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一 進一步了解戲劇并初步了解歌劇的一些特點,培養學生閱讀、欣賞歌劇的興趣和能力。
二 了解戲劇表現主題思想的方法,明確本文的主題思想: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新中國、熱愛改革開放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一 在“單元提示”的統率下,明確教學目標,結合“預習提示”,組織課堂教學。
二 有條件的學?稍谡n外播放錄像、錄音,以增強課堂教學氣氛。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和歌劇的一些特點。
教學過程:
一 布置課前預習。
1.讀附錄《談談戲劇文學》,思考問題:
①劇本包括哪兩部分?
②劇本主要有哪些特點?
2.閱讀課文《白毛女》選場。有條件的話,看《白毛女》全劇的錄像或劇本,了解全劇主要故事情節。
3.利用工具書解決“預習提示”后面加點字的讀音。
二 .檢查課前預習中的“讀附錄《談談戲劇文學》思考問題”
三 根據板書,結合課文,理解劇本的兩個組成部分。
1.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表示時間、地點、布景、服裝、道具的舞臺提示(“人物表”在節選時已刪節)。
明確:
時間 1935年冬,除夕。
地點 河北省某縣楊格村。
布景 村前平原,村后大山。天降大雪。
服裝 (楊白勞)披著蓋豆腐的布。
道具 (喜兒的)紅頭繩;(穆仁智的)紅燈。
教師點撥: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它訴諸觀眾的視覺和聽覺。劇作家借助于這些舞臺揭示,再通過導演、舞美、燈光等的二度創作,把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自然環境、人物身份、性格特征等等形象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2.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表示人物心理情緒、動作、上下場的舞臺提示。
心理情緒 (楊白勞)半信半疑;(喜兒)焦急地。
動作 (楊白勞)踉踉蹌蹌地上;(喜兒)給爹拍身上的雪。
上下場 王大嬸子上;帳房穆仁智上。
教師點撥:
1.活躍在戲劇舞臺上的是劇中人物,是舞臺上的演員。人物如何活動,必須受人物性格、故事情節的制約。劇作家對人物的心理情緒和動作做必要的提示,正是刻畫人物性格,推動劇情發展的需要。
戲劇中人物的上下場有改變舞臺氣氛和劃分結構層次的作用。如第一場,大年夜,喜兒在焦急地等待父親回家過年;楊白勞上,場上氣氛轉向歡樂;接著,王大嬸子上,把歡樂的氣氛推向高潮;這時,穆仁智上,場上氣氛立即凝固--“眾啞然”。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人物的上下場,是戲劇結構的一種標志,我們在閱讀時必須高度重視。
2.戲劇中的人物語言可分為哪兩種?(歌唱和說白)它們在劇本中有什么作用?(以歌唱表現劇情,塑造人物形象,以說白貫穿故事情節。)以歌唱表現劇情叫做歌劇,歌劇是音樂、詩歌、舞蹈的綜合,以歌唱即以音樂為主的一種詩歌形式。《白毛女》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早的一部歌劇,為千百萬觀眾所熟悉,F在回過頭來分析戲劇的特點:
(1)喜兒唱的“北風吹,雪花飄,……”一段,主要寫了三個內容:展示故事發生的典型環境--一個大雪紛飛的大年三十晚上;揭示戲劇沖突的基礎--階級壓迫、階級剝削(爹出門去躲帳整7天);塑造人物形象--涉世不深的喜兒對生活仍然充滿希望和幻想(我等我的爹爹回家過年)。
戲劇一開始,作者就把一個可愛的喜兒形象(劇中主人公)設置在一個尖銳的矛盾沖突中,為劇情的展開、人物形象的塑造打下堅實的基礎。(它不像小說,可以慢慢地將矛盾沖突展開,逐步推向高潮。因為戲劇一開始就要抓住觀眾。)
(2)第二場楊白勞的最后一段臺詞:“老天啊,殺人的老天。。ǔ├咸鞖⑷瞬徽Q,……爹怎能有臉把你見?”把歌唱和說白緊密地結合起來,顯示出極強的音樂性。它以歌唱抒發人物強烈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以說白貫穿上下情節,推動劇情發展。楊白勞在控訴時咬牙切齒--這是絕望中傾吐出來的父女之愛。這里,唱詞給我們展示了人物何等復雜的內心世界!人物形象在這“字字血”的控訴中完成,主題思想在這“聲聲淚”的自責中深化!鞍虢镎f白二兩唱”,三句說白,字字千斤。一是對黑暗社會的詛咒,二是對自己沉痛的譴責,三是對女兒無限的歉疚。三句說白,貫穿上下,領起三段唱詞,使這一大段臺詞成為有機的整體。
(3)楊白勞躲帳后回來過年,帶來三件年貨(三個情節):二斤面,二尺紅頭繩,兩張門神。每一件年貨,都安排了楊白勞和喜兒的一段對唱,三段對唱(三個情節)之間,用兩句對白貫穿,使上下連貫,自然過渡。
小結:舞臺提示和人物臺詞是劇本的兩個組成部分,也是劇本特有的表現形式。值得注意的是:本教案中所說的人物臺詞是專指戲曲劇本中的臺詞而言,話劇劇本中的人物臺詞只有說白,沒有歌唱(除非劇本中有特別安排)。
四 以設疑、析疑、釋疑的形式,討論劇本的第一個特點:時間和空間的高度集中。
1.第一場戲和第二場戲設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
明確:時間、除夕之夜;地點,第一場在楊白勞家,第二場在黃世仁家。
2.時間、空間的高度集中表現在哪里?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明確:除了第一場討債、第二場逼債都集中在同一時間--除夕之夜外,還有:第一場當喜兒盼望爹爹回家過年時,楊白勞就回來了;楊家正歡歡喜喜地過年時,帳房穆仁智闖了進來。這樣一環緊扣一環,沒有一點松散,是時間、空間高度集中的表現。
作者把幾個人物(喜兒、楊白勞、穆仁智、王大嬸)調到同一場景中來,便于設置場景、安排情節,從而形成強烈的對比,表現主題思想。
3.為什么劇本的時間、空間要如此高度集中?
明確:因為戲劇是舞臺藝術,它需要觀眾。觀眾不可能坐在劇場里等待矛盾沖突慢慢推進,所以時間上不允許有任何拖沓。
也因為戲劇是舞臺藝術,需要布景和道具,如果換景頻繁,就會給演出帶來許多不便,甚至無法進行。同時,在同一時間內安排兩個場景,布景氣氛就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顯示了兩個階級的嚴重對立,不可調和,從而揭示了主題:地主階級對農民殘酷的剝削和壓迫。
小結:劇本是戲劇演出的基礎,劇作家所使用的表現手法,劇情展開的時、空安排都要受舞臺演出的制約。
五 布置作業。
1.完成“理解分析”三、“積累聯想”七。
2.課外閱讀《白毛女》全劇,準備講述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在理解劇情的基礎上,理清戲劇的矛盾沖突,揭示主題思想。
教學過程:
一 以課后小資料《〈白毛女〉當年演出盛況》為突破口,分析“預習提示”,概括本課時的主要教學內容,確定課堂結構。
1.引導學生讀《〈白毛女〉當年演出盛況》,回答問題:為什么這個戲有那么大的魅力?(它為窮人說出了心里話。
2.“窮人的心里話”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引導學生讀“預習提示”,找出揭示中心思想的一句:“它通過……愿望和理想!逼渲小氨憩F了……愿望和理想!奔词歉F人心里話的內容。
3.初步研討中心思想:“它通過……愿望和理想”。提問:
(1)“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指的是《白毛女》的故事,根據預習,誰能說說這個故事?
《白毛女》主要情節:惡霸地主黃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實的佃戶楊白勞,搶走了他的女兒喜兒,并奸污了她,最后又逼得她逃進深山。喜兒懷著強烈的復仇意識活了下來,因缺少陽光與鹽,全身毛發變白,被附近村民稱為“白毛仙姑”。八路軍解放了這里,領導農民斗倒了黃世仁,又從深山中救出喜兒,喜兒獲得了徹底的翻身,開始了新的生活。
(2)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明確:基本矛盾是地主和農民之間的階級矛盾。
小結:戲劇的故事情節主要通過矛盾沖突展開。讓我們抓住矛盾沖突這條線索來看它如何推進情節,揭示中心思想的。
二 以分析矛盾沖突為中心,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1.矛盾的一方是地主,另一方是農民。在這兩場戲里,雙方的代表人物是誰?
明確:地主一方的代表人物是黃世仁和穆仁智,農民一方的代表人物是楊白勞和喜兒。
2.他們之間的矛盾是怎樣發生?
明確:因為窮,楊白勞種地主的交租田交不了租,借地主的高利貸無法償還。因而到了除夕夜,一個要討債,一個只好出去躲帳。
3.黃世仁僅僅是討債嗎?(不,他要人!)為什么他敢如此蠻橫無理呢?
明確:黃世仁敢于蠻橫無理,一方面由地主階級貪婪、自私、冷酷的階級本性所決定;另一方面,在黑暗的舊社會,地主階級是統治階級,用黃世仁的一句話說:“這里就是衙門口!
由此可見,喜兒由人變成鬼,是黑暗的舊社會中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所造成的。
4.楊白勞無錢還債,為什么還要扯二尺紅頭繩?為什么還要透露喜兒和王大春的婚事?
明確;在生活困難的情況下,扯二尺紅頭繩,表明楊白勞對女兒的疼愛,父女相依為命的生活;喜兒和王大春的婚事,反映貧苦農民十分樸素的生活愿望。這樣寫,為下文黃世仁逼租要人、楊白勞堅決不答應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5.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全文后歸納:
(1)全劇矛盾以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地租、高利貸為基礎,矛盾沖突高度集中(為喜兒一人,為逼租一事而設),而且十分尖銳,層層展開,步步推進,直到高潮,最后以楊白勞失敗、喜兒落入火坑結束。
(2)從矛盾發展線索可以看出:農民水深火熱的生活是地主階級殘酷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的結果。地主階級花天酒地的生活建筑在農民“餓肚腸”的基礎上。
(3)從兩個對立人物的行動線索可以看出:黃世仁、楊白勞的形象隨著矛盾的展開而逐漸豐滿,趨于完善。兩個典型形象、兩個對立階級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在《白毛女》選場這篇課文里,我們主要了解了戲劇的兩個組成部分:舞臺提示、人物臺詞。并著重分析了劇本的兩個特點:時間、空間的高度集中和戲劇尖銳、集中的矛盾沖突。尖銳、集中的矛盾沖突是戲劇文學區別于其他文學體裁的地方,因此,在下篇課文《威尼斯商人》中,我們還要繼續分析。同時,在下一篇課文里,我們還要加深對人物的語言的理解。在這里,我們先提請同學們注意《白毛女》是歌劇,《威尼斯商人》是話劇,兩者人物語言的表現形式是不同的,請同學們閱讀時細細體味。
三 布置作業。
1.除“理解分析”三、“積累聯想”七外,完成課后其他題。
2.按照戲劇的矛盾線索,把《白毛女》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饒杰騰 主編《中學語文教參新編》初中第五冊)
[白毛女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5.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