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的出路在父母教育隨筆
不管是什么樣的學校,什么樣的班級,總有一部分同學充當差生的角色,如何對待差生的問題也就成了一個社會問題。我作為一個心理學工作者,從如何保護差生的身心健康并培養高情商的角度在此淺談差生的出路在父母。
不可否認現今的教育體制有失偏頗,雖說素質教育喊了很多年,還是沒從根本上改變對學生學分制的單一評價體系。學習成績不好的差生便成為校內的灰色人群,承受著比優生更多的壓力。在學校這個特殊的環境里,個人的自我價值感、自信心這些優良品質都集中給了成績好的優秀學生,而較差的學生不僅在這里體現不了自我價值感,常常還承受家長施加的壓力。
事實上成績好只能說明這個孩子學習能力強智商偏高,而智商多由先天的遺傳決定。曾經美國公布了一份權威調查,顯示了美國近20年來政界和商界成功人士的平均智商僅在中等,而情商卻很高。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是否能取得成功,智商只有20%的決定作用,其余的80%來自其他因素,最關鍵的是情感智慧,亦稱情商。如果說智商高能使一個人很輕易取得好的'學習成績,更易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那么情商高的人更擅長營造自己的成功人生。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葛爾曼經過調查證實情商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能力:自我覺察、駕奴心情、自我激發、控制沖動、人際關系。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學習或訓練習得的。正如臺灣心理學博士張怡筠所言:“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便是一個超高的情商。”
如果一個孩子學習不是很好或者就不是學習的料,父母大可不必心灰意懶,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照樣可以培養出社會適應能力很強的孩子,那就是給他一個高情商。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就是父母要接受孩子的現狀,讓孩子知道學習不好沒關系,父母仍然是愛他的。最忌明知成績不好還在成績上逼孩子,這樣除了嚴重破壞親子關系外,更傷害了孩子的自尊與自信,遺患無窮。
其次,多拿出時間來陪孩子,給孩子家庭的溫暖和支持的同時,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是天使,當你把苛刻的眼鏡摘掉,會看見一個全新的孩子。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但他可能打球好,可能畫畫好,可能做家務好,可能善于體貼父母……,這些都是孩子的閃光點,父母要學會用語言放大這些優點,孩子的優點就會越來越多。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與自信心也就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重建。
最后,做父母的要自己不斷地去學習、覺察自己的情商能力,以有針對性地學習提高,只有父母有感覺了,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
總之,學習成績不是孩子的一切,父母如果明白了這一點,大人、孩子都會輕松很多,也就有了挖掘其它方面潛力的可能性。否則極可能成為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差生的出路在父母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差生美文隨筆06-27
如何面對差生 教師隨筆12-05
北大差生雜文隨筆07-01
反思父母對我們的教育雜文隨筆06-29
學生的減負出路在何出雜文隨筆07-01
生命會找到出路的散文隨筆10-24
一個差生的心聲隨筆05-27
耳光--我與差生的故事(教師隨筆)12-06
教育隨筆:父母是寶寶的第一玩伴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