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遲到不用喊報告嘗試了什么

發布時間:2016-5-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北京青年報     2002-11-26     評論員 潘洪其 

 

      這兩天,全國16個省市的300多名教師代表來到北京,參觀東城區中小學實施尊重教育取得的成果。師生談話時要平起平坐;遲到的學生不用喊“報告”,可以安靜地推開門走進教室;教師不能當眾責備學生;尊重學生的質疑精神;對表現出眾的學生進行“掌聲欣賞”……每一個案例都代表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成功經驗,所有的經驗又都貫穿了一個基本原則:學生是學校教育的主體,教育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服務,尊重學生既是教師的一種教育手段,也是教師應當追求的一個目標。據介紹,東城區發起的尊重教育實踐與研究,8年來在北京已經頗有影響,魅力輻射全國,成果受到海內外同行的關注。 

     尊重教育首先體現了教育思想的重大轉變。學生是主體、教育是服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就是保護資源等嶄新的教育原則的確立,表明我們正在逐漸擺脫一些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在以往很長一段時間里,教育要為計劃經濟服務,學校和教師的任務,是嚴格按照幾乎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把一個個原本生動活潑的學生,培養、鑄造成計劃經濟這個無比龐大的“機器”上的一個個微不足道的零件。學生學習的惟一方式就是無條件地接受培訓與灌輸,沒有選擇的自由和創造的欲望,也不可能有太多思考的樂趣與情感的愉悅。現在我們搞市場經濟,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認識到學校教育并不是為了給社會輸送一顆顆整齊劃一的“螺絲釘”,而是要充分滿足青少年的千差萬別而又豐富多彩的成長成才的需要。這也為學校實施尊重教育提供了現實的條件。 

     學校實施尊重教育,教師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把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一個中心環節,具體到上好每一堂課、開好每一次班會、組織好每一個活動。學校和教師雖然沒有放棄主導權,沒有喪失“傳道、授業、解惑”的資格,但卻被要求從以往高高在上的教育主體地位中淡出,讓位于引導學生身心和人格的健康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因此似乎多少有一些失落之感。特別地,學生是未成年人,作為被教育者,他們也許還不能對學校的尊重教育立即報以相對應的“尊重”,一些教師因此產生了“費力不討好”的情緒。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進一步端正態度,堅持鉆研業務,不斷提高教育藝術,突出尊重學生的原則,為學生提供更完善、更具現代意識、更富于人性化的教育服務。只有在認識和實踐上達到這個高度,教師才無愧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崇高稱號。 

     教育是一項面向未來的偉業。今天我們提倡尊重學生,也是在培養學生自我尊重并尊重他人的素質,更是在為未來社會培養全民互相尊重、互相服務的素質。從這個意義上看,尊重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題中應有之意。

 

[學生遲到不用喊報告嘗試了什么]相關文章:

1.早會喊什么口號

2.經典美文:自己嘗試了才知道結果

3.運動會該喊什么口號

4.吶喊青春說說

5.吶喊的高中教案

6.學生開學遲到檢討書

7.學生遲到的檢討書

8.上課遲到檢討書學生

9.學生遲到檢討書

10.嘗嘗苦滋味教學課件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特级国产午夜理论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 | 在线国产日韩欧美播放精华一区 | 亚洲无玛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高清视频 | 日本v亚洲v精品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