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想
這是一首古代民歌。詩歌中反映的社會現實,學生可能一時難以理解,在教學中應注意詩歌背景的介紹。這是一首五言詩,讀來瑯瑯上口,可指導學生反復誦讀,以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談骨氣》這篇課文嗎?孟子給“有骨氣”下的定義是什么?(學生回答)“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對,我們今天又要認識一個“有骨氣”的人,還是一位美麗的女子。
二、聽錄音(也可由教師范讀課文)
要求:解決生字難字。
三、學生自由誦讀課文
要求:結合注釋體會句意,注意停頓和節奏。
四、討論交流
1.提問:詩歌是怎樣表現羅敷的美貌的?
明解:采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
正面描寫: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側面描寫: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梢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2.提問:羅敷是否只具有外表美?
明確:羅敷不光外表美,心靈更美。
羅敷堅拒使君調戲,表現出她堅貞不屈、勇于斗爭的高貴品質。
羅敷以夸耀自己的丈夫,使欺弱怕強的使君無從下手,充分表現出羅敷的沉著和機警聰慧。
3.提問:詩歌是怎樣刻畫使君的形象的?
明確:使君是一個荒淫無恥的封建官僚。詩歌先是寫他停留著不走,繼而打聽年齡,最后竟提出“共載”,步步深入地暴露出使君的骯臟靈魂。
4。提問:剛才我們對使君的評價是一種傳統的評價,你對使君的行為有什么新的看法嗎?
明確:這是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能力。在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指責使君,鞭撻他的荒淫無恥。其實,換二個角度來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使君的行為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允許學生暢所欲言,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只是觀點要合理,并做到有理有據。
五、課堂練習
學生充分展開想像,描繪羅敷“置詞”后的情景。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展開想像,增補一些情節,將這首詩改寫一個故事。(《初中語文第六冊教案》人教社 延邊教育出版社)
[陌上桑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5.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