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教學隨筆
品德與社會是綜合性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你都有什么感想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教學隨筆,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品社教學隨筆一
我現在教的是遼海出版社教材《品德與社會》。通過教學以及參加聽課和評課一系列活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而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特別是實行“六環三步”教學模式以后,這種一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搞社會調查,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下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這是新課程對我們的要求。
首先,讓學生提出問題,這樣學有目標,思路清晰,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選有價值的問題進行研究,可以自行解決,進行個體匯報,也可以合作討論進行解決問題,還可以參照自己收集的材料進行評析解決問題。如果學生實在不能自己解決,教師要進行點撥,幫助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概括,講一講自己的所得、收獲。此后,可以聯系實際生活進行剖析,情感進一步升華,最后鼓勵學生想要探究的`問題。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指導者或參與者,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為引導者,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
在實施“六環三步”教學模式中,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后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從班集體的小事入手,緊緊抓住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
《品德與社會》作為綜合性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于社會生活中,認識、了解社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優秀的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了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我在教學實踐中,深深地體會到鼓勵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是一條好的途徑。在實施“六環三步”教學模式中運用,游刃有余。但有時我還是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沒有多渠道收集資料、信息。課堂上貼近學生不夠。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教學有法不定法,多研究教法、學法,更好地實施“六環三步”教學模式。
品社教學隨筆二
《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于社會生活中,讓學生學會認識社會,正確了解社會,同時還得養成良好習慣品質,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情感,更是要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正確了解祖國,通過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實踐等活動,不斷修煉自己,教會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本書內容大多取自生活,都是些尋常事,且恰恰符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生活實際,而孩子的思想很單純,在同伴之間要進行社交。如何才能最有效地交到更多的朋友呢?但是在交友的同時,應要分辨清楚什么是好人?隨著社會的發展,外面的世界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像我校的孩子,他們還小,不怎么懂事,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正處于摸棱兩可的階段。若在昏沉的引誘下,會導致學生不愛學習,不僅自己不學,還會影響他人,甚至逃學,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有正確地引導,關鍵是老師要起帶頭作用,做好學生的引導者,指路人。如何把學生從坑里拉出來,重新振作精神,揚眉吐氣。培養堅持不懈的精神。但不是叫你孤軍奮戰。因而在遇到困難或壞人的時候,及時尋找朋友或老師來幫助,齊心協力,互相合作,堅持到底把困難解決好。
對于這些浮于表面的現象,大多能感知到,可有些卻不知不覺地隱藏在知識的背后,雖然學生的知識豐富,頭腦中或多或少保持清醒狀態,但迷信活動依然存在,比如看風水,算命,看手相等。不過像我們有點知識頭腦的人一般不會輕易相信。可現在出現更為高級的,比如電腦算命。偶而個別學生還很重視星座。這時老師要指導學生不要踏出科學之門,用科學來揭穿這些迷信活動的真面目,不僅自己學會了,還要回家后如何跟親朋好友談科學知識來拯救那些精神迷惘的人。
在這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打架斗毆已成家常便飯,要讓學生分清黑白是非,任何一種小小的行為就是屬于欺負行為,嚴重的會導致犯罪。且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講哥們義氣,動不動一大幫人打一架,老師要引導如何處理這樁小事。首先正面面對錯誤,其次,承認錯誤,最后道歉。別小看,就因學生平時不注意才會最終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場面。
【品社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品秋的隨筆07-03
《觀潮》教學隨筆11-14
《鄉下孩子》教學隨筆01-10
番茄太陽教學隨筆09-26
初中思品教學計劃04-26
《品德與社會》教學隨筆07-14
教師教學反思隨筆論文07-30
小班幼兒游戲活動教學隨筆10-08
小學教師的教學隨筆06-30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隨筆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