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美術教案范文匯編八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教案 篇1
目的:
1、設計、制作糕點店的名字、標記、服飾、糕點等。
2、學習分工合作,體驗不同工種協作的樂趣。
彩筆、彩色玻璃紙、掛歷紙等材料。
一、開店計劃。
1、大家說要開一個糕點店。這可是個很不錯的主意,但需要大家一起來準備工作。
2、給糕點店取一個什么樣的名字呢?
3、再給糕點店設計什么樣的標志呢?糕點可以怎么做?
4、糕點店可以買什么樣的糕點?糕點可以怎么做?
5、糕點店里的營業員和糕點師穿什么樣的衣服?戴什么樣的帽子?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衣服和帽子。
二、分頭準備。
1、將幼兒分成三組,有幼兒自主選擇、參與制作。
2、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各組。
三、展示作品。
1、評選糕點屋標志的最佳設計方案。
2、幼兒展示自己制作的糕點和服飾。四、糕點屋開張了。
進行剪貼、繪畫、聽口令按指、彈豆、捻繩等,還可為幼兒提供廢舊物,讓幼兒自己尋找滿足需要的物品進行建構,訓練手的靈活與精確,發
展操作與創造力。在活動中,既培養幼兒分工合作,又讓幼兒體驗不同工種協作的樂趣。
美術教案 篇2
教材思路:
本課屬于“綜合·探索”領域的美術課。是第二冊的第一課,旨在放松學生的心情,讓學生感受藝術的魅力。下雪是自然現象,也是孩子們喜歡的自然景觀。這節課要求學生們回憶下雪的情景,表達感受,用繪畫材料描繪雪景。
雪中場景在孩子的眼中是生動有趣的。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不同角度來描繪,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在活躍的氣氛中作畫。
課 時:2課時
教學目標:
*回憶季節給自然界帶來得變化,感受冬天的情趣。
*練習表現自然特征和最生動、熱鬧的活動,培養熱愛生活和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將記憶中的形象組織成生動的畫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繪畫的創作能力。
教學難點:選擇最有趣的活動,人物活動畫的生動。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未完成的作業、彩粉筆、油畫棒或蠟筆、藍色水、板刷、水,一張8開白色演示紙、一張8開、深色演示紙、剪刀和白紙、膠水。
學生:各種彩筆。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欣賞及交流:
猜謎語導入:“叫花不是花,美麗人人夸,花開不結果,遇熱它就化。”
利用課件,欣賞雪花的圖片,了解雪花的外形的特點:六角菱以及雪的形成原因,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
1.說說冬天最有趣的活動。
。ü鋸R會看花燈、放煙花、打雪仗、堆雪人等)
冬天的景色是什麼樣?
(樹木光禿禿的,下雪)
欣賞雪景圖片六張,感受雪景帶給人的潔凈之美。
2.看書的彩圖感受冬天
冬天美麗的景色:冰、霜、雪掛、冰雕、冰糖葫蘆。
冬天的戶外活動:滑冰、逛廟會等。
●討論及反思
利用游戲的方式帶領學生感受雪的快樂。方法:用大白紙揉成球,使之成為雪球,帶領學生到教室外面學習滑雪和打雪仗,使學生真切的感受雪帶來的快樂。
1.提問:你對冬天的什么活動最感興趣?
大家互相談談,交流感受。
并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周圍學生的動作,為下節課的創作作準備。
2.演示:請同學在黑板上畫有關本次創作的人物動態骨式站、走、跑、投擲、蹲。
教師稍加修改,引發學生聯想:這些人物姿態像在干什么?
站:歡呼、捂耳朵、觀戰看熱鬧;
走:逛廟會、燈會、在雪上走;
跑:滑冰、追打;
蹲:團雪球、拍雪人;投:扔雪球。(教師出示部分參考圖片)
請同學在黑板上再將骨式人物畫成具象動態人物。讓學生隨意畫,啟發全體同學的形象思維。教師對學生的演示給予肯定。
3.構圖。(見附圖)
教師演示:
。1)定位、構圖。用鉛筆輕輕畫骨式動態人物,姿態多樣,有前后關系,使畫面充實,主題突出。
。2)畫具體形象,用鉛筆在人物骨式上畫出各部分的基本形。先畫前邊的人,再畫后面的人,處理好前后遮擋關系。
。3)勾線,用單色彩筆,將人物描畫得更細致、生動。教師巡視,及時表揚較好的畫面。
●嘗試與練習
1、學生作畫,自由選擇不同顏色的作業紙。
2、結束工作:讓學生擦掉鉛筆畫的骨式線,整理畫面,寫姓名;教師收作業,囑咐下節課帶齊彩筆。
第2課時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練習平涂染色技能,用顏色表現景物。
教學難點:色彩多樣,畫面有生活情趣。
教學過程:
●欣賞及交流:
1.欣賞:看書上的學生作業,美麗多變的雪花,小朋友穿著鮮艷、色彩多樣、厚實的衣服在看燈、打雪仗......用藍白對比效果,夸張地表現了雪花。
2.教師演示:
(1)用多樣的彩色粉筆給臨摹的人物形象平涂上色。
(2)表現雪花。
、儆锰焖{色、灰色或白色蠟筆、油畫棒在白色演示紙上畫大雪花。板刷蘸藍水色平涂,產生蠟水游移效果,顯示出白雪花。
、谟冒咨堈郫B成六等分,復習第一冊工藝《紙雪花》技法,剪出白雪花,用膠水粘貼在深色紙上,或用白色油畫棒在深色紙上畫白雪花、白雪點。一一學習用不同的方法表現背景。
(3)畫其它背景一一光禿禿的樹、房屋等。
●嘗試與練習
1.鼓勵學生應用多種色盡情地給人物染色。教師巡視鼓勵學生踏實、動腦筋靈活地選色配色,不要機械死板。使用深色作業紙的同學,油畫棒色彩用力染勻,方可鮮艷。用白色作業紙作畫,可用彩筆直接填畫光禿禿的樹干、房屋、天空、大地等背景。或者用淺色蠟筆、畫雪、冰,到老師那里平涂水色。用深色作業紙作畫,最好用淺色蠟筆、棒直接添畫冰、雪紋樣和其它背景。填畫和粘貼時,注意人物與背景的前后關系。
2、結束工作:請學生整理畫面,整理用具;教師收作業,囑咐下節課應帶的工具和材料。
教后記:
自然與人密切相關,許多自然現象通過感受、觀察、描繪顯得非常生動有趣。本課是以回憶雪作畫,,課前應讓學生收集相關的資料,教師適當補充某些知識點,營造一種輕松、活躍的氣氛。學生們通過欣賞回憶,可以拓展思維,從多層面、多角度表現他們心中的雪景。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節奏美和韻律美,培養視覺感受力和平面表現能力。
2、學習運用大小、疏密的變化來組合畫面的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簡單的相似形排列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畫面。
難點:形的位置安排恰當,組合自然,畫面美觀。
教學準備:教學用的圖畫 和卡片、節奏感強的樂曲等。
教學步驟:
學生活動:30分鐘。
一、 組織教學。
二、 教師釋題。
教師演示:一個基本形,逐漸增多類似的形狀,形成教案頻道 /jiaoan/一個畫面后,要學生談談看到一個形和多個形的畫面時的不同感覺。
將一個單位的形狀從相似形組合畫面的背景中分離出來,讓學生邊觀察體會邊談感受。
單獨的一個形給人單調孤立的感覺,多個相似的形反復排列,就構成了美觀豐富的群體圖案,畫面因此產生強烈的節奏感,就像由許多音符組成了一首動人的曲子一樣。(播放音樂) 讓學生眼觀畫面,耳聽音樂,利用文學上的“通感”來初步感受相似形組合的形式美。
三、基本形分析。
1、列舉基本形的來源:瓜果蔬菜、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器皿用具、其它隨意形。
2、畫時要抓住物體的特征進行概括,把它畫成簡練美觀的形象,教師以某物體為例,作繪畫示范,不要原原本本地照搬實物形象。
四、相似形的組合方法。
在畫紙上向不同方向反復畫出相似的形狀,畫滿紙面,一般不重疊,或只在有規律的部分重疊。相似形可以作平行排列,如教材左頁左圖,由多株相似的樹形平行排列成樹林群體圖。也可改變方向和角度排列,如教材左頁的群鵝圖,相似形的大小不一,錯落有致。
五、著色。
1、本課屬重復造型范圍,因此不宜用多種顏色,以免教案頻道 /jiaoan/產生雜亂的效果?捎2—3種顏色,顏色的選擇應有強烈的主觀性,只要好看,不一定遵循實際顏色。
2、底色和形的對比要鮮明。
六、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1、作業要求:
。1)相似形簡練、美觀,排列錯落有致。
。2)底色與形明暗對比強烈。
七、作業展評,課堂小結。
1、巡視指導作業時有意識地收集幾幅具有明顯的優點或缺點的作業,然后引導組織學生采用自評、互評、師評等方式評價作業,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審美能力。
2、課堂小結,布置下次美術課需準備的學具。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在冷兵器時代,盾牌是防御性武器,并了解盾牌在當今生活中的用途。
2、結合現有的資料和材料,從外形、圖案、色彩等方面進行設計和制作。
3、培養學生學會保護自己,從小樹立防范意識,建起心中的盾牌。
二、重點和難點:
1、重點:了解盾牌外形及圖案的特點并進行設計和創作。
2、難點:讓學生感受威武的含義并能做出讓敵人膽戰心驚的威武的盾牌。
三、教學準備:
彩色卡紙、蠟光紙、瓦楞紙、剪刀、雙面膠、彩色筆及大鍋蓋、雨傘等。
四、教學過程:
。ㄒ唬、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盾牌,問是什么?
2、教師左手握住盾牌,用力往前伸,讓學生配上聲音。
3、導出課題。
(二)、欣賞盾牌圖片
課件顯示盾牌圖片(8幅),著重介紹北約和平之盾,讓學生在視覺上初步接觸盾牌,并有簡單了解。
。ㄈ、探究式學習
1、你知道盾牌的用途嗎?
2、盾牌的外形有什么特點?你還能設計出哪些形狀?
A、左右對稱。
B、請四位同學上前設計盾牌形狀,其他同學在白紙上畫,比一比誰畫的又多又好。
3、盾牌的圖案設計有什么特點?給你怎樣的感受?
A、學生回答盾牌圖案設計的特點,并談感受。
B、你能例舉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威武的形象?
。ㄐ蕾p課件顯示生活中威武的形象:石獅子、鋪首、青銅器、面具。)
C、看了那么多威武的形象,你能選一選這幅圖片中的三個形象哪個最威武嗎?為什么?
D、你認為要顯得威武,關鍵是抓住哪個部位的變化?
E、你能不能上來做一下威武的樣子?
F、課件顯示兩只不同形象的老虎,問:哪只更適合做盾牌?
。ㄋ模┧囆g實踐
1、小組討論、分配每位同學的具體工作任務。
2、課件顯示作業要求:
A、制作是要做好盾牌的手握部分。
B、用動物頭的圖案來設計盾牌。
C、裝飾盾牌的色彩要對比強烈。
3、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ㄎ澹┰u價
1、展示學生作品。
2、做游戲。
。┱n的延伸
師:在古代,人們遇到危險時用盾牌來保護自己。那假如你以后遇到危險,將用什么來保護自己呢?
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通過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的辨別,學會用各種色彩、圖形表現對五種不同味道的感覺。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時學會如何去以不同的繪畫形式來體現“味道”。
3、 審美目標:朋友學生對色彩的敏銳感覺,初步掌握各種色彩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美、感受美。
4、 品德目標:培養學生、愛勞動、愛生活的優良品質。
5、 情感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
二、教學重點: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及愛生活、愛勞動的思想滲透。
三、教學難點:用不同的繪畫、制作等美術形式來表現“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帶給人們的感受。
四、學具準備:五味瓶、彩色紙、顏色、剪刀、膠水、糖、鹽、醋、辣椒、藥片、范圖、多彩泥……
五、教學媒體:KT展示板、實物投影儀、音樂……
六、設計思路: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它是美術課程中覆蓋面最寬,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設計本課時,我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靈活多變上,我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采用了實驗、游戲、分組活動等方法,從導入階段就開始注重培養學生對“五味”的語言和藝術表現能力;在能力培養方面,發展階段過程中我積極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常識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表現自己的所感、所見、所聞、所嘗、所想,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在評價整理階段,給學生作品予以肯定并進行小組互評,真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學習方法而達到促進其自主的主動學習的目的。
七、教學過程:
。ㄒ唬⿲腚A段
1、 教師活動:以做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聞”、“嘗”的方法來認識“酸、甜、苦、辣、咸”這五種味道。(出示放有糖、鹽、醋、辣椒、藥片的“五味瓶”)
1、 學生活動:體會并口頭描述“五味”帶給自己的感覺。如:吃到的、聞到的、看到的、身體神經感覺到的……
1、作用:以趣味性的實驗活動這種方式引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2、 教師活動:出示板書題圖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
2、學生活動:通過題圖初步明確色彩與感覺的關系。
2、作用:體會色彩給以我們的直覺反映和思維反映。
3、 教師活動:出示不同顏色的卡片,引導學生分組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戲的形式把對應“味道”的顏色找出來。
3、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以競爭的形式,對彩色卡片進行分析、討論。得出與味道對應的顏色是什么的答案。如:紅-辣、綠- 酸、白- 咸、黑- 苦、黃- 甜、褐色- 甜、紫- 甜、紫- 酸等不同的答案。
3、作用:培養學生大膽聯想,積極參與的態度。
。ǘ┌l展階段
1、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講述自己見過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同時出示實物和有關資料圖片。
1、學生活動: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說出“五味瓶”的用途。
1、 作用:豐富其感性認識,將認識想理性漫漫培養,幫助學生自主的去發現去總結。
2、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分組討論通過什么方法可以表現出“味道”。
2、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得到答案。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鹽是咸的;苦瓜、藥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畫表情;畫顏色;做各種各樣的瓶子。
2、作用: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想象,發揚民主,調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
3、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用不同形式來表達自己對“五味”的認識。
。ㄈ┰u價階段
1、 教師活動:出示KT展示板(有五種不同形狀的瓶子),指導把自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
1、學生活動:展示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2、 教師活動:做課中小結,引導學生欣賞相互評議、欣賞彼此的作品。
2、學生活動:積極表達并進行交流。
2、作用: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四)整理階段
1、 教師活動: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取長補短大膽改進自己的作品。
1、 學生活動:整理自己的作品,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
1、作用:養成良好學習行為習慣。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名稱:我們都是好朋友(出處:幼兒園繪畫)
活動目標:1、樂意與同伴交朋友,體驗與好朋友在一起時的快樂心情。
2、能利用圓形和橢圓形,自主進行粘貼,并添畫五官、身體。
活動準備:PPT:(PPT1-4) 1、繪畫作品欣賞4幅。2、圓的變化(圓、扁扁的橢圓、長長的橢圓。)3、圓和橢圓。4、范畫。
操作材料:人均一份大小、顏色相同的圓形、橢圓形紙片;人均一份繪畫紙、記號筆、固體膠、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欣賞繪畫作品,體驗與好朋友在一起時的快樂心情。出示
1、師:這里有幾個小朋友也把自己和好朋友的事情都畫出來了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教師出示PPT1,幼兒欣賞繪畫作品。他們在一起時心情怎么樣?他們在干什么呢
教師總結:我們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時很開心、很高興。
2、師:你們有和好朋友在一起快樂的事情嗎?是什么事情呢?你好朋友的臉上有什么樣的表情?他們心情如何?
教師總結:我們和好朋友在一起是很開心,很高興。
二、操作圓形和橢圓形,。
1、師:許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三個好朋友圖形寶寶,我們來看一看。
2、出示PPT2,教師演示。教師畫出圓形:“這是圓形”;拉寬圓形“這是扁扁的橢圓形”;拉長圓形“這是長長的橢圓形!
三、教師范畫,幼兒欣賞。
1、出示PPT3師:圓形和橢圓形這些好朋友可以變成我們的臉呢,我們來試一試吧。
2、出示PPT4,教師范畫。教師畫自己和好朋友:許老師的臉是長長的橢圓形,粘上一個長長的橢圓形的臉(PPT中間偏上靠左位置出現橢圓形)。接著畫上許老師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頭發、身體、胳膊、手、腿和腳。許老師的好朋友是圓形的臉,粘上一個圓形的臉(PPT中間偏上靠右位置出現圓形)。畫上好朋友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頭發、身體、胳膊、手、腿和腳。
3、教師:我和好朋友在跳繩呢(畫上繩子)。這就是我和好朋友在一起快樂的事啦。
四、教師示范粘貼方法,幼兒操作。
教師出示黑板(黑板上有和幼兒一樣的繪畫紙,黑板不要擋住PPT),示范粘貼方法。
1、師:先把我們自己的臉找到合適的位置粘上。(教師拿出一個橢圓形紙片抹上固體膠)把橢圓形的'臉抹上固體膠粘在繪畫紙中間靠上的位置,把好朋友的臉(圓形或者橢圓形)粘在自己臉的旁邊。接著用記號筆添畫上五官、四肢和記住要畫出和好朋友在一起快樂的事,然后用油畫棒給他們穿上好看的衣服,還可以在白處添畫歡的背景哦!
2、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五、交流分享活動,
1、黑板上展示繪畫作品,教師:快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畫得好朋友吧,(引導幼兒回到半圓坐好,欣賞自己和同伴的繪畫作品)誰來說一說你畫的是什么?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適當小結。)
教師總結:小朋友粘貼的、畫的都很棒,我發現大家都有自己的好朋友,
在一起玩游戲真開心,希望你們和好朋友永遠能開心、快樂哦。 現在和許老師到草場上我們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戲吧。ǚ耪遗笥训囊魳罚
美術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ū菊n分析)本課是小學六年級美術課程,屬于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以繪畫作為切入點,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逆向思維表現能力,本課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學生分析)本課內容非常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并具備一定繪畫基礎的二點,讓每個學生都充分施展自己的獨特才華,并讓學生逐步從單一的平面繪畫向有深度和透視效果的繪畫方法發展,為今后學習更為復雜的只是打下堅實基礎。
二、教學目標:
。ㄖR目標)了解繪畫中遠近距離感是怎樣產生的。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及思維能力。
。ㄇ楦心繕耍┡囵B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重 點)能夠運用繪畫的方法體現距離感。
。y 點)讓學生掌握逆向思維的方法。
三、材料準備:
學生:繪畫用紙
教師:數碼相機、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ㄒ唬⿲耄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在語文課上學的《兩小兒辯日》中,兩小兒辯的是什么?,他們倆分別的觀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引出課題《遠近的奧妙》--------------板書課題
。ū经h節教師把語文知識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進行靈活應用,使各學科的知識融合為一體,并通過提問的方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思維的同時引出課題)
。ǘ┰囈辉嚕
教師運用準備好的數碼相機,連續做試驗;首先,教師從學生中挑選出兩位個子一般高的同學,從一側照相,然后將圖片傳到大屏幕上,讓學生說出現象和感受?如:“同學們,你們看為什么一個變高了,一個變矮了?”。然后,教師再讓一個學生手拿杯子,教師變換遠近距離進行攝像,讓學生觀看圖片后,回答教師:“杯子為什么變大了?”、“是什么動了?”等問題。其次,教師手拿黑板擦與同學比大小后進行照相,觀看圖片后教師繼續提問:“黑板擦為什么和同學一樣大了?”,最后,教師再給一排同學照相,觀看圖片后,同學們發現越遠的同學越小、越遠的同學越模糊,越近的同學則相反!
。ū经h節主要是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連續做實驗,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用非常直觀的方式調動學生思維,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ㄈ┫胍幌耄
教師引導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總結出現象出現的原因,與此同時教師出示剛剛照的一系列圖片,讓每個小組的同學自由發表觀點和看法,然后,教師進行小結,理順遠近的關系如:“大家說的非常好!近的顯得大并且清晰,遠的顯得小并且模糊!”,并出示中的各類資料圖片加深學生對遠近關系的理解。
。ū经h節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剛學的知識進行梳理和總結,并利用多媒體加深學生對于遠近變化的認識,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述能力。)
。ㄋ模┊嬕划嫞
教師板書: 遠 = { 小、模糊 } 近 = { 大、清楚 }
教師進一步表明遠近與大小和清晰、模糊的關系,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想讓物品在畫面中顯得很遠,應該如何去畫呢?”并讓幾個學生到黑板上作畫,其他同學表述不同看法與意見,吸取更多理論知識,讓學生自己尋找逆向思維的方法并運用到實踐中去。然后,再讓全班同學分組畫一畫“一條伸向遠方的路”,在繪畫過程中,教師可以板書學生遇到的難題,然后由學生和教師一起解決。
。ū经h節主要是通過讓學生進行實踐,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做到自己要學,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原則,鍛煉學生互助合作能力。)
。ㄎ澹┚氁痪殻
教師布置課堂練習:“用山、樹、路三個景色元素組成一幅有遠近距離感的畫”,在學生作畫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單獨指導。
。ū经h節主要是讓學生把剛剛學到的知識和解決的難題,應用在實踐中,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印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評一評:
讓學生在小組中互評,選出優秀作品后,貼在黑板上進行展示。同學們自由表達;說出自己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喜歡?以及作者表述自己的構思和繪畫方法,教師再加以總評并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的要點等……。
(本環節主要是發揮評價機制的作用,把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總評相結合,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和總結,并對學生進行鼓勵,激發學生長期學習美術的興趣。)
最后,教師可用提問的方式實現對知識的拓展如:“你在生活中還能發現什么有趣的現象,下節課來給同學們說一說!”。
。ū经h節主要是通過教師提問的方式對知識進行拓展,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教學反思:
本節課能充分體現新課改中,“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找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互助合作能力以及想象力,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其信心從而解決重難點達到預定目標。本節課的不足在于教師雖然對遠近現象的逆向表現講解的非常透徹,但在學生作業時對于“山、樹、路”三個圖像元素的融合時出現了問題;(這三個元素雖然都有遠近距離感,但是由于學生沒有接觸到“地平線”和“消失點”的概念,所以畫面很不協調),教師沒有進行講解和校正是美中不足,如果教師能把這些未能學到的知識作為課后知識拓展,就更能體現新課改背景下現代美術教學的理念了。
美術教案 篇8
本課概述:
本課的內容是學習、賞析藝術作品中的動態美,并學習用各種藝術語言表現動態的美,用動作、動態表現情感。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制定的階段目標,教材選擇了“運動”這一與生活緊密相關的課題,通過本課的學習旨在讓學生探索美術的表現語言、表現手法。
教材通過展示優秀的繪畫、雕塑作品,引導學生探索表現運動的方法、角度,讓學生對美術的表現形式有一定的認識。
教材選用不同表現手法、不同表現形式的圖片,盡可能地多給學生一點信息。教師可把教材設計歸納為兩個大的部分,即具象表現與抽象表現。通過具象作品賞析,讓學生了解運動特點、本質;通過抽象作品賞析,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動態美,并能用各種表現方法,如繪畫、雕塑來表現運動、動態美。
評價建議主要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提供一個讓學生對自己學習情況進行檢驗的方法。
本課教案設計中更注重過程性評價,這樣可使整個教學過程更為緊湊。
資料庫中選用了一些活動雕塑,以擴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語言。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運動的特點、本質。
▲讓學生對藝術與科學的關系有一定的思考,培養學生語言、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讓學生學習、感受、發現生活中的動態美,用藝術語言表述動態美,用運動的形態表達情感。
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過程由認識運動特點到具象表現,再到抽象表現。為了使學生對怎樣表現運動有一個整體認識,本課教案設計為一個課時完成,評價形式主要采用過程性評價方式,整個過程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通過賞析傳統的具象的作品,使學生認識運動的形態特點,初步了解美術作品表現運動的方法、角度、表現形式,并初步體會用動態表達情感;第二部分通過賞析現代派的抽象作品,使學生了解美術的另外表現形式,擴大學生視野,激發學生表現沖動與創造力,從而能完成對動態美的創造。本課作業形式多樣,可表演,可運用繪畫、雕塑、剪紙等造形手段表現。本課的整個教學過程,特意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使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得輕松愉快,充分激發他們的興趣與創造力。
教學重點:學習、感受藝術中的動態美。
教學難點:用各種藝術語言表現人物動態,并能表達一定情感。
學具:繪畫用具、剪刀、紙、塑泥、鐵絲、易拉罐、泡沫等可塑材料。
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2分鐘)
播放音樂《金蛇狂舞》
師問:你們能說出這首樂曲的名字嗎?(生:《金蛇狂舞》,可讓一學生用手表演蛇舞)
師問:聽了這首音樂之后你有何感受?(生討論回答:強烈的節奏感與動感)
師小結:科學家們說,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事物,都處在不斷運動和變化之中的,藝術家也喜歡表現動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運動》這一課吧!(板書課題《運動》)
二、賞析傳統藝術作品的動態美,體會用動作表達情感
1.賞析傳統藝術作品的動態美。(5分鐘)
師問:你們能證明一下,為什么說這個世界是不斷運動變化的呢?(學生回答略)
師小結:現在老師想用藝術作品中的優美動態來證明這個觀點。
幻燈片展示美術家的作品①擲鐵餅者;②舞臺上的舞女;③倒牛奶的女仆;④狩獵·敦煌壁畫;⑤荷拉斯兄弟的宣誓;⑥印度婆羅多舞;⑦反抗。
2.認識運動特點、體味動態美,用動作表現情感。(10分鐘)
師問:《反抗》中的夕3女的動作表現了她怎樣的心情?(生:憤怒)
師小結:人們在生活中往往用各種動作來表現自己的情感。比如足球運動員在進球后往往會興奮地現場作秀,你能模仿一下運動員進球的現場作秀的動作嗎?
可以請一個愛好體育的男生與老師合作表演。
師:這些都是模仿,你能創造一個動作表達“我健康,我很棒”嗎?學生表演動作,并保持姿式,其余學生畫出這個動態。
展評作業,教師出示人體運動示意圖,并簡單講解如何概括人物動態。
三、賞析現代派美術作品,學習表現人物動態另外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6分鐘)
1.賞析現代派表現人物動態的作品。
師:我們再來欣賞幾幅表現人物動態的作品,看看現代派藝術家是如何表現人物動態的。
幻燈片展示作品:①風(雕塑);②懷抱(雕塑);③格爾尼卡;④塊狀組合人體;⑤吶喊(蒙克);⑥舞(馬蒂斯作品);⑦下臺階的女人(杜桑);⑧舞蹈;⑨奔跑(學生作品);⑩生日(夏加爾)。
問:這組作品與上組作品相比較有何不同?
生答:這組作品都比較抽象。
師小結:這組作品人物不再完全用寫實的手法表現,但他們都比寫實作品有時顯得更生動有趣,而且更便于夸張地表達作者的情感,如《生日》,你認為這個動態表達人怎樣的心情呢?(答略)
2.請一個擅長舞蹈的女生設計表演幾個舞蹈動作,表現“我快樂,我自由”。
四、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作業要求:
1.以“我很棒,我健康”或“我快樂,我自由”為題,用美術語言表現人體動態;另,也可自擬題目表現人物動態。
2.方法可以是寫實的,也可以是現代派變形、夸張的,要求動態生動有趣。
3.所采用的美術語言不限,繪畫、雕塑、剪紙均可。
五、小結
1.展評學生作業。
2.結束語:
今天我們深入動感世界,感受、體味并創造了動態的美,最后,讓我們一起在運動中來結束這堂課,再次享受運動的快樂吧!
放音樂,跳兔子舞,結束。
六、教學建議
本課也可分為三個部分,用三個課時完成,第一部分為傳統作品賞析,學習人物運動規律,并體味用動作表達情感;第二部分為現代作品學習,學習用多種方法、形式表現動態美,力求生動,激發學生創造力;第三部分為教學評價,可采取辦學生作品展覽形式,讓學生自己評說。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的教案02-28
美術的節奏小學美術教案07-10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3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9-05
美術教案-小手帕 小學美術教案06-13
實用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簡單教案10-09
美術《星空》教案11-25
《下雨了》美術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