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談腹誹的心情隨筆

時間:2022-09-24 20:48:24 隨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隨談腹誹的心情隨筆

  第一次見到腹誹這個詞是在魯迅先生的文章里。其時年少,不明白腹誹何以成為一個人被殺的理由,當然更不明白誹既然藏于腹中。僅供五臟六腑做交流何以為外人所取證。及至年長讀了些書,明了些事才算深深體會到這個詞的極具中國特色,不禁為中華文化的發達而自豪。要知道當時有許多歐美人連大字都不識一籮筐。

隨談腹誹的心情隨筆

  腹誹這個罪名是漢武帝時著名酷吏張湯所創。其人曾任廷尉,也就是主管司法審判的政府高官(相當與現在的最高法院院長)。因為善于殺人且殺人頗多,深得漢武帝的寵信,自然也令全國上下避之惟恐不及。他曾與人有怨,一心想置對方于死地,但苦無證據,便靈機一動,想出腹誹這個罪名把人殺了。我想當時他一定非常得意于自己殺人的天才,只是不知在得意之余他可曾想到舉起的屠刀終有一天會找上自己的頭顱!

  腹誹做為罪名出現實在是極其合乎邏輯的事情,因為此前就已經發生過多起鎮壓言論自由,鉗制人們思想的運動。其中最著名的有兩起:一起是周厲王止謗,一起是秦始皇焚書坑儒。一起發生在一個王朝末落之際,一起發生在一個帝國興起之時。末落的王朝力圖繼續奴役治下的人民,興起的帝國想要確保新附者的順從,所以無論末落還是興起都要鎮壓言論自由,鉗制人民思想,也就是都要殺人。周厲王止謗在《召公諫厲王止謗》里有極為詳盡生動的記述。一天周厲王再也不想聽到反對之聲,便下令止謗。人們很配合,國家不久就出現了道路以目的景致。可惜墳場一般令人窒息的沉默并沒能維持多久,國人很快起而攻之,把厲王趕跑了。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因為大家都不想死,所以沉默無法永遠持續下去。當時是公元前841年,中國有確切紀年的歷史由此開端

  至于焚書坑儒則要有名氣的多,一來此事是大大有名的秦始皇干的。二來他不僅殺人而且焚書,可算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系統消滅知識和知識分子的人。不過也難怪,誰叫秦始皇那么喜歡創造第一呢?秦始皇最大的錯誤就是坑殺的全是儒生,而后世的儒家偏偏成了正統,所以他也就不可避免的被后人罵了兩千多年。不過秦始皇感到欣慰的是后世持相反意見的亦大有人在,特別是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終于有人公開為其翻案,所以跳西湖而死的人應該不止480。

  自古鎮壓言論自由,鎮壓人民思想無非有禁。教。殺三種方式。禁就是禁止一切不應之思想言論,所謂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視是也。教就是灌輸一切應該之思想言論即循禮而聽。循禮而言,循禮而視。至于殺最好理解,凡是不愿受教或不愿受禁皆在可殺或必殺之列。無論周厲王還是秦始皇都把重點放在禁和殺上,以達到封住天下悠悠眾口之目的。本來這是沒錯的。但問題在于只要有嘴且說話的功能還在,除了吃飯一般或多或少總要說話。所以一味禁和殺。然可以取得立桿見影的效果,但后遺癥也比較嚴重。周厲王的出奔,秦始皇的罵名以及秦國的速亡皆可為證。后起之秀漢武帝積極吸取先輩們的經驗教訓,理論聯系實際重點放在教上,既然總要說話,那就不妨大唱贊歌,唱贊歌的人多了,罵的人就少了。

  于是就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生們一向好為人師,加之不想回歸坐冷板凳的歲月,所以干起活來十分賣力,不僅教人們穿同樣的衣服,說同樣的話,看同樣的書,而且教人們和皇帝保持高度一致。俗話說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總有幾只不愿保持高度一致。結果張湯們便粉墨登場了,而腹誹也就成了罪名。于是溫情脈脈的面紗扯去了,而殺人的屠刀舉起來了。還是漢宣帝說的好:“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可惜兒子漢元帝智商太低,聽不懂,果然應驗他“亂我漢家天下者必太子”的預言。

  中國的歷史在秦漢時期就已奠定了,而此后一兩千年不過是對過去的重復和修補,所謂歷史循環論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秦漢之后的歷史實在乏善可陳,但歷史畢竟又過了一兩千年,眉毛胡子都白了好幾十回了,總有可看之處。就鎮壓言論自由,鉗制人民思想而言首推科舉。據說科舉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選拔人才,二是牢籠志士。二者殊途同歸都為了制造忠順的奴才。對此唐太宗李世民心知肚明,他曾望著魚貫而出的新科進士笑道:“天下英雄入我轂矣”。科舉制度實行以來特別是八股取士以來,中國人思想行為日趨僵化保守。人格氣質日漸萎靡不堪,甚至到了搬動一塊磚頭也要發動一場革命的地步。但科舉制度無疑是成功的,大批又忠又馴的奴才出現了。中國少有可成為成功的事業,而對科舉制度這樣可用成績斐然來形容的事業理應作為優良傳統加以繼承才是。可恨他們居然在一九零五年的時候廢了它。以至今日我只能為之寫百年祭文,而不是千年賀詞。好在科舉制度雖亡,但是科舉思想不死。中國人創造性的生出應試教育這么個變種,終把科舉未盡之事業發揚光大。校園變成了數字王國,學生成了數學家,而中華民族復興有望,中國人一向崇尚中庸之道,一向講究剛柔互濟。既有科舉制度必有文字獄。文字獄簡單的說就是說把文字與腦袋掛上鉤。比方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腦袋就要搬家。明清時期文字獄成百上千,殺的人則成年上萬。不過中國人本就過剩,殺人有利于計劃生育。與之相比后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要燒書殺人還要拆廟毀佛,總之所有傳統都要統統消滅。當然愿望是非常好的,可惜傳統力量太強反而把他們都消滅了。

  五千年來中國人走過了從亂說話到不說話再到只有一個聲音說話的歷史,終于養生沉默是金的優良品質,以至有了說話的機會卻退化了說話的功能。想來不知是喜還是悲。

  本來只想就腹誹本身說些什么,沒想到越扯越遠,所以本文只好稱為隨談腹誹!

【隨談腹誹的心情隨筆】相關文章:

隨談的詩歌05-07

自立隨談作文01-28

隨性的文案03-13

經典隨性句子03-04

精選心情隨筆02-17

心情隨筆02-04

隨性隨心的句子11-02

海邊隨拍文案06-28

關于隨性的文案07-17

隨課文教案11-1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Ⅴ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天天狠天天天天透在线2020 |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 五月丁香亚洲综合499ee | 这里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 免费国产免费色色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