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咱們村的年輕人辦村晚的隨筆
趕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之前,遼寧省朝陽縣北四家子鄉謝杖子村“村級聯歡晚會”搶先拉開了帷幕。男主持人頭戴央視名主持人趙忠祥的面具,女主持人則戴上了倪萍的面具,攥緊話筒,亮開大嗓門:“大家好,我是趙忠祥!”“我是倪萍……”
臺下笑作一團。以“新農村,迎奧運”為主題的謝杖子“村晚”就這樣開場了。
“名導”陳貴波
“名導”陳貴波看到開場創意“笑”果不錯,終于松了一口氣。
陳貴波今年才28歲,但在當地,無論年齡輩分,人們都叫他“陳導”。陳貴波也確實擔當得起這個稱呼,他不但導過電視劇,而且算這次已經操辦了4屆“春節聯歡晚會”。
陳貴波從小喜歡熱鬧,愛唱愛跳。他沒有外出打工,但外出打過工見過世面的馮志飛、劉陽、王德豐等人都是他的好哥們兒,過節回家時,他們總會嘮嘮自己在外面的見聞。馮志飛說,咱們農村跟城里相比,簡直是天上和地下,城里有棋 牌室、臺球室、卡拉ok廳、保齡球館、歌舞廳、健身房……太多好玩的地方了。可咱農村卻啥也沒有,我們只有“大秧歌”!
7年前,陳貴波當起了秧歌隊的“一把手”。幾年下來,大秧歌越扭越歡,越來越受村民喜愛。他又萌生了新的想法,不但要把大秧歌扭起來,還要把扭大秧歌的精彩片段錄下來,拍成電視連續劇。
陳貴波說:“我就想讓咱村人看看,‘上電視’是個啥滋味兒。”于是,一部8集電視連續劇《咱們村的年輕人》,在缺少資金支持又沒有專業指導的情況下錄制完成了。該劇講述的是該村青年秧歌隊憑著自己的特色和絕活兒,在全鄉秧歌匯演中一舉奪冠的故事。
晚會火起來
《咱們村的年輕人》這部連續劇,無論看多少遍,村民們都樂意看。可陳貴波對自己卻很不滿意,他覺得,電視劇里還有很多遺憾,比如故事性不強等。
為彌補遺憾,陳貴波又有了新想法——辦春節聯歡晚會。此后,陳貴波自掏腰包兩萬余元,連續辦了4年村級春節聯歡晚會。前3屆“村晚”之后,“村晚”已成了當地村民的一場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陳貴波說,自從進入臘月,本村人、外村人,幾乎見到他就問今年還搞不搞春節晚會。這“村晚”的名氣越傳越響,似乎已成了鄉親們春節期間必不可少的一項“傳統”了。
晚會凝聚了全村人的智慧。為了辦好這臺晚會,一個月前,陳貴波就開始向村民征集“點子”,了解村民喜歡什么樣的節目,哪些村民具有表演節目的“本事”等。陳貴波說:“經過兩年多的鍛煉,我自己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而且上到六七十歲、下到七八歲的孩子,都很支持我辦晚會。”村里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鄉政府也支持村民搞晚會,縣聯通公司、華躍農機等企業還積極對這臺村級晚會提供了贊助。
當年陳貴波拍電視劇時,跟著他干的“主力”是一群外出務工后返鄉過年的年輕人。如今,這些人依然是晚會的主力;不過,新生力量的陸續加入,更是給晚會增添了許多時代特色。
“歌舞、相聲、小品節目,多數都是在外地讀書的大學生編導、編寫或改編的。”據陳貴波介紹,如今村里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了,他們才華橫溢,能歌善舞,并樂于參與村民的業余文化活動。晚會的開場大型歌舞,就是畢業于朝陽師專的大學生劉偉麗編舞并領舞的;相聲《五官打架》是目前就讀于遼寧師范大學的李世通同學自編自演的。大學生的參與,不僅豐富了晚會的內容,更使晚會提高了一個檔次。
追求新生活
今年的春晚演員隊伍約有60人,有歌舞、相聲、小品、快板、樂器表演等25個節目,演員年齡最大的45歲,最小的才
10歲,演出時間近3個小時。
兩位帶著“明星臉”的主持人出場后,接著就是開場歌舞《紅紅火火》,然后是6名小朋友表演的《喜慶鑼鼓》、大學生中學生表演的《好日子》……節目豐富多彩,氣氛熱烈。在眾多的節目中,相聲《五官打架》別具一格,兩名演員操著本地方言,把身邊的人和事穿插 進一捧一逗之中,滑稽可笑,趣味十足。
朝陽縣北四家子鄉文化站站長王運峰說:“勞累了一年的農民,一般都借春節過年時放松一下。農民自編自演辦春晚,豐富了農民文化生活,我們支持,鄉政府也樂意贊助一部分費用。”
“這幾年,在陳貴波的帶動下,村里打麻將賭博、喝酒鬧事的現象幾乎沒有了,村民們一到年底,就開始練節目。”謝杖子村黨支部書記劉占賀滿臉笑容地說。
【咱們村的年輕人辦村晚的隨筆】相關文章:
村晚閱讀答案04-01
村晚原文及賞析08-16
《村晚》閱讀答案11-12
村晚的閱讀答案10-14
改寫村晚作文11-10
《村晚》改寫短文10-28
《村晚》教學設計范文07-04
村晚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村晚原文翻譯及賞析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