釘尖處磁力大
換了個小號的`鐵釘做鐵芯,實驗數據說明,還是同樣的規律,釘帽處的磁力不釘尖處磁力大。那是為什么呀?怎么辦呢?孩子們七嘴八舌的犯嘀咕了,“我們再找沒有釘尖釘帽之分的,兩端一樣粗細的鐵絲來做實驗啊! ”有個比較聰明的孩子喊道。對呀!我乘勢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去火處理了的一小段鐵絲,交給孩子們,他們再次試驗,數據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平均數 A端吸起大頭針數量44333.5B端吸起大頭針數量44333.5發現規律電磁鐵兩端的磁力一樣大
有個孩子說,老師,我們在做幾次吧,一次試驗結論不行。我們又換了一段稍稍細一點的鐵絲做實驗,試驗數據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平均數 A端吸起大頭針數量33322.75B端吸起大頭針數量33322.75發現規律電磁鐵兩端的磁力一樣大
這次在試驗過程中,孩子們發現了新的問題,并且能自己想辦法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探究,正是我們科學學習要達到的最佳狀況,雖然在探究過程中孩子們走了一些彎路,但也是值得鼓勵的,科學探究就是要有這種鍥而不舍的執著精神,孩子們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的科學體驗比他們獲得知識意義更大!我相信這些孩子在今后學習過程中一定會非常出色的! 為什么自制電磁鐵的釘帽處磁力比頂尖處磁力大?我上網查找了資料,也沒找到相關答案,想請教各位專家同行,是不是釘帽處被磁化的面積比較大,和大頭針接觸的面積大一些,就吸起更多的大頭針呢?
科學小論文8
今日,我去釣龍蝦,我帶著釣竿和釣餌(豬肉)去一條混濁的溝里釣。沒一會兒,我就釣到了10只龍蝦,正當我興高采烈的回到家準備紅燒時,發現小龍蝦的殼上沾滿了污泥,一開始我以為溝里的小龍蝦臟一些,少一些,于是我又到一個清澈的塘里去釣龍蝦。結果一只也沒釣到,于是我作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小龍蝦喜歡在混濁的水里生活。
既然猜測了,我就要想盡辦法來證明這一點。我立馬行動起來,我找來兩只桶,一只桶裝渾濁的水,一只裝純凈水,并在桶里各放了5只龍蝦,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到了第三天,渾濁的水里的龍蝦仍然生龍活虎,而在清水里的小龍蝦已奄奄一息,這證明了我的猜測是正確的。
我又做了一個實驗,我仍然把一只桶里裝渾濁的.水,一只桶里裝清水,各放進5只龍蝦,但這次實驗我并不求小龍蝦喜歡渾濁的水還是清水了,我是在求小龍蝦吃什么,我不去管渾濁的水里的小龍蝦,我天天喂食給清水里的小龍蝦,但喂的是一些被我切得小得不能再小的魚肉、腐肉、水草、水藻等,過了5天后,渾水里的小龍蝦和清水里的小龍蝦一樣生龍活虎,這個實驗證明了小龍蝦吃小得不得了的微生物。
現在我終于知道小龍蝦為什么喜歡渾水了,由于水里有極小的魚肉、腐肉、水草、水藻等,而這又是小龍蝦的最愛,因此小龍蝦就喜歡渾水了。
經過這次實驗,我心里十分高興,由于我又知道了一個科學知識,希望大家也常做這類科學實驗,只有這樣,才能多了解科學知識,增長見識。
科學小論文9
世界上的所有花都是靠著喝水長大的,那么,花只能喝水嘛?花能像我們人類一樣吃雞皮、喝牛奶、喝飲料嘛?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那天,我來到我家花園,看見每一朵花都精神抖數的樣子,真是狠不下心去做實驗,我繞著花園走了一圈后,發現了一朵花好象無精打采的樣子,也正好可以給我做實驗。我想到這些,連忙回家拿材料,材料有:雞皮,牛奶,和飲料;怎么才能讓花把這些材料“消化”掉呢?我想到了以下幾點方法:先“喂”一些雞皮給花吃,然后再放半杯牛奶和放半杯飲料下去,過了一天后,我又下來了,我一下來就跑去看那朵被我做過實驗的花,我睜大眼睛一看,那朵花還是生著病,我就知道一定是失敗了,可是我沒有因為一次小小的實驗失敗而放棄,而是更激發了我繼續做實驗的心情,所以我有一次地做了實驗,可我還是失敗了,后來我連著幾次都做了這個實驗,可是都失敗了,最后,我都做得不耐煩了,可在這個時候,我想起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只要你可以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情,就一定可以成功的。我想到這些后,又做了幾次實驗,功不負有心人,結果成功了,這一次實驗我是了兩塊雞皮,然后再在里面放入一半都沒有的牛奶和飲料才成功的.。
花!一個美麗的神圣的花仙子,無論什么東西種植給你,你都會長得多姿多彩美麗致極,多觀察你,我們的科學成果將會更加豐富。
科學小論文10
一、問題的提出:___螞蟻為什么能找到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問題的猜想:__他撒的有它的氣味如:尿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問題的解決:——螞蟻比較普遍的識路方式是氣味路標。螞蟻走路的樣子很像盲人,它們的觸角跟盲人手里的竹竿一樣,每走一步,都要用兩根“竹竿”不斷地敲地,這也是在探路。螞蟻的觸角比盲人的竹竿還靈。因為這對觸角有兩種功能:一種是觸覺作用,通過觸角接觸外界,就能探明前面物體的輪廓、形態和硬度,以及前進道路的地形起伏等情況。這種作用跟盲人的竹竿完全相同。另一種是嗅覺作用,通過聞味進行識別。這是盲人的竹竿所沒有的。螞蟻一邊走路,一邊從腹部末端的肛門和腿上的腺體里不斷分泌出少量的、帶有特殊氣味的化學物質,叫做標記物質,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跡。遠離蟻巢的同窩螞蟻,回巢的時候,就用它的特殊鼻子———觸角,來聞著這條氣味路標前進,這叫做“氣味導航”。
四、參考資源:—上網查找(百度搜索)—————————————————————————————
五、問題的延伸:— 如果把它的氣味掃走它還能找到家嗎?
一、選擇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題材
寫作科技小論文,要自己選題,選出自己感興趣的、能獨立完成的好題材,選擇的題材要具有新穎性。選擇新穎的好題材意味著科技小論文的寫作成功了一半。明確要求,規范格式。嚴格地說,科技小論文不是“寫”出來的,而是科技實踐活動的結晶。許多科技小論文在各級評比中落選的原因,是內容和格式不符合要求,或者是數據材料不足。因此,寫作科技小論文之前,必須了解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驟、科技小論文的選題要求、實驗數據記錄的方法和要求、寫作的格式等等。這樣才能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科學實踐活動。此外,一篇好的科技小論文,應該有一定數量的圖表和照片等直觀說明材料,才能更好的體現真實性,增強說服力。
二、科技小論文寫作的規范格式
科技小論文是科學研究的總結,而不是文學作品。它包括以下內容:
1、論文題目:題目要與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文不對題。題目要求簡潔、新穎、吸引讀者。研究的題目不能太大,不然無從下手;
2、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簡單說明進行該研究的目的或作者是怎樣想到要開展這方面研究工作的起因;
3、材料和研究方法。要寫清考察和觀察的對象、實驗的材料及材料來源;采用什么研究方法以及具體研究步驟;使用了哪些儀器等,這都要如實交代清楚,以便經得起他人的`重復試驗;
4、結果:是論文的論據部分。除了用文字,還可用表格中的數據,圖片,照片,這樣具有說服力。數據的真實可靠是實驗研究的關鍵所在。
5、討論:這是論文的論證和論點部分。通過實驗得出了什么科學結論,并要在理論的基礎上加以說明。論點必須是以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為依據,要恰如其分,實事求是。如果脫離實際,故意擴大研究成果,就失去論文的科學性,結果將是一事無成。
6、參考文獻
凡是引用他人的報告、論文等文獻中的觀點,數據、材料、成果等,都應按本論文中引用先后順序排列,文中標明參考文獻的順序號或引文作者姓名。每篇參考文獻按篇名、作者、文獻出處排列。
7、附件
將不便列入正文的有關資料或圖紙、編入其中,它包括有實驗部分的詳細數據,圖譜、圖表等。附錄里所列材料,可按論文表述順序編排。
三、科技小論文的類型
野外考察型、實驗操作型、規劃設計型、環境觀察型、參觀訪問型、調查研討型、栽培飼養型
四、科技小論文的要求
有新意、過程科學規范、材料詳實可靠、論述規范合理、結構明晰流暢
五、注意事項
1、 要親自動手做
2、 在論文中能看出你動手操作和思維的過程
3、 要從身邊的小事入手,要切合實際,具備可操作性。
4、 打開思維,要有創新意識,不要被已有的知識拘束,要學會猜想,并且通過實驗去求證。
5、 小論文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而且短小精干,不是說寫的字數越多就越好,關鍵要寫清楚自己的觀點、想法和做法。
同學們,現在你是不是也可以寫出精彩的科學小論文呢?
科學小論文11
星期天,我和媽媽去逛街,忽然聽見一位老爺爺在賣力地吆喝:“賣金魚嘍!賣金魚嘍!”我湊上前去,哇!好多顏色不一、品種多樣的金魚。這么漂亮的金魚,怎么能錯過呢?于是,我就纏著媽媽買了三條。一回到家,我就把它們放進了魚缸,還在缸里放了幾棵綠綠的水草、一塊布滿青苔的石頭和一些圓潤的鵝卵石,給金魚們布置了一個漂亮而舒適的家。從此以后,我天天給他們喂食,換水,天天呵護它們。
“十一”長假,我們全家出去旅游,回家前夕,猛然想起家里的金魚已經六天沒有吃食了,怎么辦呢?一想到,此時金魚們正翻著肚皮,奄奄一息地在水面上浮沉,我就恨不得插上翅膀,馬上飛回家?墒,遠水救不了近火啊!
在六個小時的顛簸之后,我終于回到了家,一想到魚缸里那慘不忍睹的樣子,我就后怕。但事實證明我的想法是錯誤的——我親愛的金魚們正優哉游哉地在缸里吐泡泡,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咦!金魚餓了那么多天,怎么一點事都沒有呢?我好奇極了!冥思苦想都得不到答案,于是,我就打開我的救星——電腦,查找答案去。哦!原來金魚是吃微生物的,那微生物打哪兒來呢?水中、水草中,就連青苔中都有豐富的微生物,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可曾想到隨意給他們布置的家,竟成了他們生存的生命線呢!
那“微生物”又是什么呢?第二天,我去請求老師幫助解答,老師帶我進了實驗室,讓顯微鏡來幫忙,把一滴自來水滴在一塊玻璃板上,再加上一點熒光溶劑,然后放在顯微鏡的鏡頭下面——那些住在自來水里的“居民”,一個個都現出原形來,老師說:“長著橢圓形身體、游來游去的是藍藻,像一節一節小香腸一樣的是大腸桿菌,還有圓圓胖胖、像個小氣泡一樣的球菌,彎著腰弓著背的螺旋菌……”聽者老師滔滔不絕地解說,我不由得想:世界可真是奇妙啊!
科學小論文12
酸雨的主要成因之一是超多排放二氧化硫所導致。近年來,人類受酸雨危害嚴重,對于人類來說,這是一場化學戰爭。
首先酸雨對植物的影響顯而易見。正因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機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與土壤粒子結合的鈣、鎂、鉀等營養元素,使土壤貧瘠化,植物難以生長。其次酸雨傷害植物的新生芽葉,正因春天,大多數植物剛剛發芽,而這些嫩葉往往經受不住酸雨中的二氧化硫的沖洗,容易發生病蟲害或干枯而死亡,從而影響其生長發育。據調查,重慶市南山上的馬尾松死亡率高達60%。
其次,酸雨對人類本身健康的危害尤為突出。據美國政府1980年的`推算,占全國死亡總數的2%。即相當于全美國有51000人死于大氣污染。據我國一項15年的跟蹤研究顯示,重慶市中心肺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位居全國幾個特大城市之首,這其中,尤以老人和獐受害最大。原因之一是重慶是酸雨密集區。
還有,酸雨對人類的環境和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據有關部門調查證明,我國的四川重慶市早被中外專家列為世界三大酸雨區之一。早在1993年,重慶市的環境監測結果證明,那里的酸雨頻率已高達80%,全年酸雨的PH值平均為4。38,最低值為2。8。在酸雨的危害下,整個城市建筑灰暗臟舊,汽車公共設施銹跡斑斑,土壤酸化、農作物質產、病蟲害加劇,樹木成片死亡。據有關部門調查證明,重慶市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十幾億元。在國外,酸雨同樣成為人類的“無形殺手”。據1984年美國政府在一份名為《酸雨與大氣污染的轉移》報告中指出,在調查的17059個湖泊中有9423個受到影響,2993個受到嚴重危害。此外,在187877公里的河流中,有78488公里已面臨危機,39501公里顯著受害。可見酸雨對全球的生態環境污染較為嚴重。
科學小論文13
題目:研究蚯蚓所喜歡的生活環境
正文:
我們通過學習,明白了蚯蚓喜歡生活在黑暗的地方,不喜歡光明的地方,喜歡居住在潮濕的地方,不喜歡在干燥的地方生活。我們為了驗證蚯蚓到底喜歡在什么樣的環境下生存,,在科學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做了兩個研究蚯蚓的實驗。
實驗一:蚯蚓喜歡居住在黑暗的地方還是光明的地方
我們的猜想:蚯蚓總是在土里,喜歡黑暗的地方
準備材料:5條蚯蚓、手電筒、長方形盒子、土、剪刀和雙面膠
實驗方法:把煙盒的盒頂三分之一處剪開,把三分之二的地方用雙面膠粘好,放入土壤與5條蚯蚓。放好后,再用手電筒照著盒子內三分之一處的蚯蚓,看蚯蚓的變化
實驗時間:5分鐘
實驗效果:當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時,我們發現,用手電筒照射的蚯蚓一直在向黑暗處轉移,約5分鐘后,大部分蚯蚓在黑暗的地方,只有少數蚯蚓還在向黑暗的地方轉移
實驗結果: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發現并證明了蚯蚓喜歡在黑暗的地方生存,不喜歡光
實驗二:蚯蚓喜歡干燥的環境還是潮濕的環境
我們的猜想:蚯蚓喜歡潮濕的地方
準備材料:5條蚯蚓、長方形盒、干土與濕土
實驗方法:把長方形盒子平均分成兩半,在盒內的兩邊分別放上干土與濕土,在盒中間放5條蚯蚓,關上盒蓋,靜靜等候。
實驗時間:5分鐘
實驗效果:5分鐘過去后,我們打開盒蓋發現,4只蚯蚓都待在了潮濕的土壤中,只有一只還在干燥的土中尋找潮濕的地方,不一會兒這只蚯蚓也漫漫地爬到了潮濕的土壤中了。
實驗結果:這個實驗結束后,我們明白了蚯蚓喜歡在潮濕的環境中生活,而不喜歡待在干燥的土壤之中生活。
我們做完了這兩個實驗,明白了蚯蚓喜歡居住在潮濕以及黑暗的環境之中,同時,我們也更加了解了蚯蚓。科學,真是一個奇妙的世界
擴展知識:科學小論文如何做寫
一、什么是科學小論文
科學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實驗或考察后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結論;可以是動手實驗后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后的總結;
二、科學小論文的質量標準
1、科學性。
科學性是科學小論文有別于其他各類體裁文章的重要特點之一,是科學小論文的生命。它要求選題科學,研究的方法正確,論據確鑿,論證合理且符合邏輯,文字簡潔準確。
2、創造性。
小論文的選題、主要觀點要有自己新的發現、獨特的見解,而且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等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同樣的小論文沒有參加過各級科學討論會,也沒有在各級報刊上發表過。
3、實踐性。
論文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發現的;支持主要觀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獲得的,有實踐依據;論文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不能有憑空捏造、猜測、成人包辦代替的跡象。
三、科學小論文的類型
(一)科學觀察小論文
科學觀察小論文,是指青少年對某事物或自然現象通過周密細致的觀察,并對取得的材料和數據進行認真的分析、綜合研究后得出結論,作出科學的解釋和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科學觀察小論文中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現象,所觀察的對象、過程和它產生的條件、各種現象,不能附加人為的任何條件或個人偏見。另外,觀察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反復進行的活動,需要作者耐心、細致、鍥而不舍的精神。
(二)科學實驗小論文
科學實驗小論文,有時也稱實驗報告,是青少年對研究的對象創設特定的條件,經過反復實驗,對獲取的材料和數據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而寫出的文章。它著眼于對實驗過程的客觀敘述以及實驗現象的科學解釋。
(三)科學考察小論文
你想研究某一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氣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過程、某范圍動植物資源及分布情況等,你就得實地考察。通過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考察方式為主要研究手段寫出的小論文稱為科學考察小論文。有時也稱為科學考察報告、科學調查報告。
(四)科學說明小論文
科學說明小論文是指作者通過利用翔實可靠的資料對某一自然現象或自然事物進行解釋和說明的一類小論文。一般來說,它并不直接采用觀察、實驗、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從書刊資料、師長等地方獲取豐富的`第二手材料,并經過自己的綜合分析、邏輯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語言闡明某一觀點。
特別提醒的是,寫科學說明小論文是,千萬不要提出一個問題后就趕忙查資料,再不加分析地原本照抄、作出解釋,這樣沒有新意,沒有新的見解的文章只能算是一般性科普文章,不能稱為科學小論文,更不能培養自己研究問題的能力。
四、小論文的取材與分析
(一)取材
1、直接觀察。就是用眼睛仔細去看,它是人們對自然現象在自然發生條件下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
觀察時要認真仔細,不放過任何細微末節。同時,觀察時要做好詳細記載,否則就不可能得到真實的第一手材料了。
2、動手實驗。實驗方法是人為地干預、控制所研究的對象,它比觀察更利于發揮同學們的能動性去揭示隱藏的自然奧秘。
3、實地考察。包括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方式?疾烨埃仨毭鞔_考察目的,準備好必需的工具、儀器、藥品、生活用具等?疾爝^程中,一定要把時間、地點、過程及考察的結果隨時隨地詳細地記錄清楚,有時還要采回必要的標本、樣品,將比較重要的現象拍照,這些都是很有用的第一手材料。
4、查閱資料。有些材料由于時間、空間或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可能親自去觀察、實驗、考察,這就得查閱書刊或請教老師、家長等,這種間接地獲取的材料叫第二手材料。有些問題是你的知識水平、能力和條件所不能解決的,而這個問題又是你的選題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你就得去查資料,把它弄清楚。
(二)分析
取得材料后,就要進行分析研究,從中選出可以作為論據的材料,還要根據論點進行去粗去精,去偽存真,按照科學的態度進行整理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論點和看法。
首先,應審核各種材料的真偽虛實,有些查閱到的材料是早已過時的觀點,有些解釋只適合某范圍內,有些材料沒有普遍性,有些材料在記錄時有錯誤或本身就是自己虛構的,這樣的材料應堅決不用。
其次,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也就是選擇的材料要能說明問題,不要多,而要精,與論點無關或關系不大的材料應舍棄。
第三,將選擇的材料進行歸類,研究他們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以及相互聯系,然后概括得出結論即論點。論文論點是從對材料的分析、研究中產生的,不能先定論點,后找適合證明論點的材料.
五、科學小論文的撰寫
對材料的整理分析完成后,就可以開始撰寫了。寫作雖沒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應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研究分析、得出結論的步驟進行。一般來說,科學小論文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標題標題是小論文的眼睛,好的標題確切簡明,富有吸引力,能給讀者以新鮮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開頭的方式多種多樣,依研究內容、自己喜歡的寫作風格而定,但一般應開門見山地提出你討論的問題,你是怎樣想到要研究這個問題的。
正文: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部分。它包括對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觀察、實驗、考察過程、發現的現象、判斷、推理得出結論等,這是小論文的核心部分。
應注意的是:研究步驟要寫得詳略得當,實驗過程、數據的來歷、現象要寫清楚,敘述時應有一定的順序。數據材料要準確,可設計成能說明問題的表格、圖解,必要時可附上拍攝的照片、采集的標本等,以增強說服力。獲得的結論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并且和論據保持一致性,論據要有嚴密的邏輯性。文字要簡潔生動,層次清晰,條理分明。
結尾:小論文的結尾應寫你得出的結論和對某一問題的建議。以得出結論做為結尾,同開頭提出問題相呼應,收到良好效果。
小論文的初稿完成后,還要反復修改?炊温涫欠胥暯幼匀,語言是否通順準確等。改好后再讓同學和老師幫助修改,逐步完善。最后參加各級小論文競賽。
科學小論文14
【摘要】新課程改革,核心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勞動者和專業人才,小學科學實驗論文:如何進行科學實驗教學。在《科學》新教材的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因而做好實驗教學十分重要。
【關鍵詞】搞好實驗教學
新課程改革,其核心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勞動者和專業人才。在《科學》新教材的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幾乎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因而做好實驗教學十分重要。
小學科學實驗根據實驗的環境可分為實驗室實驗和家庭實驗。根據實驗人員的不同可分為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
那么如何搞好科學實驗教學呢?根據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認真做好科學實驗教學的課前準備
1.課前認真檢查實驗器材
實驗器材要逐一檢查。如酒精燈,需檢查酒精的劑量是否足夠,燈芯是否完好,是否可以點燃。如小燈座,要保持內部接觸良好,能讓燈泡亮起來。只有器材完好,才能保證實驗順利進行。
另外,要提高科學實驗教學效果,指導學生進行熟練地實驗操作,教師必須在課前試做實驗,體驗一下效果,使自己在課堂上做到有的放矢,進行規范而熟練地,并得心應手地指導學生的實驗與觀察,從而獲得最佳教學效果。必要時還可對教材進行處理。如《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課中對第二個實驗是用燒杯加熱煮熟雞肉,這個實驗需要時間太長,不適合課堂實驗,可改為烤五花肉。這樣試驗時間縮短,實驗變化加大,更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鼓勵學生參與實驗準備
讓學生自己動手準備實驗,不僅能彌補教學器材的不足,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食物的營養》實驗中,教師只負責準備鐵架臺、托盤、酒精燈、碘水、鑷子、培養皿這些必須要用到的器材。所有的食品——包子、白菜、米飯、雞蛋、黃瓜、蘿卜、瘦肉等都由學生自己準備。事實證明,準備過程中學生積極性高,他們完全按照教師要求準備好各種各樣的食品,這樣不僅減少了教師準備實驗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實驗效果非常好。
3.教師必須具有處理實驗中突發事件的準備
在實驗過程中,通常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教師必須在準備實驗時充分考慮解決方法。如演示《食物的營養》中,小刀要保持干凈,以免引起食物混合,造成實驗結果錯誤。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氧氣瓶中需要加少量的水,以免水星四濺炸裂集氣瓶底部。
二、科學實驗中應注重的幾個內容
1.學生科學觀察能力的培養
《科學》課不同于語文、數學,它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探究性課程,要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提高觀察能力,為今后進一步的學習和探究打下堅實的基礎,教育論文《小學科學實驗論文:如何進行科學實驗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要豐富學生的觀察手段,使學生掌握科學觀察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的習慣。
2.注重科學實驗中的科學猜想
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有一句名言:“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明和發現!碧栂档募易逯,冥王星是一位姍姍來遲的小弟弟,它的發現和命名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本世紀初,美國著名天文學家佩西華爾?洛費爾認為,天王星和海王星運行軌道的誤差是由于受到一顆離太陽更遠的未知星體的影響。并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軌道,最后被年輕的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通過天文觀測證實。在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科學猜想能力的培養。在學生提出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或假設,要讓學生從各個角度去思考。學生進行猜測后,要求學生說出自己猜測的理由,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又使學生交流了提出假設的思維方法,相互之間受到啟發,并使學生明白提出假設不是憑空亂猜的。
如在教學《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課時,讓學生猜一猜豬肉被烤熟會發生哪些變化。讓學生大膽猜測,并用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測。又如在《金屬熱脹冷縮》實驗中,先讓學生猜測銅球加熱后會通過銅環嗎?為什么?因為有前面《液體的熱脹冷縮》、《空氣的熱脹冷縮》兩課做基礎,學生都能正確猜測并說出科學依據。然后用科學實驗證實學生的猜測?吹阶约旱牟聹y一個個被證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更加激發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3.注重科學實驗中實驗報告的填寫和匯報工作
小學科學課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這門課程不僅要求學生親歷以觀察、實驗為主的探究過程,而且還要求學生通過實驗報告單將實驗過程、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記載下來。這一環節是對實驗過程的再現和總結,既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新的科學概念的理解,又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一個實驗做完之后,教師必需了解學生是怎樣做的,看到了什么現象,有什么發現和疑問,這就有了交流匯報的環節。這一環節既是教師檢驗實驗教學效果的需要,也是學生填寫科學實驗報告單的需要。實驗匯報是學生發現事物本質、科學真諦的.必要途徑。實驗匯報力求做到“求同存異”。
如在教學《花、果實和種子》一課時,讓學生解剖油菜花,發現同學們的實驗報告單上雄蕊的數量有的小組填的是6,有的小組填的是5或4,匯報時同學們就雄蕊的數量產生了爭論,我沒有制止學生的爭論,也沒有馬上把正確的數量說出來,而是讓學生再仔細觀察幾朵油菜花,說說有6個雄蕊的油菜花與只有5個或4個雄蕊的油菜花有什么不同?同學們說有6個雄蕊的油菜花開的很好,只有5個或4個雄蕊的油菜花已經開始凋謝了。我又提醒學生觀察這幾朵油菜花的雌蕊有什么不同?同學們仔細觀察后說:“只有5個或4個雄蕊的油菜花的雌蕊要粗一些!薄班!我知道了,油菜花本來是有6個雄蕊,是后來掉了的。”我聽著同學們的討論最更多內容請訪問:中國 《小學科學實驗論文:如何進行科學實驗教學》
科學小論文15
奶奶的一次經歷讓我第一次聽到了“鬼壓床”這個詞,雖然聽得我感到毛骨悚然,不過我都是聽過就罷并沒有放在心上。但是一次親身的體驗卻讓我感受到了“鬼壓床”的恐怖。那天,我白天打了網球還去游了泳,晚上回到家時非常累了,所以很早我就睡了。當我蒙著頭在睡覺的時候,突然覺得有個人壓在我身上,胸口悶悶的,四肢無力,想動卻提不上勁來。幸虧媽媽進來看我推了我一把才讓我恢復了知覺。
在這一陣恐懼之后,我不禁覺得納悶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鬼嗎?老師都告訴我們了要相信科學,世界上是沒有什么鬼神的,但是我親身的體驗又是怎么回事呢?這個“鬼壓床”挑起了我的疑惑,于是我就對這個現象進行了一些調查。
我先對自己發生“鬼壓床”現象做了一個自我的反思,我有“鬼壓床”那天白天玩得比較累,難道“鬼壓床”和人的疲勞有關?提出了自己的假設以后,我又在自己的家人中進行了調查,發現奶奶,媽媽,阿姨和表姐都有過“鬼壓床”的經歷,我首先問了媽媽,發現媽媽有幾次加班很晚,回到家也是很累了,早早睡覺的,晚上反而有了“鬼壓床”的現象。阿姨是在分娩以后遇到這個事情的,還說那個時候根本沒有力氣睜開眼睛,但是意識卻是清醒的`;姐姐有的幾次都是在考試之前,她都睡不好,每次都到很晚才睡著,好幾次都是睡了醒過來卻動不了身體。而奶奶和姐姐的情況差不多,老年人晚上都睡不著,早上又起的比較早,所以當晚上奶奶睡著以后,半夜清醒過來的時候,她都覺得身上有個人壓著,四肢動不了,但是腦子卻是很清醒。
看來“鬼壓床”這個情況跟疲勞還是關系很密切的,但是除了這個以外就沒有其他原因了嗎?我回想了一下,那天我睡覺的時候是仰著睡的,還悶著被子,那這個和睡覺的姿勢有沒有關系呢?我又去問了媽媽他們。發現,除了姐姐也有悶著被子睡覺的習慣以外,其他幾個人都不是。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我們幾個人都是喜歡仰著睡覺的。
經過這一系列的調查歸納,我大概覺得“鬼壓床”只是一個生理現象,并不是真正的鬼神之類的東西,為了了解的更詳細,我借助了網絡,進行了查閱,發現“鬼壓床”又稱之為“睡眠麻*”是人的意識是清醒的,但是身體卻不聽人使喚;這最直接的原因是白天的疲勞,當人入睡以后再次醒來時,身體上的肌肉因為白天的疲勞而使不出盡,而仰睡的習慣往往會把手放在胸前,這就會使人感到胸悶,好像有人壓在身上一樣。還有壓力大的人容易腦疲勞,而體質較弱的人身體往往容易超負荷了但他自己還不知道,容易處于亞健康狀態,所以也會有這種“鬼壓床”的情況產生。
經過了這次簡單的調查我更加發現,我們要相信科學,任何問題都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和解釋才是真理。比如“鬼壓床”我們只要多多鍛煉自己的身體,增加體質,注意勞逸結合就不會出現所謂的“鬼壓床”的現象了。
【科學小論文】相關文章:
科學小論文04-30
科學的小論文08-15
豆芽科學小論文03-12
關于科學的小論文12-11
鹽的科學小論文09-06
(合集)科學的小論文08-16
[集合]科學的小論文08-15
科學小論文精選15篇03-26
關于光的科學小論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