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美術教案模板八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術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引導學生通過欣賞、感悟體積與空間中的生命,掌握雕塑的基本語言。
技能目標:嘗試泥塑造型,掌握雕塑的語言,探究生活中實物材料的新生命,學會用恰當的方法和形式,有創意地設計、制作具有一定審美價值的雕塑作品。情感目標:體驗雕塑創造的樂趣,增強生活情趣,培養學生的低碳生活意識和審美感悟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合理運用雕塑語言表現空間與體積。
教學難點:雕塑語言的創新性表現及審美表達。
三、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范作、展示材料。
學具:塑泥、身邊隨處可尋的實物材料,所需的加工工具等
一、新課導入
導入課題《體積與空間的生命》
二、新授課程
。ㄒ唬┵p析感悟,體驗多樣材料
《男子頭像》:青銅,作者羅丹(法國)。
《男子頭像》驚人地展示了作者豐富的創造力和粗獷的現實主義風格,這張臉上沒有任何地方是空白、缺乏表情或無關緊要的東西。雕塑作品以生動的表情,流露出情感的表達。羅丹追求“藝術的美存在于內在的真實表達”,藝術力量不是外在的呼喊,而是理性意義的表露,是內心情感與思想的自然爆發。 《紅色的記憶》:玻璃鋼,作者陳文令(中國)。
這群男孩雕像,天真、健康、調皮、活潑,總共一百多個,作品用玻璃鋼翻制,打磨拋光后,噴上紅漆,放置在沙灘、樹干、船頭、燈塔上。這些作品屬于新型的藝術形態,介于寫實雕塑、裝置、互動式行為藝術和偶發藝術之間,是集裝置和行為于一體的前衛藝術。
(二)立意構思,探究制作方法
藝術家們是怎樣讓生命綻放的呢?你發現了哪些有趣的材質?
個性葫蘆、石頭畫小狗、金屬焊接的企鵝、鉛筆雕刻的靴子、文具小蜻蜓??廢舊的文具:量角器、燕尾夾、橡皮、鉛筆??
生活中還有哪些材料的“命運”是可以被改變的呢?可以選用什么方法使材料呈現體積與空間的藝術性?
結合材料呈現的基本造型元素,大膽想象,構思獨特,才能創造出富有生命的空間造型。充分利用材料的形狀、色彩、肌理等美感,選用與之相適應的制作方法,表現材料的生命本質和神韻,將平凡變得不再平凡,將生活變得有趣而精彩。
《堂·吉訶德》
廢舊金屬零件在作者的奇思妙想中被賦予了生命。開瓶器變成了奇怪的盔甲,鐵蓋成了盾牌,自行車鈴鐺、水龍頭和打蛋器構成了雄健的戰馬,神氣的堂·吉訶德來了!從材料選擇、加工方法、創意構思、色彩搭配、創新思維等多個方面分析作品。
制作流程:構思——選材——設計——制作。(材料特點與主題充分結合)
。ㄈ﹦撘饣樱x予材料生命
將實物材料與完成的雕塑作品作比較,領悟“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質。當學生的創造之泉滋潤了廢舊物,廢舊物便綻放了生命。成功的喜悅促使學生不斷地尋求新材料,利用新語言,探索新方法,發現生活中的美,讓自己的生命綻放藝術創造的光輝。
教師演示:繪制人物動態草稿——運用報紙、膠帶完成人物大樣——運用鉛絲固定人物動態造型——包裹錫紙——仿不銹鋼足球先生完成。
學生作業:
1.根據收集的實物材料確定主題,充分展示材料的形狀、色彩、肌理等美感,創作一件雕塑作品,賦予材料新的生命。
2.根據主題班會,運用桌椅、書本等材料制作雕塑作品。
要求:小組合作,充分利用材料的不同特點,發揮想象力、創造力。
(四)作品展示,分享集體智慧
結合《留住精彩的瞬間》和《另一種工具》這兩節課的內容,充分利用實物投影、數碼相機記錄全班同學或者學生個體創作過程及其學習狀態,有效呈現美術立體課堂,利用學校局域網,展示學生自己的作品,科學合理地進行過程性評價,實現現代教育技術與美術學科的有效整合。
美術教案 篇2
江西版美術教案真實動人的藝術形象作者:云兒朵朵飛真實動人的藝術形象
課型:欣賞課
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展示、分析、講解
學習者分析:
處在初一年級階段的學生在欣賞能力上比較能接受寫實的作品,在此基礎上比較容易開展欣賞活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欣賞了解西方傳統繪畫的總體風格,掌握欣賞寫實性繪畫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對外國繪畫作品的欣賞水平,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等形式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江西版美術教案真實動人的藝術形象。
過程與方法::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直觀欣賞法,運用圖片、幻燈等多媒體手段認識作品的風貌,給學生以全身心的感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采取課前預習、課堂討論的方法,引導學生概括西方古典繪畫的特點。針對不同程度的班級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藝術巨匠們勤奮、刻苦和鉆研的精神,領悟大師們的情感和心靈的表達。
教學重點及解決措施:
教學重點:了解西方傳統繪畫的主要特點
解決措施:
1、運用多媒體演示經典西方傳統繪畫作品,展示風俗畫、人物畫、歷史畫、風景畫等畫種的風貌。
2、學生根據自己查找的資料講述他對作品的理解,提倡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作品,感悟作品
教學難點及解決措施:
教學難點:說出西方傳統繪畫的主要特點
解決措施:
1、課前學生通過閱讀書籍、上網查找相關西方傳統繪畫的資料
問題參考:
A、選擇一幅或任意幾幅作品來細細品賞
B、畫面內容是什么?
C、該畫屬于什么畫種?
D、分析畫面的構圖、色調、選材及畫家所表達的思想
E、這幅畫的創作背景有什么故事嗎?
F、對于這幅畫你有什么疑問嗎?
2、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演示經典西方傳統繪畫作品,展示風俗畫、人物畫、歷史畫、風景畫等畫種的風貌。
3、學生根據自己查找的資料講述他對作品的理解,提倡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作品,感悟作品
4、師生互相提問,互相答疑,共享資源
5、學生以文字的形式發表對西方傳統繪畫作品的認識和感受
教學設計思路
先布置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課本圖例查找該畫的相關資料,做到對作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將收集的資料在課堂參與討論,力求學生能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西方古典繪畫的特點,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歸納綜述的能力。最后老師總結歸納,使學生對西方傳統繪畫的特點有更明晰的了解。
教學過程(快班)
(教學環節、所用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導入:
1、瀏覽作品,概括西方古典繪畫的特點之一:追求視覺的真實效果(1分鐘)
2、提出問題:畫面表現效果的共同特點?
3、瀏覽作品,思考問題,從直觀上領略西方古典繪畫以描繪逼真、表現細膩為首要的特點
二、新授:
1、選擇三幅畫圍繞"真實"這一特點展開討論:畫家如何創造真實動人的藝術形象?(20分鐘)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繪畫作品及部分局部,引導學生說出畫上畫了什么?畫得怎樣?為什么這樣畫?
邊看邊思考,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討論、主動發言歸納
2、演示繪畫作品,將作品的局部放大,讓學生觀察得更加真切分析這三幅畫的構圖和色調,歸納出西方古典繪畫注重作品的題材內容這一特點(15分鐘)
引導學生對藝術處理方法的注意,同時探討作品內容與畫家思想情感的關系
3、隨著老師的題問進行思考
畫面的內容、構圖和色調的安排都是為表達畫家的思想服務的
從這些畫的年代來討論西方古典繪畫受"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的藝術觀念的影響這一特點(5分鐘)
以我國唐朝和現代不同的審美觀來引導學生對西方古典繪畫藝術觀念的思考
相互討論,發表見解
繪畫作品的表現形式是受到藝術觀念的影響的
學生歸納出西方古典繪畫的特點(2分鐘)
4、要求回顧這三幅畫的內容、構圖、色調及表現效果,嘗試用自己的語言闡述,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說出自己的體會,教案《江西版美術教案真實動人的藝術形象》。
5、課后學習反饋(布置作業)(2分鐘)
以"我對西方古典繪畫的認識"為主題寫150字左右的評論(學習心得)
記錄作業要求:
讓學生以文字的形式發表自己的認識和感受。
教學過程(中等班)
一、瀏覽作品,概括西方古典繪畫的特點之一:追求視覺的真實效果(5分鐘)
提出問題:你覺得這些畫畫得好嗎?好在哪里?畫面效果有什么共同特點?
瀏覽作品,思考問題
從直觀上領略西方古典繪畫以描繪逼真、表現細膩為首要的特點
選擇三幅畫圍繞"真實"這一特點展開討論:畫家如何創造真實動人的藝術形象?(15分鐘)
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說出畫上有什么東西?這些東西畫得逼真嗎?
邊看邊思考,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討論、進行歸納
二、演示繪畫作品,將作品的局部放大,讓學生觀察得更加真切
分析這三幅畫的構圖和色調,歸納出西方古典繪畫注重作品的題材內容這一特點(10分鐘)
引導學生對比三幅作品在繪畫內容上的區別,同時探討作品內容與畫家思想情感的關系
隨著老師的題問進行思考
畫面的內容、構圖和色調的安排都是為表達畫家的思想服務的
從這些畫的年代來討論西方古典繪畫受"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的藝術觀念的影響這一特點(5分鐘)
以我國唐朝和現代不同的審美觀來引導學生對西方古典繪畫藝術觀念的思考
相互討論,發表見解
使繪畫作品的表現形式是受到藝術觀念的影響的
學生歸納出西方古典繪畫的特點(9分鐘)
從這三幅畫的內容、構圖、色調及表現效果來逐一回憶課堂上所做的分析,根據板書的關鍵詞得出結論
在老師的啟發下嘗試用自己的語言闡述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說出自己的體會
課后學習反饋(布置作業)(1分鐘)
要求結合本節課欣賞的三幅畫,圍繞西方古典繪畫的特點寫100字左右的學習心得
記錄作業要求
讓學生以文字的形式發表自己的認識和感受
教學過程(慢班)
一、導入:
瀏覽作品,概括西方古典繪畫的特點之一:追求視覺的真實效果(5分鐘)
提出問題:課本上這些畫都畫了什么?你覺得這些畫好看嗎?為什么覺得好看?畫面表現出來的效果有什么共同特點?
瀏覽作品,思考問題
從直觀上領略西方古典繪畫以描繪逼真、表現細膩為首要的特點
選擇三幅畫圍繞"真實"這一特點展開討論:畫家如何創造真實動人的藝術形象?(15分鐘)
引導學生仔細看圖,并盡量說出他們所能看得出的東西的名稱,這些東西畫得逼真嗎?
邊看邊思考,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討論、進行歸納
二、新授:
演示繪畫作品,將作品的局部放大,讓學生觀察得更加真切。分析這三幅畫的構圖和色調,歸納出西方古典繪畫注重作品的題材內容這一特點(5分鐘)
引導學生對比三幅作品在繪畫內容上的區別,同時探討作品內容與畫家思想情感的關系
隨著老師的題問進行思考
畫面的內容、構圖和色調的安排都是為表達畫家的思想服務的
從這些畫的年代來討論西方古典繪畫受"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的藝術觀念的影響這一特點(5分鐘)
以我國唐朝和現代不同的審美觀來引導學生對西方古典繪畫藝術觀念的思考
相互討論,發表見解。
繪畫作品的表現形式是受到藝術觀念的影響的
師生歸納出西方古典繪畫的特點(14分鐘)
老師示范從這三幅畫的內容、構圖、色調及表現效果來歸納西方古典繪畫作品的主要特點"真實",引導學生逐一回憶課堂上所做的分析,根據板書的關鍵詞歸納另外兩個特點,
在老師的啟發下嘗試用自己的語言闡述,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說出自己的體會
課后學習反饋(布置作業)(1分鐘)。
要求結合本節課欣賞的三幅畫,圍繞西方古典繪畫的特點寫100字左右的學習心得
記錄作業要求
讓學生以文字的形式發表自己的認識和感受。
我喜歡的卡通形象
一、教學理念:
1、在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與環節的設計上突出了活動性的特點。我認為在本課中,技能的傳授不是重點,而將教學內容融入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中,讓學生有興趣、快樂地學習才是最終目的。我在教學活動中提出"教學與活動聯動"的教學理念,將美術知識、技能的傳授與生動有趣的活動相結合,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校外教育的樂趣。
2、在教學活動的安排上突出復合型培訓的特點,將卡通和知識的講授、錄像片、竟猜、唱歌、做游戲等方面適時地融入于繪畫教學活動之中。這樣,不僅是對學生美術知識與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對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
3、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突出了互動教學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興趣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之中,始終體現著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由于家長也在活動現場參與著教學活動,因此也體現了家長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互動。
二、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以"教學與活動聯動"的教學理念開展活動,讓
學生了解卡通畫的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習過的繪畫形式表現卡通畫形象。
2、能力目標: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語言表達
能力、繪畫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3、德育目標:通過本次教學活動,培養了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
趣及對活動的參與意識,培養了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
三、活動內容:
以學生喜歡的卡通形象為創作內容,通過看錄像片、唱歌、竟猜及做游戲等互動環節,加深學生對卡通畫知識的了解,增加他們對繪畫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以各種繪畫表現形式進行創作。
四、教學活動重點、難點:
1、教學活動重點:應用教學與活動聯動及復合型培訓的理念,
加深學生對卡通畫知識的了解,并能運用各種繪畫表現形式創作或臨摹卡通畫形象。
2、教學活動難點:畫面構圖。
五、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制作一立體的迷宮。
2.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
課前準備:
課前應要求學生收集各種廢舊的硬紙盒。
教學過程:
一、玩迷宮:
每組發一個老師制作的迷宮,進行“看誰先把玻璃珠滾出來”的游戲競賽。
提問:剛才玩的迷宮和平時玩的一樣嗎?
你像不想利用廢舊物品自己做一個迷宮?
二、設計迷宮:
分析教材上的幾個圖例,引導學生分析這分別是對峙和進行了怎樣的改造和裝飾才做成的。
示范如何將一個紙盒進行改造。
基本的做法是:用硬紙片剪制成各種長短不一的長條,采用粘貼的方法,制作成一個紙立體迷宮。
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創造出樣式新穎的迷宮。
三、制作迷宮:
作業形式,可以由學生單人完成;也可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創作一立體迷宮。
四、展示評價:
教學評價:是否會利用紙盒設計一個立體的迷宮。
作品能否體現獨特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執教時間:6月5日——6月7日
札記:我讓孩子們用鞋盒子蓋來制作迷宮。先設計好進口和出口,再設計好一條通暢的道路然后在通途的周圍設計上用來混淆視覺的道路。在道路周圍還可以設計上陷阱等等,讓我們的作品既有觀賞性,又具有娛樂性。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美術活動:詠鵝
活動目標:
在幼兒熟練朗誦古詩的基礎上大膽表現鵝的不同動態。
活動準備:
幼兒已經會熟練念古詩《詠鵝》、黑色卡紙、白色、淡藍色、深藍色、紅色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發興趣 師:“我們中國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國家,我們有很多外國人都沒有的,誰來說說看?”
幼:長城、長江、黃河、京劇等
師:我們中國古詩也是很有名的,最近我們也學念了好幾首,今天我們來念一首《詠鵝》給客人老師聽聽好嗎?
師:這么好聽的古詩我們把它畫出來吧!
二、欣賞感知,理解內容
。ㄔO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情景化語言,讓幼兒感知鵝的表現方法,使技能學習融入到情景中。)
教師邊用語言描述,邊示范。 師:兩個蛋寶寶在草地上很孤單,小蛋寶寶想跟大蛋寶寶做朋友,于是小蛋寶寶拿起電話跟大蛋寶寶說:“你好啊,我們做個朋友好嗎?” 大蛋寶寶回答說:“好啊,朋友。”(添畫鵝的脖子)小蛋寶寶聽了很開心,它睜開眼睛,戴上了一頂紅紅的帽子,張開扁扁的嘴巴說:“你好,你好!”
師:你們猜猜看,兩個蛋寶寶變成了什么?(大白鵝)
師:你們真棒!猜對了!大白鵝很開心,張開翅膀,(添畫翅膀),跳起舞來了!
三、幼兒創作,大膽表現
。ㄔ谶@一環節中,教師用情景化的語言來指導,幼兒的創作,引發幼兒的創作興趣,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出不同動態的鵝。)
草地上還有許多蛋寶寶也想變成大白鵝呢,你們一起來幫幫它們好嗎?
指導語:
1、提醒幼兒要找一大一小的蛋寶寶來變鵝寶寶。(引導幼兒畫出不同大小的.蛋,區分鵝的頭與身體)
2、鵝寶寶可喜歡洗澡了,身上的羽毛都是白白的。(要求幼兒用白色油畫棒均勻著色)
3、提醒幼兒要變出神氣的大白鵝。(特征:細細長長的脖子)
4、鼓勵幼兒表現不同動態的鵝,并添畫背景。
四、展示交流,體驗成功
找找誰的大白鵝最神氣!我們一起來學學自己畫的其中一只大白鵝的動作,邊學動作邊念古詩。(特征、動態方面)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察圖片上或影視中不同民族人物的特征,并能用語言描繪出來。
2、 線條和顏色把他們畫出來,表現手法不限。
3、 觀察生活,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畫面內容。
教學重點:
用線條和顏色把他們畫出來,表現手法不限。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畫面內容,不要去模仿別人。
教學準備:
教師:欣賞作品數件
學生:課前上網查各種資料,準備好各種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服飾都非常美麗,吸引著許多畫家深情的畫筆。
三、交流信息
1、同組間交流查閱的資料內容。
2、相互討論、相互介紹。
四、欣賞(書中作品)
1、你認為哪張作品表現的主題最好?
2、欣賞作品中都用了什么工具和材料?
3、你從這些作品中學到了什么?
4、你能表現的比他們更好嗎?
5、你準備如何表現?
五、學生作業
1、把想法變成畫面。
2、作業期間以小組形式相互交流。
六、巡回指導
1、面觀察學生作業。
2、鼓勵學生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3、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ㄒ唬├貌煌、材料、粗細的線或繩子粘貼線畫作品,制成具有裝飾美的工藝品。(了解)
。ǘ┩ㄟ^“繩子粘貼畫”的制作,培養學生創作新意識和動手制作能力,培養審美情趣。(練習)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硬紙板、各種各樣線繩。
教學步驟
。ㄒ唬┱故臼痉蹲髌罚ぐl學生制作興趣、揭題。
。ǘ┙榻B強子粘貼畫制作方法。
i.在硬紙板上先畫出草圖;
ii.按設計在底版上涂底色;
iii.按設計要求選擇出相應色彩的線和繩;
iv.按所描的線涂上膠水;
v.粘貼線或繩;
vi.調整,
vii.使粘上去的線與所描的線吻合;
viii.壓上一本書或幾本書在畫面上,
ix.使粘上的線粘得牢固、平正。
x.待膠水干后,xi.將蓋上的書揭去,
xii.一幅“繩子粘貼畫”便完成了。
(三)一幅作品的成功有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是兩條:一、作品的題材;二、工藝質量。
如何指導學生選創作的主題,是輔導的重點;開啟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實現從再造思想向創造思維的躍進,大膽地表現童心、童趣,創造出反映現實,充滿精神美和形式美的好作品。
粘貼是工藝中的難點。不走樣、粘得牢并保持繩與底版的潔凈,這是件不容易做到和事。要在制作的過程中既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作風,又培養體味創造甘苦,鍛煉靈活敏捷的思維能力,出色的表現能力,提高鑒別和審美能力。
。ㄋ模⿲χ瞥傻墓に嚻诽幚恚彩墙虒W過程中不可放松的一環。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勞動與智慧的結晶。
1、組織一次展覽,
2、互相學習;
3、將自己制作的作敬贈親友,
4、增進友誼;
5、用親自制作的確良作品布置居室美化環境。
。ㄕn后錄:注意要培養學生的童趣)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課題:《面具》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的一個內容。面具有著悠久的歷史,與種族的信仰、社會文化的發展密切相關。它最早體現在原始樂舞、武術、圖騰崇拜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以及地域種族差異形成了各自的體系,風格迥異爭奇斗艷。
面具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從小學生就帶著豬八戒、孫悟空等一些面具嬉戲玩耍,因此本課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助于他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創造能力的提高。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初步了解非洲的原始面具藝術和我國少數民族的面具藝術。分析多種風格的面具,感受其藝術特點。
2、能力目標:利用多種廢舊材料設計制作面具,培養學生想象力,創造力,提高他們的動腦,動手,動眼的綜合能力。
3、情感目標:從制作中體會變廢為寶的樂趣,體驗制作成功的喜悅之情,懂得藝術來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
四、教學重點:面具的設計和制作。
五、教學難點:如何巧妙利用各種材料進行制作。
六、課時:1課時
年級:小學三年級
教具準備:多媒體電腦,CAI課件,面具實物
學具準備:有色紙袋,廢舊物品(毛線,紐扣,雞毛,布頭,金屬片??)
剪刀,膠水,雙面膠。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聽音樂入室。
二、導入:欣賞原始森林的音樂
師:老師今天帶來一段很優美的原始森林的音樂,請大家仔細的聽一聽,想象一下,你從音樂中聯想到了誰,他們在干什么?
師:原始人要穿什么服飾,頭上要戴著什么呢?
設計意圖:通過音樂,把學生帶入原始部落的情境中,激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的審美情趣得到培養,情感得到誘發。
三、揭示課題: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學做——“面具”
四、講授新課
1、欣賞非洲面具:
師:你看過遠古人類的面具嗎?那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看了這些面具有什么樣的感覺?
你從哪里看出來嚇人,恐怖?
有誰知道原始人為什么要戴這么恐怖的面具嗎?
小結:原來,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們對一些疾病或自然現象不能做科學的解釋,他們以為是妖魔鬼怪在作惡,于是他們就戴上這些他們認為能給人們帶來神奇力量的面具,手舞足蹈,來驅妖降魔。還有些將士在打仗的時候,帶上兇猛的面具,使自己顯的更威武,起到威嚇敵人的作用。
2、欣賞儺戲面具:
設計意圖:用提問形式欣賞非洲面具和中國儺戲面具,使學生感受原始藝術的美,并為建立世界多元的文化態度奠定基礎。
師:我們再來欣賞一下來自貴州的儺戲面具,這幾個面具的特點是怎樣的?色彩是怎樣的?
古代的人們把面具當作除魔消災的工具,那么我們現在把面具用來干什么呢?
。ㄑb飾,娛樂,演戲)
3、出示現代面具,引導欣賞
設計意圖:使學生從這些藝術品中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師:同學們,你們在商店里看到過或者買過哪些面具,你喜歡哪個?(孫悟空,奧特曼??)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身邊的面具,開拓學生思維,為學生進行藝術創作提供豐富的素材。
4、探討面具的制作方法
師:老師這里也帶來了幾個面具,我們一邊觀察一邊討論幾個
問題:
1、這些面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對稱的部分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
4、面具還可以做成什么形狀?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讓學生自主尋找面具的制作方法,發現并掌握新知識點和技能點。
5、布置作業:下面我們也來做一做面具,我們這里有這么多的材料,大家可以互相討論一下,這些材料適合做面具的哪一個部分,不會做的地方你可以請你小組里的同學幫忙,面具做好后,老師想邀請大家參加一個假面舞會,好嗎?
6、學生制作,師巡回指導(背景音樂):我們可以一邊欣賞音樂和圖片,一邊制作。
7、自我評價:請幾個學生上臺介紹自己的面具,同時也讓其他同學評評他的面具。
設計意圖:給學生展示自我的空間,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個性。
8、播放《幸福拍手歌》,參加假面舞會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9.課外延伸:今天我們用了這些的廢舊材料做了這么美的面具,回去之后我們還可以再動動腦筋,用這些廢舊材料做出更美的藝術品,讓我們用智慧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
八、教學反思:
面具一課屬于“設計?應用”這一學習領域,本節課的教學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集體合作的精神。所以本節課主要從導趣、導思、導練三個方面進行教學結構的安排。
美術課首先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所以在上課的一開始首先讓學生欣賞原始音樂到欣賞老師帶來的面具來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創作面具的欲望;其次通過多媒體課件向他們展示豐富多彩的面具,讓他們直接通過視覺感官去感受、去思考、去發現面具的藝術特點從而適當地運用在他們接下來的面具制作中;同時為了培養
學生的質疑精神讓他們對老師帶來的面具進行大膽地評價,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
當然這一節課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首先由于學生的動手能力不是很強,作業的進展過程較慢,導致在時間的安排上有點倉促,特別是在最后的作業展示這一環節中缺少了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這一重要環節;其次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呈現出有部分同學缺少相互間的合作精神,在以后類似的教學中一定要給予強調;最后在教學的方法上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進行靈活多變,以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
通過這一節課讓我進一步意識到在“設計?應用”這一學習領域中,不但要營造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促進他們對美術學習的喜愛以及動手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如何培養學生形成一定的設計意識和創新的精神,從而提高對周圍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名稱:刮畫《家鄉的夜景》
活動目標:
1、學習刮畫的技巧,了解刮畫的特征,初步掌握刮畫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對比,激發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體驗色彩與生活環境的關系;
3、發展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初步認識深色和淺色;
2、多媒體幻燈片夜景圖;
3、幼兒作畫工具(畫紙、油畫棒、無尖鉛筆);
4、半成品幾張(一張鋪好淺色底色的關成品、一張在淺色底色上涂好的深色的半成品);
5、歌曲《螢火蟲》磁帶。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引出課題。
幼兒欣賞歌曲《螢火蟲》,小朋友你們知道歌曲里唱的是誰嗎?螢火蟲什么時候進來?(是晚上)。當夜幕降臨,到處是一片漆黑的時候,小動物迷路的時候,螢火蟲打著它的小燈籠把小動物們安全地送回了家。
2、欣賞圖片,放映幻燈片,“家鄉的夜景”。
天黑了小動物們有螢火蟲,城市的夜晚沒有螢火蟲為、該怎么辦呢?燈光把城市的夜晚裝扮得十分美麗,我們來看看這是哪里吧?
。1)小朋友你們看這里是哪里呀?(是晚上的天安門)天安六上有什么?(有彩燈和焰火)
。2)再依次欣賞幾張代表性城市的夜景如:人民大會堂、北京西客站、立交橋、東方明珠等地方的夜景。
(3)觀察我們家鄉的夜景,看看這里是哪里?(是白天的廣場)大家看看晚上的廣場是什么樣子?
。4)觀察圖片,看看這是哪里?(是馬路)觀察晚上的街道同白天的有什么不同,讓幼兒說說晚上與白天有什么不同?
。5)觀察圖片看看圖片上是什么?(是樓房)到了晚上房子里是什么樣子?(家家戶戶亮起了燈,天上有星星和月亮,還有路燈)
3、欣賞范例,示范講解
我這有只神奇的魔筆,它能刮破黑夜,把夜晚變成一幅美麗的畫,(教師邊講解邊出示畫紙現場做畫),我用魔筆刮破黑夜,一顆小星星鉆了出來,又鉆出一顆小星星然后是月亮……
小朋友,想知道是一支什么樣的魔筆嗎?(出示無尖鉛筆)啊!原來就是一支無尖的鉛筆呀!一支沒有尖的小鉛筆怎么能畫出這么漂亮的圖畫呢?原來我的畫紙也有點特別,畫紙上用油畫棒涂過了,這種畫叫“刮畫”。
4、認識刮畫,熟悉作畫步驟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新的畫法“刮畫”,刮畫與其他畫的區別在于畫畫上之前,要先把畫紙處理一下。
。1)首先在畫紙上均勻的涂上一層淺色;
(2)在淺色上涂兩遍深色:第一遍橫著涂,第二遍豎著涂。如果你有一尺會飛的魔筆,你想乘著去哪里呢?
在這個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中,有許多神奇美妙的地方,我們“家鄉的夜景”這么美,下面就請小朋友拿我送你們的魔筆,畫畫咱們“家鄉的夜景”,乘著魔筆出了吧!
5、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先涂一遍淺色,涂滿了再涂深色,在涂深色的時候,注意要涂得均勻,涂得滿,動作要快;
。2)想好了主題再刮畫,錯了的話用同樣的顏色的油畫棒蓋上重畫。
6、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
7、活動結束
讓幼兒拍手唱歌《小蠟筆》。
美工活動“牙齒切碎機”活動后感
本周進行了美工活動“牙齒切碎機”,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思維活躍。當我向幼兒展示自己制作的“大嘴怪”時,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紛紛議論“大嘴怪”怎么吃東西;顒娱_始我引導孩子們對牙齒模型進行認真地觀察、并互相討論,讓孩子們知道前面的牙齒是門牙,門牙旁邊的是犬牙,犬牙旁邊的是磨牙,并說出它們各自的分工及合作過程。接下來我先請大家討論怎樣制作牙齒切碎機,在親手制作“大嘴怪”時,孩子們顯得更為積極主動,他們根據牙齒的各部分關系用鉛筆在紙上畫好一排牙齒,然后根據畫好的牙齒剪下來,再把它們粘貼到剪開的紙盒里。
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孩子都做得比較成功,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因為沒有事先設計好就動手剪,結果牙齒的構造沒剪對,被旁邊的小朋友一說,他們只好重新剪過,耽誤了些時間。粘牙齒是本活動的難點,有些孩子一下子就粘好了,有些孩子因為小手指不夠靈活粘起來很費勁。不久大家都把牙齒粘好了,接下來就是打份自己的牙齒切碎機:給它畫上眼睛,頭發,耳朵等。這一過程都難不倒孩子,大家都能把自己的牙齒切碎機按自己的意愿打扮好。最后我請幼兒給牙齒切碎機喂食,大家用一些廢舊的報紙等給牙齒切碎機做食物,“嗷,咕咚”,牙齒切碎機一口一口吃東西了,哦,大家玩得真開心啊!我把幼兒做好的作品放在區角中,讓孩子可以隨時玩一玩。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在設計,制作,體驗中進一步對自己牙齒更加了解,并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精選美術教案模板八篇】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5篇04-13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九篇03-28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6篇03-11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7篇03-08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五篇03-02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9篇02-28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八篇01-22
【精選】美術教案模板匯總六篇04-22
【精選】美術教案模板集錦8篇05-07
【精選】美術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