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燕子》教學隨筆
隨筆,顧名思義:隨筆一記,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有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樣,寫作者慣常用各種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是言禁未開之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隨筆作為一種文學樣式,是由法國散文家蒙田所創的。下面是小編收集的《燕子》教學隨筆,歡迎大家參考。
《燕子》教學隨筆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趕集一詞離學生的生活比較遙遠,就算知道趕集的意思,但要結合它體會春天的爛漫無比,對學生而言是難點。于是,我借助多媒體展開教學,收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師:趕集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過去的人們約定在某一天一起上街買東西或賣東西。
師:請同學們看錄象,看看趕集究竟是怎么回事?
師: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1:趕集這天,大街上的人非常多,非常熱鬧。
生2:趕集這天,大街上人山人海,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
師:文中說誰來趕集了?為什么這么說?請同學們再看錄象。
生1:趕集這天,大街上的人非常多,非常熱鬧。春天來了,青草、綠芽、各色鮮艷的花也是非常茂盛的,把春天打扮的爛漫無比。
生2:春天里的花草樹木都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力,使春天顯得熱熱鬧鬧的,就像趕集時的歡樂熱鬧的大街。
生3:還有,人們趕集是陸陸續續趕來的,而春天里的`花草也是陸陸續續發芽、開花的。
師:請同學們再讀第二自然段,看看還有誰也來趕集了?
生(略)
師:這么多美麗的事物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把春天裝扮得光彩奪目、生機勃勃!
師:你能用你知道的詩句來描繪這趕集似的春景嗎?
生1: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生2: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生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生4: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師:春天是美好的,她帶給我們無窮的詩情畫意,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這如詩如畫的春天。
這是我在上《燕子》一課時的片段,感覺學生對趕集一詞體會較深,朗讀也較投入,學生學習興致教濃厚。如果從綜合性學習的角度看,這是課文與學生積累古詩、運用古詩的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