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美術教案模板匯總八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目標:
1、學習利用各種方法表現螃蟹的主要特征。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準備:各種不同的螃蟹圖片、背景音樂磁帶繪畫材料(油畫棒、各色彩紙、顏料、橡皮泥等等)重點:尋找螃蟹的主要特征難點:探索螃蟹的表現方法
過程:
一、引起興趣教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照片。(螃蟹)也可與聽著相關的音樂,讓幼兒猜音樂出現了什么動物。
二、幼兒觀察、尋找特征螃蟹有一個身體、八條腿、兩個大鉗子,走起路來橫著爬。
請你來學學螃蟹走路的樣子。(幼兒一起模仿,請個別幼兒來表演)
三、幼兒操作出示圖片:照相館里的叔叔給我的孩子拍了許多好看的照片,請你們看。(幼兒進行觀察討論,各種不同的螃蟹的特征,個別幼兒進行講述)你們會給我的孩子拍照片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比一比哪個小朋友拍的照片最好看。
幼兒自選分組操作,教師進行指導,要求幼兒盡量表現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同時注意畫面的整潔。
四、結束活動今天我們幼兒園的食堂買來了一些螃蟹,現在我們先放下筆去看一下幼兒園里的螃蟹再回來畫好嗎?
附兒歌:
我是一只,大螃蟹呀,兩個大鉗,八條腿呀,眼一瞇呀,腳一伸呀,爬呀爬呀,爬回家!
活動反思:
螃蟹對于幼兒來說并不陌生,他們吃過螃蟹,捉過螃蟹。小朋友對螃蟹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這節美術活動通過猜一猜,看一看,說一說使幼兒能很快的掌握螃蟹的主要特征。在活動的第一環節,我引用猜謎的形式讓幼兒猜猜,激起幼兒的興趣。第二環節讓幼兒看一看范畫,說一說常見的螃蟹,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對螃蟹的認識,為欣賞下面千奇百怪的螃蟹打好基礎。這樣讓幼兒進一步地了解螃蟹的特征,也為下面的畫螃蟹奠定了基礎。但是對于不常見的海底螃蟹,孩子們缺乏觀察,需要老師及時引導,給他們觀察的目的,指導他們觀察的正確方法,從而準確的遷移到觀察其他事物中去。
在欣賞這一環節中,我如果能及時肯定幼兒的回答,提升幼兒有關螃蟹的知識經驗,那效果就更好了。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我沒有讓孩子用動作回答大螃蟹走路的姿勢,也沒有出示大螃蟹實物,讓幼兒觀察橫著爬是什么樣的?和幼兒一起學一學大螃蟹走路,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就非常高。這個環節沒有是比較有缺憾的。
從幼兒的作品來看,大部分幼兒能很好的掌握大螃蟹的形(奇、新、怪),有些幼兒繪畫的大螃蟹還有了情節。在幼兒繪畫的過程中,幼兒的作品上動態的螃蟹很多(孩子站的方位不同,所以畫的螃蟹動態也不同),
本活動在細節處理上還是不夠,比如身體的和腳的連接。在教師示范畫時,沒有明確提出大鉗子要畫大一點,以致于有些幼兒繪畫時會將大鉗子畫得很小,導致比例有些失調。在涂色方面我沒有加強指導,因為幼兒已有經驗,幼兒顏色涂得比較均勻。從幼兒的作品來看,孩子們都發揮了自己的創作能力,整幅畫面效果不錯,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大膽自由地表現,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2、熟悉常用的繪畫工具和材料,體驗畫的樂趣。
3、培養良好的繪畫習慣。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熟悉常用的繪畫工具和材料,體驗畫的樂趣。
難點:學生大膽自由的表現。
教學具準備:
各類彩色筆、各類質地的繪畫用紙、教學范畫。
課 時: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準備繪畫工具,規范繪畫習慣。
二、 導入新課
1、 學生上臺介紹自己所帶的各類彩筆,當當小老師,教教我們怎么用?
2、 揭示課題
三、 欣賞感知
1、 教師出示各類的范畫作品,讓學生欣賞,
1) 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2) 他們畫了什么?象什么?
3) 他用了什么彩筆?
4) 猜猜是怎么畫的?
5) 你覺得這幅畫怎么樣?掛在哪比較好?為什么?
2、 看看他們的用紙,有什么不同?
1) 教師出示各種
質地的繪畫用紙,讓學生摸一摸,感受一下紙的質感。
2)分組挑選喜歡的紙,猜想會有怎樣的效果?
3)嘗試練習:
合作小組一起畫一畫。
3、 交流體會,相互欣賞
四、 學生作業
以合作小組為單位,挑選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大膽的畫畫。(室內、市外均可)。
五、 教師巡回指導
1、 指導學生正確用筆。
2、 鼓勵膽小的學生大膽的繪畫。
3、 室外注意安全。
六、 課堂小結
1、 學生說說繪畫的內容、繪畫的過程中發生的事。
2、 說說繪畫的樂趣。
3、 相互評價。
4、 教師總結。
七、教學反思
第二課 繞繞涂涂 (1)
教學目標:
1、 啟發學生感受和認識物體的形狀。
2、 大膽用線涂出物體的形狀。
3、 體驗涂繪繞線活動的樂趣,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線大膽涂繪出物體的形狀,并體驗繞繞涂涂的樂趣。
難點:繞線涂繪方法的掌握。
教學具準備:
各色、各質地的各類線、范品、學生用紙
課 時: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規范美術的學習習慣。
二、導入新課。
1、 出示一堆雜亂的各種線材料。(各色、各質地的線)
你能幫老師整理這一堆雜亂的線嗎?
教師與學生自由的圍坐在一起,教師請學生幫忙整理線,邊整理邊自由的談談:
1) 讓學生自由的感知各類線;毛線、絲線、塑料線??
2) 各類線的呈現狀態;直的、曲的、硬的、軟的??
3) 生活中的運用;
4) 線在生活中的象形;拉面、蛇、卷頭發、蚊香??
2、 揭示課題。
三、欣賞感知。
1、 學生成功整理的線團(規則形)欣賞感知。
1) 看看是什么形狀的?
2) 一個線團象什么?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將線團添加成物體。
3) 出示葡萄照片,你們看我們該怎么將線團組合?
4) 學生嘗試練習:
主要練一練水果。
2、 感知邊上那堆未整理的雜線(不規則形)。
1) 啟發學生看看象什么?
2) 如何擺放一下象什么?稍微添加一下能成什么?(組合)
3) 學生嘗試練習:
主要練一練繞繞動物,再添加一些環境。
3、 游戲:
教師繞畫,學生猜猜繞的是誰?為什么?(抓特征)
四、學生作業。在大紙上,學生將自己繞畫出來,教師繞畫自己,完成師生合影,背景添加上自己喜歡的東西。
五、教師巡回輔導。
1、 及時反饋、糾正。
2、 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 參與其中。
六、課堂小結
1、 作品展示。
2、 學生欣賞,說說自己的繞畫。
七、教學反思
第三課 我的太陽 (2) 教學目標:
1、 能抓住太陽的基本形狀特征進行大膽想象,創造出有個性的太陽形象。
2、 在美術活動中,表現出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太陽的基本形,大膽的進行想象。
難點:創造有個性的太陽形象。
教學具的準備:
范畫圖片,繪畫用紙。
課 時:80分鐘
第一課時
美術教案 篇3
一、錄像(音樂片段)
1. 聽歌學唱《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歌曲,與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看那組同學唱得好。
2.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歌詞的內容講什么?
回答:這首歌是陜北民歌,歌頌黃河歷史文化的悠久以及黃河流域土生土長的人民的勤勞與淳樸。
二、提問:
同學們對黃河的了解有多少?(學生自由發揮)
答:1、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黃河從源頭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等九個省區。
2、流域面積為752萬平方公里,大約相當于三個英國的國土面積。黃河的河段長和流域面積因泥沙淤積,河口延伸而處于不斷變化之中。
3、黃河在九十萬年前只是發育成各自獨立的內陸湖水系。古黃河是在獨立的內陸湖盤水系的基礎演變過來的。
三、看錄像“黃河一方土——壺口瀑布”
1、 黃河給你什么印象?(學生自由發揮)
答:氣勢雄偉。
2、 為什么叫它壺口瀑布?
答:滾滾洪流注入深潭,水波急濺,如茶壺注水。
3、 黃河壺口給你什么感受?(學生自由發揮)
答:如千軍萬馬咆哮、奔騰而來。
4、欣賞亞洲飛人成功飛越黃河的圖片。
四、欣賞黃河第一灣圖片
黃河第一灣與壺口瀑布有何不同?
答:壺口瀑布水勢洶涌,奔騰咆哮。黃河第一灣猶如靜謐的少女躺在大山的懷抱,文靜嫻淑。
五、關于黃河的贊頌
1、 欣賞關于黃河的詩歌朗誦
2、 欣賞反映黃河的繪畫與雕塑作品。
3、 欣賞關于黃河的詩詞。
朗誦《將進酒》
放映黃河的圖片
提問:用《將進酒》的那一句詩詞形容這張圖片最適合?
答: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你是如何理解《將進酒》這首詩詞的?(自由討論)
答:詩中鼓吹飲酒行樂,其實是借酒消愁,表現了李白政治抱負不得施展的苦悶,同時以豪邁的語言表達他的樂觀自信,方縱不羈的精神。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使用和選擇工具、材料,創造性的表現自己的意愿、大膽的造型,體驗活動中的快樂。
2、樂意交流,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看法。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茄子、蓮藕、(紅白)蘿卜、黃瓜等、塑料水果刀、牙簽、濕毛巾、剪刀
2)知識技能準備:會使用塑料刀,認識各種蔬菜。
活動過程:
1、幼兒觀看大屏幕――家長助教活動,說說廚師叔叔在做什么?怎樣使用刀?
2、幼兒與同伴一起討論――你想做什么?需要用哪種蔬菜?
3、幼兒制作,提供各種裝飾、輔助用品及用具要求幼兒注意安全,并盡量做出與別人不同的作品。
4、作品展覽:
1)請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叫什么,有什么特色。
2)老師讓幼兒和自己的作品一起拍照。
5、活動延伸,組織幼兒將制作好的作品洗滌后送到廚房進行烹調。
活動反思:
應注意對孩子技能的培養、操作習慣的培養等,這些也可在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中滲透,如區域游戲等,小組指導要比集體指導更為有效。技能水平提高了,在開展類似集體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就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創造力,充分體驗藝術活動帶來的各種樂趣了。
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本學期,我們采用了“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在藝術領域有一節《花瓶設計與裝飾》活動,孩子們對各種各樣的花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圖畫本上設計出了千奇百怪、五顏六色的花瓶,活動結束后仍然感覺意猶未盡。于是,我結合孩子們的這一興趣,搜集了各種瓶子,孩子們可以通過動眼、動腦、動手的過程把自己的探索欲望、創造欲望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裝飾出來的花瓶還具有實用價值,用它裝飾教室不僅讓孩子們時時感受成功的快樂,還可以處處體驗創造美的存在。活動目標:
1、能夠掌握包、扎、繞的技能,并對玻璃瓶進行裝飾。
2、體驗廢舊物品再利用以及手工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玻璃瓶子、花布、布條。
2、照片、數碼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展示照片:各種各樣的玻璃瓶子(酒瓶、罐頭瓶、飲料瓶)各種花色、形狀的布以及布條、繩子,引出主題。
1、老師收拾房間的時候發現好多這樣的東西,扔了挺可惜的,孩子們幫我想想辦法,能用它們做些什么呢?
2、幼兒討論,引出主題:把玻璃瓶子裝飾成花瓶。
二、幼兒觀察,并根據已有經驗探索裝飾的方法。、我們平時見到的花瓶身上哪個地方有裝飾?(瓶口、瓶頸、瓶腹)、這些布、繩子怎樣裝飾,才能讓瓶子變得漂亮呢?幼兒動手嘗試裝
三、教師總結幼兒探索的方法,給予鼓勵和肯定。根據幼兒實際操作水平,重點講解操作過程中的難點:包、扎、繞的
四、幼兒動手裝飾,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互相之間進行合作。
2、啟發幼兒裝飾的有新意和別人的不一樣。
五、介紹評比自己的作品。
1、幼兒介紹自己制作花瓶的材料、方法,認為最好看的是什么地方。
2、以插花的形式互相評比,學習別人優點。
六、裝飾教室,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1、用數碼照相機拍出幼兒制作的作品,和沒有裝飾前的碎布、瓶子作比較,讓幼兒感受自己創作的成功,以及廢舊物品再利用帶來的樂趣。
2、提示幼兒花瓶這么漂亮,我們是不是還可以用它裝飾我們的教室呢?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六面體細節也隨六面體產生變化;表現六面體細節,體現六面體的立體感。
過程與方法:觀察六面體細節,辨別對錯,嘗試畫出六面體的特征;用六面體的組合繪畫創作出身邊的景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聯系生活物品學習六面體,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心生活的情趣。學生在繪畫中感受表現生活物體的樂趣。
教學重點:
繪畫六面體的細節
教學難點:
表現六面體細節的立體感
作業要求:
基礎層面:能畫出六面體物體的細節,表現獨有的特征。
拓展層面:能用六面體物體作為畫面的主體,完成一幅畫。
教學準備:
學具:勾線筆、涂色工具
教具:勾線筆、涂色工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與回憶
1、復習上一課的六面體立體感表現。
2、學生上黑板畫出六面體
3、尋找教室中的六面體
生:講臺、電視機、飲水機的底座、粉筆盒、黑板擦……
4、回憶生活中的六面體
生:微波爐、電冰箱、櫥柜、大樓、電話機、大巴士……
二、嘗試與交流
1、播放課件:把六面體添加細節,變成紫藤架。
2、學生嘗試添加成自己喜歡的物體,表現物體特征。
3、反饋。
師:有些學生畫出的物體怎么這么別扭?總覺得哪里不對。
4、交流成功與不成功的經驗。
三、指導與繪畫
1、出示兩幅六面體物體的作業圖,師:為什么同一個六面體最后畫出來的效果不一樣?請學生辨別對錯。
2、學生觀察,從兩幅畫中挑選正確的細節添加圖。
3、教師指導:添加細節時要注意,角度產生了變化,細節也產生了變化。
4、范畫:如何添加細節。
5、學生練習。
6、鼓勵學生用六面體物體作為畫面的主體,完成一幅畫。
四、展示與評論
1、展示作品。
2、自評:
自己作品中哪個地方表現得不足。
3、互評:
發現哪些作品中六面體細節表現得很好。
4、教師評講
美術教案 篇7
美術彩墨游戲教學反思
《彩墨游戲》一課教學反思12月16日我在師范附小一小的三(11)班上了一節公開課,課題為《彩墨游戲》。之所以選則《彩墨游戲》這課,是因為這節課給我的印象最深,而我又是國畫專業的,我感覺國畫的材料比較特別,學生也應該很感興趣吧!上這堂課我是做了充分地準備,做了兩份課件給王老師指導選擇。對于我上的這節《彩墨游戲》我主要有以下感想:
整堂課存在許多明顯的問題的問題:
1、因為怕學生沒有國畫基礎,所以,課前我還特地介紹了國畫用具(筆、墨、紙、硯)及它們的特性,誰知卻忘了告訴學生拿筆姿勢,幸虧上課之前一位學生提起。通過課上作業我發現,這節課我還沒備好,因為學生還是不會用國畫的方法去表現,說明我課前沒了解好學生的國畫功底。
2、上課時我錯將“濃淡”講成“干濕”,因為我問學生感到有什么不同時,學生說一個水多一個水少,我心里只記得要板書也忘了思考這到底是“濃淡”還是“干濕”了。
3、還有用來板書的那個板沒粘住,一節課掉了好幾次。
由于,王老師臨時調課,把我的課安排到了第一節,上課時感到有點手忙腳亂,漏洞百出。深深感到自己還缺少自信和勇氣,缺少登臺講課的經驗和鍛煉,對課也還不夠熟悉。
但是我也有優點<<彩墨游戲>>一課教學反思是值得自己肯定自己的。本節課課堂氣氛足的夠輕松快樂,感到和學生一起做特殊技法哪一環節應該是整堂課的精彩之處,也應該是學生特別感興趣的一個環節,在讓學生上臺來感受筆墨畫出各種各樣的點和線的時候,學生們興趣十分高漲,課堂氣氛被我充分地調動了起來。我的優點還有:
1、學生的配合,特別是在展示環節中,學生的自我評價讓我感到欣慰。
2、自己的一點點進步,以前講課都感到是被迫的,而這次我感到自己很積極的準備了。課前準備還是比較充分的,也比以前會控制學生了,課堂還是挺有秩序的,在講課時感到沒以前那么緊張了,或許是因為課前我去梳洗了所有的多媒體設備吧!也或許是在自己學校。
總之,如果沒有別的事情干擾我,我相信自己應該能一點點進步的,還有一點遺憾的是由于匆忙沒有本節課的照片留存。
美術彩墨游戲教案
目標:簡單了解彩墨畫的繪畫方式,在游戲中感受、體驗彩墨畫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讓學生學習簡單的彩墨畫技法進行表現。
教學難點:合理運用點、線,使畫面更具有節奏感。
德育目標:通過游戲感受彩墨畫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教學方法:演示法、探究法、談話法等
教具準備:水桶、毛筆、墨、國畫顏料、生宣紙、課件
學具準備:毛筆、顏料、水桶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引入。
1、 我們來看一段動畫片:課件展示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
2、 有趣吧,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你知道這個動畫片里的畫面是用什么工具畫出來的嗎?
3、 師展示要用到的工具,現在我們就用它們來玩一些有趣的彩墨游戲好嗎?
4、 板書課題:彩墨游戲,課件展示。
二、 感知
感知各種點的畫法:
1、 課件展示例圖。
你們看到了什么?(師引導生講出各種點和線)師在生講出時隨機板書“點、線”。
想不想知道怎樣用毛筆畫出這么多表態各異的點和千變萬化的線呢?好,老師先來試試。
2、 師示范圓點的畫法。
生觀察,引導講出圓形點的畫法,抓住方法:點(板書:點)
3、 同法教學方形、水滴形等各種點的畫法,板書方法:畫、壓、甩、灑。
4、 小結:看,老師用一支毛筆就變出了那么多不同形狀的點的時候用到了哪些方法呀?引導說出:點、畫、壓、甩、灑。
感知線的畫法:
毛筆的本領還不止這些呢,它還能變出千變萬化的線。
1、 師示范畫細線引導生觀察并說也細線的畫法。
2、 同法教學如何畫出各種變化的線。
感知彩墨濃、淡、干、濕變化的表現方法:
我們再來仔細看看,這畫面里面還有什么密秘。(師指出濃、淡、干、濕的各種點或線)看這些墨和色看起來怎樣。(引導說出濃、淡、干、濕)
師:這種效果與什么有關?
生:毛筆中水份的多少。水少就干而濃,水多就淡而濕。
師示范,師生共同驗證。
那這條有濃有淡的線又是怎樣變出來的呢?師引導生說出方法,拓展思維。
小結:看來同學們都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體會了,我們的毛筆不僅能畫出形態各異的點和千變萬化的線,還可以通過控制筆中的水份畫出濃、淡、干、濕的效果,你們說毛筆的.本領大不大呀?
生:大
三、 嘗試實踐
1、 我從小朋友的眼神中看得出大家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試試了,好,我們現在就一起來玩第一個彩墨游戲好嗎?請聽游戲規則:(課件展示)請同學們在紙上畫出各種不同的點和線,注意畫出濃、淡、干、濕的效果。
2、 宣布游戲開始與結束以音樂起止為號令。
3、 生作畫,師巡視指導。
4、 展示作品,師生共評。
5、 小結:我們剛才一起用這些點和線玩了一個有趣的彩墨游戲,大家在游戲過程中有沒有發現我們今天用的毛筆和宣紙和平時用的筆和紙有什么不同呢(感知毛筆和宣紙的特點)?大家別小看了它們,我們國家許多流傳千古的書畫作品可都是由它們書寫繪制而成的呢。
四、 欣賞,體會彩墨畫的魅力
圖一:以師講解為主,讓學生知道要從哪幾個方面來欣賞一幅作品,并體會畫中的意境。
圖二至圖五:師引導生說出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
小結:這些畫的作者獨具匠心地把各種點和線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妙趣橫生的畫面,引起了我們無限的遐想,這就是彩墨畫的魅力所在。
五、 拓展
現在來比較一下我們的作品,你們覺得美嗎?為什么?那我們可不可以想想辦法使它們變得更豐富、更生動呢?我先來變個戲法。
1、 師在原來示范的畫上進行添加,使它們變成一些具象的畫面。
2、 我在這些畫上添加了什么?出現了什么變化?
3、小結并宣布游戲規則:在第一次游戲的作品上進行添加,使畫面變得更豐富、生動。可以獨自完成,也可以四人小組合作完成。
4、生實踐探索,師巡視指導。
5、作品展示,師生互評。
六、總結全課
你們學到了什么?
美術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湖南美術出版社電腦美術第二單元電腦立體造型《3D角色》的內容。按照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不斷探索新知識的能力。而本課重點在于培養學生了解3D角色不同表情時的臉部結構變化,能夠創作出造型新穎、夸張的卡通人物肖像,只有掌握了這些方法和技巧,才能不斷地去探究、去創新。通過本節課學習,使學生設計出的角色美觀、具有個性化的問題迎刃而解。本節課是制作各種角色造型中必須掌握的內容,所以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基礎的、是很重要的。
二、學情分析
教學必須符合學生的天性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我將學生的情況分析如下: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更強的探究精神,思維比較活躍,見解獨到,同時觀察能力與感知能力增強,在美術學習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質性的、美術理論方面的知識。能夠全面深入的了解事物的細節,并能用較準確的語言來表達,但是并非發展的盡善盡美。因此本課在教學設計上會更多的采用教師引導,然后以拋磚引玉的方式展開,鼓勵學生在觀察、欣賞、動手創作的過程中體會卡通的藝術魅力。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教材分析以及學情的理解,我設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3D角色不同表情時的臉部結構變化,掌握3D角色面部五官表情的設計要點,能夠創作出造型新穎、夸張的卡通人物肖像。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表情的分析和學習,掌握設計一個3D角色不同表情時五官的形狀和位置的變化。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觀察創新能力與形象思維能力,在觀察、欣賞、動手創作的過程中體會卡通的藝術魅力。
四、教學重難點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本節課的重點是:了解不同表情的臉部結構變化,能夠獨立創作出3D卡通人物肖像。
難點則是:通過對表情的分析和學習,嘗試設計一個3D角色表情。
五、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欣賞法、聯想法、交流合作討論法等。
六、教學準備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做了如下的準備:多媒體課件、小鏡子、圖片資料與基本繪畫工具等。
七、教學過程
從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出發,我將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變靜為動,融聲、形、色為一體,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具體環節如下:
環節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為此我將播放一段聲音,并請學生回答你聽到了什么聲音?(笑的、哭的、發怒、驚訝的聲音等),同時邀請學生上臺來模仿這些聲音,在模仿中請在座的學生注意模仿者的臉部變化。同時引導學生拿出準備好的鏡子,對著鏡子做喜、怒、哀、懼、驚等表情,觀察自己的臉型、眉、目、鼻、口、耳的變化?纯寸R子里的你在不同的表情下五官形狀和位置有哪些變化?
學生交流回答,由此引出今天的課題《3D角色》。
環節二:引導想象,新課講授
《課程標準》中強調美術課程需要凸顯視覺性,所以首先,我將采用講授法與展示法相結合的形式,出示卡通漫畫人物與寫實頭像圖片,引導學生思考有什么區別?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簡單講述:寫實頭像要求在三庭五眼的基礎上對人物進行如實的刻畫,卡通動漫對表情(臉型、五官、發型等)進行夸張、變形,失去了正常比例,使人物更加可愛、漂亮、生動,給人一種虛幻美感。通過初步的欣賞與觀察,使學生自主的感受人物面部及五官部分的變化,從而激發他們深入了解設計3D角色面部五官表情的興趣。
基于對卡通動漫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學習人物面部及五官部分的造型設計。
(一)眼睛與眉毛
首先,我會利用多媒體展示不同角色的眼睛與眉毛設計,引導學生觀賞,并思考:眼睛的情緒表達功能?不同角色、表情、眼睛的表現方法?角色表情中眼睛與眉毛的位置關系?引導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小結:在五官中,眼睛是影響表情的最重要的器官,拉長或壓扁眼眶,放大或縮小瞳孔,以及利用眼簾的遮蓋功能等,都可以使角色面部顯現出不同喜怒傾向的表情。這一部分我將從眼睛的情緒表達功能、眼睛的表現方法及眼睛與眉毛的關系三個方面引導學生體會3D角色設計中眼睛的變化及不同表情的設計要點。
(二)鼻子
其次,我將利用多媒體展示不同角色的鼻子設計,引導學生思考:3D角色不同表情鼻子的刻畫方法有哪些?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小結:利用鼻子的特殊視覺位置,可通過夸張和變形來強化角色的性格特點,動畫角色的鼻子可以歸納為一個簡單的三角形,它是動畫角色動勢的趨向指引標志,鼻子的趨向永遠和頭部的動勢相一致。例如:作惡多端的巫婆或齷齪的小偷可以刻畫鷹鉤鼻子或菜花鼻,英雄或勇士的鼻子一定要端正、堅挺等。
(三)耳朵
而后,我將展示耳朵的基本結構圖,因為耳朵是容易被忽略的性格符號:耳朵對于動畫角色來講,不具備太多的表情功能,因此容易被忽略。所以這一部分我將出示多媒體課件,從耳朵的基本結構及耳朵的設計方法兩方面引導學生感知3D角色耳朵的結構變化。
(四)嘴巴與口型
為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嘴巴的形態,我將利用多媒體出示各種不同角色不同嘴型的圖片,這一部分我將從嘴巴的設計規律、基本口型的設計方法兩方面引導學生感知3D角色設計中嘴型的變化及說話時不同嘴型的設計要點。引導學生體會塑造3D角色各種不同微妙的表情變化對表情的表現力極強,塑造嘴巴附近的細紋和酒窩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并請學生注意鼻子底部與上唇之間的距離、下唇與下巴之間的距離等等。
(五)頭發
頭發對于表現動畫角色非常重要,首先頭發可以表現角色的性格,其次頭發可以直觀地體現角色的社會地位。在這一部分我將利用多媒體出示圖片展示不同發型的角色表現,從而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發型的角色表現,讓學生感知角色頭發設計的多種類型。
(六)胡須
最后,我會利用多媒體展示不同角色的胡須設計,引導學生觀賞,并思考:胡須是如何表現人物社會地位的?胡須是如何表現時代特征的?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小結:設計角色的胡須必須慎重考慮胡須的樣式、顏色甚至疏密狀態,是否符合角色的性格、社會地位和生活狀態。胡須可以體現角色的時代特征,不同的時代、民族及宗教信仰,都直接影響到角色的胡須樣式。引導學生體會不同胡須的角色表現,形成綜合的審美感知體驗。
環節三:自主探究,實踐練習
教育家弗賴登塔說過:“學習唯一的正確方法就是實現再創造”。為此,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課堂練習時間和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
1.選擇喜、怒、哀、樂、懼、驚中的一個表情,設計一個3D角色肖像,注意五官表情的重點刻畫。
2.對所設計角色的身份、年齡、職業、性格等信息進行簡單描述,不少于50字。
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完成,提高課堂作業效率,并增強學生量力完成作業的自信心。
環節四:交流評議,拓展提高
(一)交流評議
在大部分學生作品已完成的情況下,鼓勵學生自愿展示作品,并且介紹自己設計的3D角色肖像。學生互相展示作品,生生互評,并且選出本組最有特色的部分3D角色肖像作品進行展示,大家共同分享創作帶來的快樂與收獲。最后我將給予及時反饋與總結,在展示點評環節中,我會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以鼓勵、肯定為主,多從建議性評價出發,培養學生敢于接受別人的“指正”。進一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拓展提高
最后,為了使學生能有更高層次的提高,我給學生留了拓展延伸的作業:
1.學生嘗試為所設計3D角色畫出下列三個表情:
①眼部表現“憤怒”②面部表現“憤怒”③全身姿勢表現“憤怒”
2.嘗試模仿設計制作一個角色的頭部模型,并與同學交流建模的體會。
【【必備】美術教案模板匯總八篇】相關文章:
【必備】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六篇05-17
【必備】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五篇05-14
【必備】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匯總九篇05-03
【必備】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匯總9篇04-30
【必備】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匯總五篇03-04
【必備】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匯總10篇03-02
【必備】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匯總6篇02-27
【必備】美術教案模板7篇05-11
【必備】中班美術教案匯總7篇05-10
【必備】小學美術教案匯總八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