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與學生交流在課堂上

發布時間:2016-8-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K12新聞評論     2003-03-19     

 

    劉安娜:我是一名小學微機、英語老師,作為教師也有許多無奈,一堂課40分鐘必須完成教學任務,而每堂課的內容又很多,你只能滿堂灌。因此,一堂課下來,能有20%的人聽懂都不錯了。我國畢竟是應試教育,教育改革談何容易,要改一系列的配套措施都得跟上。你能取消升高中、大學的考試?國外大學入學考試只是象征性的,重在全面素質的考核,而我們以分數論英雄。像我們學校,每期都要教學質量抽測,期末全市統考,然后排名,以次來判斷學校的好壞。弄的老師和學生越到期末越緊張,老師教的累,學生學的更累,難呢! 

    孫中華:我也是位教師。非常贊成老教授的觀點。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并不只是老師的個人的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應是我們現在的教育制度,以及教育資源的匱乏。每個班級五六十人、七八十人甚至上百人。老師縱有三頭六臂也很難照顧所有學生。更難談因材施教了。這也是造成現在請家教盛行的原因。 

    寒星:我是一位職業學校的老師。我的學生告訴我,他們在初中階段大多不被老師關注,因為成績不怎么樣。現在他們的學習情況也可想而知,甚至有些學生的品質也成問題。面對現實,我只能盡我的良心,盡量做到幫助每一位同學,鼓勵他們。因此,在學校的民意調查中,不少學生在“你最喜歡的任課老師”一欄里填了我的“大名”;“原因”一欄里幾乎都是“平等、不歧視、關心同學”。然而,自己想想甚為慚愧,也覺得力不從心,只是盡力而為罷了,F在的教育體制暫時還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育也是一種美好的愿望。招生制度、學生教師的評價體系等都有待改革!敖谈纳形闯晒,大家仍須努力”。 

    身在曹營:大班教學最大的弊端就是讓很多孩子成為“陪讀”,浪費了他們的時間,生命,金錢,教育成本倒是省下了,學生卻一屆屆被耽誤。作為一個教師,盡可能給每個學生一次表揚,一次輔導,一次注意,而不是僅僅注意最好或最差的學生,善莫大焉! 

    swallow.yb:我是一位高中生,對這種現象也深有感觸,常常是老師在臺上講得很投入,可是有很多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被調動。因此學習的效果并不怎么好,尤其是那些基礎教差的同學根本不能跟著老師來,其實他們也想好好學習,可是普遍覺得聽不懂老師的課,老師似乎是只照顧到了那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很希望能有好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汪汪:我認為主要原因在領導。現在鉆研教育的領導太少了,整天忙著權錢,搞好關系,夢想升官,一周象征性地上兩三節課,還經常讓老師代。原來教主科的也不教了,怕教不過普通老師。也缺乏對老師有效的教育培養,說老實話,他們也不懂怎么培養教師,想當然地定個制度,讓你老師去拼個半死!現在滿天都在喊教改,動不動就拿普通老師開刀,我說,不整治好學校領導班子,校領導的選拔,不任人為賢,不給教育局動動手術,教改--一紙空文。有位老教師的話送給大家:“不會教書的都當領導去了! 

    閻立杰:沒有一個教師不想教好自己的學生,尤其是對那些學習較差的,教師們最感頭疼,一是需要教好幾遍,而是教好幾遍以后未必就動,這個教授站著說話不腰疼,他以為這些孩子是大人,一說就懂?短短的課堂四十五分鐘,如果單為這幾個聽不懂的學生占去,還要不要跟進度,還要不要顧及那些已經聽懂的?一個班少說也有五六十人,怎么可能一個個顧得過來?即使三頭六臂的教師也未必能顧得上每一個學生。 我們的教授只會站在高處說話,卻從不能從實際出發。 

    yuxi:我有一個初二年級的男孩,小學的混合運算不會做,初中知識更不用說; 上課盡搗亂 給他補課根本不來,可他說"讀不讀一樣畢業,到學校不過是尋開心,找老師麻煩".他的家長說"大學畢業不分工,讓他混個初中畢業證書算了".如今大學不分工,初中生違法亂紀不能處理,讀書成了混日子混畢業證書,如此學生怎么教! 

    陳曉勇:我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了,也想有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可是老師只有一人,學生有五十人,一節課只有四十五分鐘,平均每人一分鐘都照顧不過來,而教學內容那么多,一分鐘能教完么?能學完么?在大班教學中只能面向大多數,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早就懂了,如果自制能力不好就要開小差,接受能力弱的學生還不懂,自制能力又不好的話肯定要開小差,學生是各不相同的,教師在同一時間內講的語言肯定是相同的,怎么可能對每一個學生都適合呢?我想傳統的教學手段、教學方式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網絡教學令人神往,各位同志可曾嘗試過?能談談你的體驗嗎? 

    石頭:學生聽不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學生自己主動去學了沒有。其次是應試教育讓領導壓教師要三率、要進度、要課堂紀律。再次是學校教育資源匱乏及不負責的繼續教育和不合格的育人環境等。石頭:當前的“普九”教育就是不負責的教育,表現在不管好壞,學生一律升學;學生基礎本來就不理想,越學差距越大,根本不像專家研究那樣越學會越好,且學生厭學程度很深,毅力很差,吃苦耐勞更談不上,耐心教育效果不明顯就被下崗,誰敢理那么多,而有少數好,領導才滿意,才不說你不負責。 

    佟 冬:我有個讀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學習不太好,對學習好像怕怕的。老師從來不和我們家長聯系,我們找她們太多又好象打擾。為什么總是說我們的孩子這不好那不是的。難道孩子學習不好老師沒有一點責任嗎?還叫我們帶孩子去做“平衡測試”。希望能得到各界人士的幫助。 

    李好:隨著小學、初中一次次課業的荒廢,等到了高中,想竭力挽救已經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如果沒有主觀上求學的愿望并在實際行動上拿出臥薪嘗膽的超常毅力決心,單憑老師的關心和關注或小補(時間和精力上不允許我們大補)也是無濟于事的。

 

[教師與學生交流在課堂上]相關文章:

1.教師讀書交流課件

2.交流教師工作總結

3.教師讀書交流會課件

4.

5.優秀教師經驗交流

6.教師讀書交流演講稿

7.學生工作交流會總結

8.教師交流工作心得體會

9.交流教師自我鑒定怎么寫

10.教師讀書交流會主持詞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五月综合激情国产 | 综合国产精品专区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 | 午夜激情视频久久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1 | 亚洲性福利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