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錢遇到感情生活隨筆
一:
“在哪里上班?”
“阿姨,我工作的地點在市區北路”
“你做的什么工作"
“財政系統軟件技術支持,公司跟財政廳有長期合作,工作穩定”
這是我和男朋友媽媽在客廳閑聊,為了解除她的后顧之憂,我趕忙說明我的經濟情況:有固定收入,表示婚后在經濟上我不會完全依靠老公,也不會向他們伸手。
“家是本地的嗎”。
“爸媽是干啥的?”,
“本地有親戚嗎?”,
“你爸媽知道你和我兒子在交往嗎?”
我經不起她的狂轟濫炸,已經頭昏腦漲,可她好像問在勁兒頭上。我只有耐著性子聽她說完。
“我出生在農村,從家到城里八小時車程,父母均是農民,在城里并無其他親人可以投靠,我爸媽已經知道我和男朋友在交往”
(前一陣子帶著男朋友回了趟老家,媽媽對男朋友影響不錯,說以后有緣分在一起那真是我的福分了,我心為之大喜)
她聽完我的回答并沒有在接著問下去,說道: “你也看到了,我們家就這樣情況(老式兩室一廳的小區房,地板的表面已經不在光亮,雖然鋪了地板磚,一家六口呆在這樣的空間里已經很擠了),你叔叔身體不好,我每天起早貪黑的在外面忙活著為了這個家”她輕嘆了一口氣,便把結束了話題。 我一時接不上話 只得跟她說去廚房看看,便拿起摘好的菜逃進了廚房。
閑聊期間她沒叫我的名字,沒用親昵的稱呼,“你”是她從頭到尾的稱呼,臉上也沒有太多表情,我些許不悅,問了那么多,她也始終沒有開頭看我一眼,忙著摘手里的菜。因此我得出結論:她對我的家庭背景不滿意,沒達到做她兒媳婦的標準! 我便大膽聯想到她會去找三姑六婆請她們幫忙尋覓當地的'合適姑娘而忽略我的存在讓男朋友去相親,(嫂子是本地的,婚后走動起來也比較方便,她也希望小兒媳婦也是本地的)心一下子沉落到谷底。
進了廚房男朋友忙問 :“媽媽問你了些什么?” 我低頭不語,只顧著幫忙洗菜,“寶貝兒,到底問了些什么?”,男朋友從后面抱著我在我耳邊輕聲問道,我被男朋友的“寶貝兒”給融化了,我扭過頭在男朋友唇上吻了一下,笑到:“沒啥”。我如此,他也沒在追問。
許久,廚房你還隱約能聽到她喋喋不休的在發他的脾氣:你怎么這么不管事、家里的菜全部已經泛黃也不管、煙灰缸里的煙蒂已經滿出來也沒人收拾……生病也不上醫院……”
二:
“我們搬家吧”
“這里房租便宜”
“我要奔波一個小時才能到公司”
“咱倆工資都不高,能省就省了吧”
三年前我在為房租的事和男朋友鬧得不可開交。
“你都不會為我考慮,你心里真的有我么”
“我怎么不為你考慮了,我還不是為了以后結婚存點錢么?”
“你不是真心對我”
書上說:“一個男人愛不愛你,看他肯不肯為你花錢”。
我開始無理取鬧,偏執的認為男朋友不夠愛我,而舍不得為我花錢。男朋友認為我拜金,一心想找個有錢人,看不上他。
這的插曲已經成為我們的家常便飯,這段感情沒有用愛堅持,卻也沒金錢來維持下去 ,以分手終了。
當金錢遇到感情,你怎么選?
物質生活是精神生活的支撐
父輩的精神基礎不外乎與子女的孝順,家庭和睦,物質基礎 生活富足 而孝順和家庭和睦是又凌駕于物質至上。99年春晚《昨天,今天,明天》 中黑土大爺說:“改革開放富起來之后,我們也蓋上了二層小樓”生活富足了,接著大媽說"天天跟電視機前,等著盼著見倪萍" 精神生活。先富起來了,大叔也等著看倪萍了。大媽用最后的一句話話,發自肺腑的,總結了自己的心聲:”我十分想見趙忠祥“。 人老了最后也只剩下精神寄托。 很和諧的一對老年夫妻,很和睦的家庭生活。
精神生活凌駕于物質生活至上
范姜,鐘鎮濤的女友,在鐘鎮濤窮困的時候走近了他,并通過自己開的STAR店賺來的利潤幫他還了一億多元的債務。范姜先后為鐘鎮濤生下誕下兩名女鐘懿及鐘幗。2014年8月7日,據香港媒體報道,鐘鎮濤(阿B)和范姜素貞結束17年愛情長跑,于8月25日在巴厘島注冊結婚,至今年年末再在港補擺喜酒。
沒有絕對 只有相對,看你更偏重哪一方。
當金錢遇到感情,你怎么選?
我是一個在努力尋找美好“精神”家園的人,
【當金錢遇到感情生活隨筆】相關文章:
不懂的感情生活隨筆11-21
我對感情生活的觀點隨筆06-16
當男人遇到杏隨筆01-21
思路轉彎就遇到你隨筆10-30
當青春遇到愛情感隨筆04-15
遇到心靈勸導雜文隨筆12-28
慶幸遇到了你的隨筆01-21
遇到你仿佛遇到更好的自己心情隨筆04-08
遇到你 仿佛遇到更好的自己心情隨筆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