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八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大膽運用多種材料制作和裝飾面具。
2.體驗制作的樂趣。
3.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松緊帶、卡紙、水彩筆。透明膠、剪刀、等。
經驗準備:
對“對稱”有初步的了解。
活動重難點:
運用“左右對稱”進行裝飾。
運用各種裝飾材料進行制作。
活動過程:
一、產生制作興趣,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面具名稱,顏色,表情等。引導
——欣賞教師制作的成品面具。這像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觀察教師為面具添畫夸張的五官和有趣的表情。
——你想擁有這樣一個屬于自己的面具嗎?
二、觀看錄象,激發幼兒制作面具的欲望。
通過看錄象,讓幼兒了解許多民族部落在節日時會戴上各種各樣、自己親手制作的面具來慶祝,重點讓幼兒進一步觀察各種面具的不同特點。
三、幼兒制作、裝飾面具
教師提供多種材料供幼兒自由選擇制作,鼓勵其大膽運用和創作,協助幼兒完成作品。
四、面具展示表演
在音樂的陪襯下,幼兒戴上各種各樣自己制作的面具進行表演,體驗其成功的喜悅。
作品賞評。
1、向同伴介紹自己的'面具。(用了哪些裝飾材料?什么地方用了對稱的方法?)
2、小結
我們用對稱的方法,還有使用各種材料,就能把面具裝飾的特別漂亮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欣賞。
區域活動
《四大發明》 經驗;了解祖國的四大發明是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知道四大發明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指導:
1.請幼兒自己閱讀幼兒用書。
2.討論科技與生活的關系。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而綱要中提出“要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現對稱的規律,并能按這些規律進行裝飾”,因此我把“運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作為了活動的核心。活動之前,我就已經帶領幼兒觀察過生活中的一些對稱的物品,孩子們對對稱有初步的了解,因此活動時幼兒基本都能運用對稱的方法來進行裝飾。在材料的提供方面,我考慮的還不夠細致,由于提供的面具是用包裝盒剪成的,上面的一層薄膜增加了粘貼的難度,但從幼兒的表現來看,他們還是能夠想出各種辦法的,從后來幼兒完成的作品來看,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基本上能夠運用對稱的方法以及使用多種材料進行裝飾,完成了教學活動的目標。如果在最后講評時能夠把幼兒們想出來的各種粘貼方法在集體面前推廣,并表揚他們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的做法,那么對于幼兒的長遠發展將會起到更大的幫助。
小百科:面具,指遮蓋全部或部分臉并有眼睛開孔的覆蓋物,通常作為舞會、狂歡節或類似的節日、戲劇等的偽裝 起遮擋保護作用的外罩。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1.能自由設計畫面,創作出有生活情景的小魚活動畫。2.運用點、線、形來裝飾魚和表現魚不同的外形特征。3.對幼兒從小進行環保教育,進行人與自然的和諧教育,懂得保護環境,愛護小動物。4.培養想象力,體驗快樂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學習用點、線、形來裝飾魚;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作。
活動準備:刮畫紙;刮畫筆;課件
活動過程:小朋友們好,在美麗的大海里,生活著許多快樂的魚寶寶,他們和魚媽媽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戲玩耍,一會兒在珊瑚里捉迷藏,一會兒在比賽游戲,一會兒又湊在一起說著悄悄話,可幸福了。接下來呀,老師要給小朋友們看《海底世界》里面的小魚,小朋友們可要看仔細了,待會兒老師要提問小朋友們最喜歡哪只魚,它是什么樣子的?(老師播放視頻)看好了,現在老師要要請一位小朋友說說看他最喜歡哪只魚(老師出示圖片),老師喜歡舉手回答的小朋友,好,你來說你最喜歡哪只魚?為什么呀?(提示小朋友它是什么形狀的,身上的花紋是什么樣子的)老師再請一位小朋友說說看他最喜歡哪只魚...那大海里除了小魚還有什么呢?(小草,珊瑚,海星...),小朋友們真能干(教師出示圖片),小草呢我們叫它海草,他像不像我們森林里的小草呀(像),這個呢是珊瑚,就像樹枝一樣對不對(對),那這個呢,這個我們叫它海星,就好像天上的星星一樣,但是呀,他們都生活在大海里,和小魚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一起。可是突然有一天,海洋里的`魚都消失了,只剩下魚媽媽和漂浮著的塑料袋,飲料瓶,為什么會這樣呢?(請幼兒說一說,我們應該怎樣做,向幼兒進行環保知識教育。)那我們一起來幫助魚媽媽找回她的孩子好嗎?(好)(老師示范各種魚的畫法,老師示范好后提問小朋友)老師畫的魚是什么形狀的呀,用什么樣
的線條裝飾的呢?(小朋友回答)接下來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幫助魚媽媽找到更多的魚寶寶呢(想),那小朋友先想
一想自己要畫什么樣子的魚寶寶,可以看看老師畫的魚寶寶,還有白板上的魚寶寶都用什么線條來裝飾的。
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結束總結:今天,小朋友們幫助魚媽媽找回了魚寶寶,并且魚寶寶身上的花紋都非常漂亮,大海也變得干凈漂亮起來了,魚媽媽說謝謝小朋友,現在老師來當魚媽媽,小朋友來當魚寶寶,我們一起游到小水池邊洗手吧。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秋風起來啦,樹葉像彩蝶翩翩起舞。好奇的孩子們在樹底下忙得不亦樂乎。這樣情景當然不能錯過引導孩子用樹葉來拓印的大好時機。
《樹葉拓印》這節課是通過讓小朋友把自己的收集的樹葉拓印下來,然后引導他們用蠟筆進行添畫成樹葉娃娃,創作出一幅幅富有創意的作品來。在課堂中我至使至終起著引導的作用,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尊重幼兒的個性,培養幼兒對生活美、環境美的審美意識。
案例:
一、談話導入主題
教師:小朋友,昨天老師請你們帶來了各種形狀的樹葉,你們知道帶來做什么嗎?今天,我們要用樹葉在紙上印出好看的花布給娃娃做秋季的衣服,那你想做一件什么樣的花布衣服呢?
(鄭琴說:“我想給她做一件紅顏色的衣服。”逸超說:“我想給她做一件綠顏色的衣服。”林倩說:“我想給她做一件彩色的衣服,很漂亮的。”)
小朋友對色彩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平時也喜歡玩色游戲,會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來進行制作。
二、介紹制作方法
1、先選好樹葉,可以用一種或者兩種
2、然后把樹葉用膠水貼在紙上做底版。
3、再用排筆蘸取顏料均勻地涂在樹葉上,進行拓印在黑紙上。
(在我示范的時候,有幼兒在下面輕輕議論,胡俊涵說:“我看見老師把膠水涂在樹葉的反面的。”林慧欽說:“我也看見了,這樣貼肯定貼的牢。”)
看來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已經掌握了捏貼的技巧和方法。
三、幼兒操作
1、幼兒分小組進行版畫游戲
2、在幼兒練習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手上臟了及時擦干凈,鼓勵幼兒發揮獨創性設計出新穎的花布。
3、把印好的花布用蠟筆進行裝飾成各種各樣的樹葉娃娃。
小朋友們通過自己的想象,把樹葉裝飾的很漂亮,而且裝飾的樹葉娃娃都有各種各樣的姿態,很有特色。
四、展示評價作品
1、作品展覽,介紹自己的作品
2、讓幼兒評選出最有創意的樹葉娃娃,并說出理由。
(鄭琴說:“我覺得慧欽的樹葉娃娃最好看,因為她跳舞的動作很美。”逸超說:“我覺得徐彬的樹葉娃娃最好看,因為她裝飾的很仔細。”)
從幼兒的評價中可以看出他們有一定的經驗了,知道從作品的構圖、色彩的運用等方面來進行評價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們的參與性都是很強的,掌握了一定的捏貼技巧,在添畫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各種形態的樹葉娃娃,而且能觀察到老師示范要點同時學會運用以往經驗從作品的構圖色彩來評價,但是只局限幼兒創作樹葉娃娃這一點好像限制了幼兒。該讓幼兒談談還可以創作成一幅什么作品,那將會創作出更多富有創意的畫來。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使用顏色,在富有創意的活動中統整肢體動作、視覺空間及美感智能,體驗玩色的快樂。
2、能發現顏色的變化,體驗圖形與速度、方向的關系,感受移動性、有速度感的圖樣之美。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原色軟管顏料(或自制)每組兩套;
2、白色墊板、8開鉛畫紙人手一份;
3、律動音樂一段;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肢體動感。
1、今天,色彩王國的顏色寶寶們請我們小朋友去做客,我們聽著音樂出發吧!
2、教師帶領幼兒律動進行肢體動作練習:迎接吹喇叭—練習手擠的動作;打招呼—練習單手左右移動;玩玩具:摩天輪——單手或雙手轉動;蕩蕩船——單手左右移動等。
二、顏色造型。
1、感知材料:瓶子里的顏色寶寶看到我們玩得這么高興也想出來玩了,看看有些什么顏色?
2、演示玩法:
他們想到這個墊板上來玩,那它們會在墊板上怎么玩呢?誰來試試?
請個別幼兒演示把顏料擠到墊板上。
3、教師示范講解:點:一跳一跳;線:直線走、跳扭扭舞、圓圈舞、餅干等等。并把這些方法演示成一個圖案。
4、交代要求:你們想玩嗎?你能用這些顏色變成什么呢?玩的時候要注意,每個顏色寶寶都要玩,遇到別的顏色寶寶要繞開走。
5、幼兒操作。
6、交流:你把顏色寶寶變成了什么?
三、顏色變奏。
1、演示玩色方法:你們把顏色寶寶變成了這么多漂亮的'東西,顏色寶寶真高興!他們想跟我們捉迷藏了,看,躲到了大棉被下面,你可以輕輕的拍一拍、摸一摸,還可以帶它們玩一下摩天輪、蕩蕩船,然后掀起大棉被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2、幼兒操作,教師重點引導幼兒發現、感受不同移動方向、不同速度帶來的紋理,以及三原色兩兩相加而出現的顏色變化。
3、交流:
(1)先完成的幼兒自由交流,可跟同伴,也可跟教師;
(2)變完魔術了嗎?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玩的?發現了什么?(主要從移動方向和顏色變化方面進行)
【活動結束】
顏色寶寶好玩嗎?除了這些顏色,色彩王國還有許多顏色呢,你猜猜還有誰?對呀,這些顏色呀也非常好玩,還藏著許多秘密呢,下次老師再帶你們來色彩王國玩好嗎?
中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毛筆中鋒和側鋒運筆方法,培養正確的握筆和作畫姿勢。
2.能根據自己意愿添畫有關景物,并鼓勵幼兒大膽下筆。
3.感受濃墨和淡墨的表達效果。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水墨作畫經驗。
2.宣紙、毛筆、棉簽、顏料、墨汁、吸水布、調色盤、筆架、音樂《荷塘月色》、小魚視頻。
活動過程
一、《荷塘月色》音樂響起,教師與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感受
師:“小朋友,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跳起來吧,把小手、小腳、小屁股都扭起來。”
師:“小朋友扭得真好看,小毛筆看見了,也想來扭一扭,你們看。”(教師手握毛筆扭起來。)它一會兒把身體挺直了,一會兒又把腦袋低下去,換個地方,再來扭一扭。(教師邊說邊示范。) “小毛筆邀請我們一起來抹出一個淡墨的圈,畫一些濃墨的線條,你們愿意嗎?”
幼兒操作,提醒幼兒蘸墨不宜太多,加水變淡后可在小紙上試濃淡。
二、按照示范,幼兒“扭動”毛筆后,用濃淡墨畫出荷葉,引出主題
1.師:“你們仔細看,這些彎彎的荷葉在風中他們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引來了一群可愛的小家伙。小魚快樂地在河里游來游去,你聽,它們唱起了歌,還做起了游戲。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看看小魚在水中是怎樣游的?”
2.師:“荷葉下面還藏著一群游來游去的小魚,他們是什么樣子的,怎么游泳的?”(請幼兒說一說。)
3.師:“現在,讓我們用棉簽把小魚請到小河里做游戲吧!”
三、教師示范講解
1.用棉簽蘸紅色國畫顏料在紙上輕輕地按一筆,作為小魚身體。(注意用筆時由重到輕。)
2.用棉簽蘸濃墨在頭部點上兩只眼睛。
3.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用細毛筆在水中添加水草、氣泡和花朵等來豐富畫面的美感。
提示:提醒幼兒蘸濃墨時筆中的水分不能過多,若太多可先在吸水布上輕按再畫,注意魚兒的姿態。
四、幼兒作品互相欣賞評價
教師將幼兒完成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幼兒互相評價,教師依據幼兒回答做出指導和解釋。
五、輕松結束
教師播放歡快的音樂,幼兒隨著音樂學魚兒游動的樣子輕松結束本課。
中班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對操作活動感興趣,并在操作中體驗快樂,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2、知道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會變色,對科學活動產生探索欲望。
教學準備:
1、視屏儀,紅、黃、藍色寶寶各兩個,“小花貓”一個,“白色老爺爺”一個,教學背景圖三幅。
2、紅、黃、藍顏料若干瓶,空杯子若干。
3、棉簽,操作圖若干張,抹布,紅、黃、藍透明膠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利用視屏儀,教師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教師邊講述邊提問:
1、紅寶寶和藍寶寶怎么不見了?
2、猜猜發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3、最后是誰幫助了傷心的小貓?老爺爺怎么說的?
二、操作活動“變變變”
1、教師:剛才白色老爺爺說顏色寶寶有時在一起會變色,你們誰想來試試?
2、個別幼兒操作示范,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操作習慣。
3、教師交代分組操作要求。
4、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①幼兒自由選擇顏色操作,教師觀察、尋找有討論式集體實驗價值的機會。
②引導幼兒比較發現兩種顏色的多與少會配出深淺不同的顏色。
5、展示“操作圖”,師幼一起。
①圖上都是什么顏色?是怎么變出這三種顏色的?
②圖上的顏色為什么不同呢?
③師幼共同。
三、延伸活動
每個幼兒一張透明膠片,看幼兒去觀察彩色的世界。
附:科學童話故事—《會變的顏色寶寶》
顏色王國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那兒有許多可愛的顏色寶寶。小花貓非常想去參觀。這事被顏色王國中的.紅寶寶、黃寶寶、藍寶寶知道了,便主動邀請小花貓來做客。
瞧!顏色寶寶們正帶著小花貓參觀呢。他們首先來到了一片桔園,那滿樹的桔子黃橙橙、沉甸甸,引得小花貓直流口水。看著小花貓的樣子,顏色寶寶們忍不住笑了,一個紅寶寶和一個黃寶寶笑得抱在了一起。小花貓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當它抬起頭時,忽然少了一個紅寶寶和黃寶寶,眼前多了一個和桔子一樣顏色的寶寶,它呆住了。
“咦?紅寶寶和黃寶寶怎么少了呢?這個顏色寶寶又是誰?”
“小花貓,你在發什么呆呀?快走!”小花貓被大伙兒催著離開了桔園,可它還忍不住回頭看了幾眼,它實在不相信剛才發生的一切。
它們又來到了葡萄園,又大又紫的葡萄一串串地掛在藤上,隨風輕輕地擺動,好像在說:“歡迎!歡迎!”小花貓高興地笑了。
藍寶寶說:“小花貓,我去摘串葡萄給你嘗嘗。”
“藍寶寶,我你。”紅寶寶也跟著跑了過去,抱起了藍寶寶。
奇怪的事又發生了——紅寶寶和藍寶寶漸漸地也不見了,慢慢地變成了另一種顏色寶寶在摘葡萄。小花貓著急地說:“我不吃葡萄了!我不吃葡萄了!”可是,紅寶寶和藍寶寶還是不見了。
小花貓見自己的好朋友越來越少,心里很難過。剩下的黃寶寶和藍寶寶連忙勸說:“小花貓,別難過!我們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變成其它顏色的寶寶這是很正常的呀!走,我們到草地上去玩。”說完,拉著小花貓就往草地一直跑去。
它們在柔軟的草地上高興地打著滾兒,黃寶寶說:“哎,我們來玩捉迷藏吧!”
“好!”
小花貓首先閉起了眼睛。當它睜開眼睛時,顏色寶寶一個都不見了,地上的小草更綠了。小花貓忍不住大聲地哭了起來,“顏色寶寶,你們都在哪兒啊?”這時,走來了一位白色老爺爺,“小花貓,你為什么哭呀?”小花貓就把剛才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說了一遍。老爺爺哈哈地大笑起來,“孩子,別再哭了。我們顏色王國里的任何顏色寶寶都是會變的,只要它們和在一起,有時就會發生顏色變化。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五顏六色,更加美麗可愛了!”小花貓想了想,笑著說:“現在我知道它們在一起會變成什么顏色了!”
親愛的小朋友,你們知道嗎?
中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布團拓印和畫手形輪廓的方法作畫。
2.嘗試用紅、黃、綠相間的色彩,表現出秋天樹林色彩的變化。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用秋天樹林的景色圖片布置風景圖《秋天的樹林》。
2.各種繪畫材料:花布包裹的海綿,紅黃綠三色顏料、色盤、圖畫紙、彩筆、范畫。
3.背景音樂《秋日私語》。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玩“變手型”的游戲,引發活動興趣。
教師和幼兒一起說兒歌“咕嚕咕嚕錘,咕嚕咕嚕叉,咕嚕咕嚕變個小白兔”,玩手型變換游戲,鼓勵幼兒想象、變化多種手型造型。
2.播放背景音樂《秋日私語》,帶領幼兒欣賞《秋天的樹林》風景圖片,說說秋天的樹林美在什么地方。
小結:
秋天的樹葉有紅色的、黃色的,秋天的樹林也是彩色的。在樹林里,有的樹木大,有的樹木小,各不相同。秋天的樹林,是美麗的。
3.學習用布團拓印、畫手型輪廓的方法表現秋天的樹林。
(1)引導幼兒欣賞范畫,討論樹干的外形結構及表現方法。
引導幼兒討論:
樹干的`形狀像什么?大小一樣嗎?是怎樣畫出來的?知道用手型輪廓能表現樹干的高矮不同。
請幼兒兩兩互動,比比手型大小和手指的長短,并將一只手放在桌面,手指張開,用另一只手食指描畫手形輪廓,鼓勵幼兒用兩個或三個手指進行造型的創意。
(2)出示布團和顏料,介紹用布團拓印的方法,請一名幼兒嘗試參與:教師手拿布團的尾部,將布團頂部平放入色盤內蘸取適量顏料,再用蘸有顏料的部位在樹干周圍輕輕按壓;請參與的幼兒用另外兩個布團分別蘸取自己喜歡的紅、黃、綠三色進行拓印,表現樹木的多種色彩。根據幼兒拓印時出現的問題,引導全體幼兒說所自己想到的解決方法。
(3)播放背景《秋日私語》,幼兒在音樂背景中進行創意拓印。教師重點觀察、知道幼兒蘸色、拓印的動作,提醒幼兒把蘸過顏色的布團放在適當的位置,保持畫面及自身的整潔。
4.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評價。
5.帶領幼兒收拾活動材料,整理歸位。
活動延伸
用幼兒的作品在美工區或主題墻布置”秋天的樹林:墻面板塊,豐富班級環境,引導幼兒欣賞、發現作品中的美。
中班美術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爸爸胡子的樣子,能用語言進行簡單描述。
2、引導幼兒嘗試用畫短線或者點的方式進行簡單描述。
3、讓幼兒感受體驗畫胡子的樂趣,增進爸爸的感情。
二、活動準備
1、絲巾、鏡子、牙刷若干
2、幼兒每人自帶一張爸爸的照片
3、畫有爸爸面部形象的圖畫紙每人一張
4、水彩筆、蠟筆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絲巾、鏡子和牙刷,請幼兒分別感受并分享觸感。
(1)他們碰到臉上的感覺是一樣的嗎?
(2)哪一個碰到臉上會有些刺痛、有些癢?
(3)爸爸媽媽親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2、請幼兒出示自帶的爸爸的照片,并介紹自己爸爸的樣子。
(1)你的爸爸長什么樣子?他有胡子嗎?他的胡子是什么樣的呢?
(2)爸爸的胡子是黑色的,短短的,有點硬,還有點刺,他長在爸爸的嘴巴周圍。
3、教師講解畫法,引導幼兒根據照片中自己爸爸胡子的特點逐步添畫爸爸的胡子。
(1)請幼兒找到黑色的彩筆或者蠟筆。
(2)教師引導幼兒在爸爸面部形象的嘴巴周圍畫出一條條短線或點。
(3)請你看看照片中爸爸的胡子是長的`還是短的?是粗的還是細的?如果很短,可以用很多小點來表示,如果很長就用短線來表示。
(4)你覺得爸爸的胡子像什么?
4、教師鼓勵個別幼兒在集體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紹自己爸爸胡子的樣子。
四、活動延伸
教師在作品上寫幼兒的名字,請幼兒離園時把作品帶回家,送給自己的爸爸。
五、資料庫
爸爸的胡子
爸爸一臉大胡子,
好像一把毛刷子。
刷子老想刷我臉,
我偏不讓它來刷。
刷的我呀咯咯笑,
我愛爸爸大胡子。
六、活動總結
爸爸的胡子是黑色的,短短的,有點硬,還有點刺,他長在爸爸的嘴巴周圍。在活動前教師告知幼兒的爸爸準備一張能清晰呈現自己胡子的照片,并讓幼兒提前在家中觀察、觸摸爸爸的胡子,這樣既能獲得更為直觀的感受,也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中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12-18
中班美術教案03-08
中班美術的教案11-10
美術中班教案11-18
中班美術教案06-11
中班美術教案臉教案03-17
中班美術教案秋天教案03-16
中班美術教案菠蘿教案03-17
中班美術教案蒲公英教案04-15
中班美術教案蘑菇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