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也好隨筆
這學期,我到大市小學輪崗交流,接手了五年級的一個班級,并擔任了班主任。
毫無疑問,初來乍到的我,會像許多老師一樣,總想方設法地從前任老師那里了解關于學生的各種情況。比如說,哪些是優等生,哪些是“調皮蛋”,哪些學生需要“特別關照”,以求在帶班時能更加心中有“數”。有些老師的工作做得更細:這個學生有什么特長、那個學生有什么缺點、班上有多少學生是單親家庭、他們隨父母哪一方生活,都一一記在心中,甚至還在短時間內快速記住了班上所有學生的名字。如此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著實令人吃驚不小,頓生敬佩之情(當然也有忐忑不安者)。
誠然,這樣做當然未嘗不可,亦值得稱道,但欣慰之余,卻也讓人心存擔憂,甚至是失望。老師如此造次,無疑會令那些“調皮蛋”吃上個閉門羹,或遭打頭一棒,不免會舊病復發,依舊我行我素;后進生呢?因視為“孺子不可教”或認定是“無藥可救”,而再次被放棄;至于那些品學兼優者嘛,會繼續恩愛有加,倍受特殊的關愛……
然,陌生也是一種資源。
陌生給學生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讓學生大膽地拋棄過去的“自我”,建設一個全新的“自我”。其實,陌生是一種信任,它無須考慮學生的孰優孰劣,而是給每個學生提供了自我表現、自我發揮的機會;陌生也是一種期待——“你來試試,行不行?”“請你來回答,好不好?”這樣親切的話語對所有的學生都充滿著期待,包含著厚愛;陌生更是一種尊重,它沒有好惡之分,也沒有憎愛之別,讓老師把“愛”灑向每個學生的心田;當然,陌生還可以產生“錯愛”的效果,說不定哪天你會驚奇地發現那些曾被隱沒的“天才”,突然間竟脫穎而出,而那些被視為的“后進生”,往往也能一鳴驚人……
記得有位教育家曾經說過:“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我從來不喜歡把一個學生往壞處想!庇H愛的班主任,教育中你盡可不必過多地考慮學生過去的優劣,而是從陌生開始,給每個學生新的起點,給每個學生平等的機會,讓所有的人都抬起頭來充滿自信地、嶄新地出現在你的面前!
陌生也好。
【陌生也好隨筆】相關文章:
再好的女人也好不過妻子隨筆07-29
成也好淡也好的美文04-17
陌生的守護隨筆11-14
陌生的走遠隨筆06-17
成也好,淡也好美文01-18
林清玄散文:咸也好,淡也好09-23
林清玄散文《咸也好,淡也好》09-03
《咸也好淡也好》林清玄散文12-24
依戀結束,陌生者陌生雜文隨筆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