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意識寫作教學觀再認識(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7-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浙江省臨海市教委教研室    林一平

長期以來我們的作文教學從不規定“讀者對象”,忽視語言的交際作用。學生作文的讀者對象也是固定的,教師成了學生作文唯一的讀者,面對只有一個并會使他們產生懼怕心理的特殊的讀者,這樣作者是無論如何都激不起寫作激情的。目前寫作教學中師生的關系可以說是審視和被審視的關系,缺乏平等互動的基礎。學生作文往往具有一種敷衍的心理,他們普遍都這樣認為,作文主要是為完成老師的任務,是寫給老師看的,反正老師會修改的。這顯然違背了作文教學“應用”的目的,因為“應用”這從根本上說是應用于作者與讀者的溝通和交流,應用于特定的讀者對象。因此,對于習作者來說寫作應面對讀者,所以培養他們的“讀者意識”至關重要,F代語文教育史上有一批有卓見的語文教育家,曾著力倡導“讀者意識”寫作教學觀,并初步構建了這一教學理論,然而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今天我們重提這一被人們遺忘的教學理念,是希望能引起人們的關注。

一、“讀者意識”寫作觀溯源

我國古代教育家、文學家、文藝評論家對寫作中的“讀者意識”是十分關注的。他們認為,為文要“尚簡、尚雅、尚俗、尚質、尚文、尚諧、尚直、尚婉、尚淡、尚平、尚奇”。①這實際上是從“傳播”即讀者接受的角度,對讀者意識理論的系統概括。

孔子曾經說過,為文之道:“辭達而已”。“辭達”則意顯,這就告訴我們寫作時要考慮讀者能否接受。東漢王充認為,文辭是說給人聽的寫給人看的。他從交際對象的反映角度提出“口務在明言,筆務在露文!币髮懽鳌把詿o不可曉,指無不可睹。觀讀之者,曉然若盲之開目!雹谔岢隽恕靶温兑子^”“顯文露書”讀者受體觀,體現了很強的傳達意識。他還提出要根據讀者的才智的高低寫出不同的文章。為吸引讀者的注意他認為,為文要“新穎違詭于俗”要以“獨是之語”“感人之書”感染讀者。道家學派則認為應以自然之美打動讀者。老子認為,與其用智易偽不如返樸歸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鼻f子則認為:“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痹 陳繹在《文說》中較為全面地闡述了作文和讀者的關系,他認為,寫作應根據不同的讀者選擇不同的語言和語言的表達方式:朝廷之文,圣賢道德之文氣宜“肅”,長江大海、軍陣英雄之文氣宜“壯”,山林風月之文氣宜“清”,通人達士、宴樂之文氣宜“和”,俠客高士、鬼神之文氣宜“奇”,富貴美人、宮苑之文氣宜“麗”,上古人事、游覽古跡之文氣宜“古”,大功業人,登高眺遠之文氣宜“遠”。③

劉勰則從以情動人的角度切入,他認為,要“為情造文”“情動于中而發之于文”為情要“約而寫真”“繁采寡情味之必厭”。明代李贄則認為,為文要倡導“童心”他說:“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币浴凹儭薄罢妗备腥耍@然也是從讀者接受的角度思考問題的。

二、“讀者意識”寫作教學觀的確立

如何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實現寫作教學的“實際應用”之目的,現代語文教育家們進行了多方位的思考,而現代意義上的“讀者意識”寫作觀的提出,可以說是他們對寫作教學的重大理論貢獻。  

梁啟超在對學生的作文教學的要求上強調,求“真”求“達”的表述觀,他說:“事跡 要真,寫出還要逼真,務要完全表達出自己所想講的。”④“真”是對內容而言,它包括事實的確鑿和人的真情實感,做到對事實和讀者負責。而“達”的要求就是一照原樣說,二令讀者完全明白。他曾說:“為什么要做文章?為的是作給人看,若不能感動人,其價值也就減少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梁啟超既有對傳統寫作理論的繼承,更有從教育教學的角度對“讀者意識”寫作觀的發展。

魯迅先生對作文的表述上也有自己獨到的看法,他倡導習作為文之初,要心有讀者,為大眾著想,“使大家能懂、愛看”。怎樣才能如此,魯迅先生的解釋是采用“白描”手法,“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勾賣弄而已!雹菟谡劶白约簩懽鹘涷灂r說:“我力避行文的嘮叨,只要覺得將意思傳給別人了,就寧可什么陪襯拖帶也沒有!薄爸徽f些自己的確能懂的話。”“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同時他也反對雖能看得懂,但語言粗糙乏味的“淺”、“俗”。由此可見,魯迅先生的寫作語言表述觀是辯證的。

阮真是三十年代中學語文教育研究最杰出的開拓者,他在作文教學的研究上尤為突出,他強調作文教學要崇實致用,倡導重視應用文教學并根據不同社會需要把應用文分為:普通、公牘、職業三類。他在作文擬題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作文題目,應給學生的良好刺激,引起他們作文的動機和興趣,他提示了5種可利用的機會:1、利用學生實際需要事項;2、利用讀物;3、利用定期刊物;4、利用校內服務事項;5、利用社會服務事項。這對在寫作中培養學生的“讀者意識”是十分有利的,并且他還說:“有實際生活需要的機會,我們要利用,沒有實際生活需要的機會,我們也要假設環境,造成機會,去做問題設計!雹捱@就為我們指明了我們在教學中如何為學生提供“發表”的渠道,培養學生的“讀者意識”,是具有相當實際意義的。

把“讀者意識”作為寫作的最基本方法,并為之作周詳思考和策劃并付諸實踐的是現代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 ,他說:“所謂好的文章就是使讀者容易領略、感動、樂于閱讀的文字。諸君執筆為文的時候,第一不要忘記有讀者。第二須努力的求適合讀者的心情,要使讀者在你的文字中得到興趣或愉快悅耳,不要使讀者得著厭倦!雹咚f古今文章作法各執其辭“千言萬語都不外乎以讀者為對象,務使讀者不覺得苦痛、厭倦而得趣味快樂。所謂要有秩序、要明暢、要有力等等,無非都是想適應讀者的心情。因為離了讀者,就可不必有文章的!雹嗨J為寫作須首先考慮:(1)讀者的性質(2)作者與讀者的關系(3)寫作這文的動機等。文章第一步雖當注意于造句用詞,求其明了;第二步還須進而求全體的適當。對人適當,對時適當,對地適當,對目的適當。這“明了”、“適當”,自然都是針對讀者而言。為求適當,他還具體設計了六個問題,讓學生作文時思考:(1)為什么做這文?即讓學生明確作文的目的,文章應給讀者的是實用價值還是審美感受。(2)在文中所要述的是什么?即思考文章中心,使讀者明了。(3)誰在做這文?即明確作者的地位、知道自己應以何種身份向讀者說話。(4)在什么地方做這文?這思考的是作文的應用環境,以求判定向讀者說的話是否適應特定的場合。(5)什么時候做這事?思想的是作文的時代觀念,以避免對讀者說出不合時宜的話。(6)怎樣做這文?探究的是作文的方法,以確定如何表現易為讀者所接受。上述簡單易行的方法,就在當今也不能算落伍。

朱自清是把“讀者意識”寫作觀付之于實踐的一位作家、學者型的教師。他認為:“寫作練習是為了應用,其實就是應用于這種種假想的讀者,寫作練習可以沒有教師,可不能沒有讀者。”⑨寫作練習僅僅把教師當作讀者(使學生懼怕的讀者)是無法激發學生寫作的沖動和發表的欲望的。雖然實際上學生的寫作對象是有限的,但“假想的讀者卻可以很多”。除了教師外還有父母、兄弟、地方人士、社會團體、政府、政府領導等等。同時朱自清先生還認為缺乏“讀者意識”必然會削弱教學效果。為培養學生寫作中的“讀者意識”,朱自清主張把報紙文字作為寫作學習的范文,學生容易從中看出讀者與文字的關系“這樣學生在寫作時也便漸漸會留心他們假想的讀者”。同時他還特別提到書信文體,認為這是培養學生“讀者意識”的一種好方法;因為書信比其他文體有更確切的讀者對象,有明確的傳達目的,在教學假設的情境中,更具有逼真性,更易誘使學生進入角色。

如上所述,“讀者意識”寫作教學觀的理論確立,得益于眾多現代語文教育家的倡導和潛心研究,至夏丐尊 、朱自清這一理論才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并得以基本完善。

三、“讀者意識”寫作教學觀的再認識

 今天我們重提“讀者意識”寫作教學觀是有必要的。長期以來,我們的作文教學形成了教師干預貫串始終的僵化模式,在寫作教學中,幾乎從不規定讀者對象。于是形成了學生作文的讀者幾乎只有語文教師一人的局面。學生在選擇語言文字和語言表達方式時,也從未考慮針對不同的讀者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和語言文字。這樣嚴重地忽視了語言的交際作用,阻礙了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作文教學中“讀者意識”的缺失,直接助長了學生作文敷衍塞責,甚至為了投教師所好,胡編亂造。為此,重新審視“讀者意識”寫作教學觀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的。

對“讀者意識”的內涵把握我們還可以從學生的作文與作家創作的比照中得出:

從作家創作的角度而言,“讀者意識”是作家創作時所預想的社會反映,它是影響作家創作的重要因素。學生作文雖然不是作家創作,但從廣義上看是相通的。因為他們都是用文字“表達”和“說出”,兩者都要顧及讀者的反映。同時寫作過程究其根源總是受“讀者”的“欣賞愿望”閱讀“趣味”和“評價”的影響和制約,進而會影響至作品的形成質量。

然而,作家與學生的寫作的性質畢竟是不同的 。寫作主體對生活觀照和學識水平不一樣,作品的質量不同,發表的途徑和渠道也不同,作家的寫作創造性與學生的作文的創造性也是有區別的。嚴格說學生的作文只能算是對事物的初步的認識和發現。

因而,我們認為廣義的所謂“讀者意識”是:讀者的欣賞愿望、閱讀趣味和評價對寫作主體表達和發表的影響和制約因素。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倡導的“讀者意識”是: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讓學生以假想的讀者為閱讀對象進行寫作。

    所以我們認為在作文教學中樹立“讀者意識”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作家寫作的目的是服務于閱讀對象,而學生作文的目的也是為了“應用”,可這個“應用”的對象絕不僅僅是教師,而是未來的讀者。因而,從作文教學的目標出發倡導“讀者意識”是一條理想的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道路。

再有倡導“讀者意識”寫作教學觀是貫徹平等、對話的教育理念的需要。還以作家創作為例,文學活動是一個由作家、作品、讀者等基本要素與環節組成的系統結構。它們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一種“社會化”的關系,即“對話、交流”的關系。在文學活動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廣義上也是“讀者群體”,這就是文學評論家,他們雖然也是讀者,但是就其閱讀文學的主目的并非為了欣賞而是為了批評,這一特殊的讀者群體與作家的 關系顯然不同與一般的讀者群體。讀者與評論家誰重要,各人有各人的說法。但是有這樣的現象,在文學史上沒有評論家欣賞的作家是很多的,可沒有讀者的作家是不存在的 ,就作家來說讀者是至關重要的。現在我們回頭關照作文教學,我想也是同樣的道理。老師就等同于文學評論家,學生的寫作是為了應用,即應用于假設的讀者,假如沒有讀者或者僅僅是給老師看的,其結果是大不相同的。作家在創作時有時可能會顧及到評論家的評論,但更多顧慮的是讀者的反映。讀者與作家實際上更多的是一種平等、交流的互動,評論家對于作家和作品更多的是一種審視。這也與作文教學相似,教師的閱讀也是一種類似于對作家作品審視,我想假如作家創作不是面對讀者,而是面對評論家,作家是很難激起創作的熱情的。同理,學生作文不是面對讀者,卻去面對教師,也是難以激發情感的。

因而,學生作文中的假設的讀者,這是建構平等、對話的“寫作場”的需要,是一種交流、互動的“社會化”的要求。

同時,倡導“讀者意識”寫作教學觀又是激發學生寫作動機的重要途徑。教育心理學把學習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類。內在動機指的是:“指向于學習任務本身的動機!蓖庠趧訖C指的是:“目標指向于獲得尊敬、贊許、認可的動機!雹鈸,假如我們把寫作的動機也作如此的分類,那么也可分為“指向于應用和指向于贊許、認可”的兩種類別。前者應屬于內在動機,后者屬于外在動機。

倡導“讀者意識”顯然有助于內在動機的激發。學生寫作中具有“讀者意識”,那么寫作中必然以假想讀者為閱讀對象,寫作中以適宜

應用于假想讀者的要求衡量、規范自己,并能在寫作過程中不斷地以此來持續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直至符合社會要求。因此,它對于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水平的發展和提高,同時對寫作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是很大的。

倡導“讀者意識”也有助于引發外在動機的啟動。教師以“應用”為標準衡量和要求學生,并創造條件提供學生“發表”“說出”的條件,并且在實踐和模擬實踐中指導和鍛煉學生,我們的經驗證明這種實踐和模擬實踐的寫作教學形式最受學生歡迎。教師與“實踐”的“贊許和認可”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的外在動機。而寫作外在動機的引發、誘發又促進了寫作內在動機的強化。

四、“讀者意識”寫作教學觀的現實意義

目前作文教學的現狀是令人堪憂的,突出表現在二個方面:一是效率低;二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較差。從學生的角度而言,絕大多數缺乏寫作的動力和寫作的熱情;從教師的角度而言,教學的立足點不明確,沒有立足于應用,脫離社會生活。過分追求:“高立意、精選材、巧謀篇!逼浣Y果是陷入了:“高要求,低效率”的困境。寫作教學中倡導“讀者意識”顯然有助于擺脫目前作文教學的這種尷尬的境地。理由如下:

1、倡導“讀者意識”有助于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以符合讀者能接受的要求和標準寫作,無疑會對自己的語言運用和表達技巧提出相應的要求。如:寫給自己看,要求說真話、心理話;寫給朋友和同學看,要求真誠、平等;寫給報紙、雜志,要求新穎、準確、有創造性。隨著讀者范圍的擴大,學生就會對自己不斷地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從而使學生養成自覺、自能、自動寫作的習慣,這正是我們語文教師所希望達到的。

2、倡導“讀者意識”有助于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學生以假想的讀者為對象,在假設的場景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表達自己的態度。面對不同的讀者對象和各種場合這樣就需要學生具有多角度、多層面的思考能力,而多角度、多層面的思考能力又是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主要構成要素。

3、在假設的情景中進行寫作訓練,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的能力。有利于寫作和生活實踐的溝通,有利于增強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性。

4、只有具有“讀者意識”,才能充分認識自我,確立自我在寫作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寫作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確立和提高又會有力地推動寫作水平的 提高。

5、倡導“讀者意識”更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6、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常常鼓勵學生寫放膽文、自由文,但在教學中卻苦于無法實施針對性的指導,“讀者意識”寫作教學觀無疑從宏觀和微觀上為作文教學指導開辟了“新”的渠道。

反思中學生作文訓練中讀者對象單一的問題,重提“讀者意識”寫作教學觀是十分必要的。它為我們擺脫目前作文教學的困境提供了一種較理想的方法選擇,這是一個很值得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思考、探索的課題。

注:

①②③申小龍:《語文的闡釋》,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版,第287、283、312頁。

④梁啟超:《飲冰室合集作文教學法》。

⑤魯迅:《南腔北調集作文秘訣》,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⑥阮真:《中學國文教學法》。

⑦夏丐尊:《文章作法》浙江文藝出版社1983年版第95頁。

⑧夏丐尊:《夏丐尊論語文教育關于國文學習》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8頁。

⑨朱自清:《國文教學論教本與寫作》,開明書店1947年版,第149~150頁。

⑩張大均:《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73頁。

 作者郵箱: 

[讀者意識寫作教學觀再認識(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寫作教學課件

2.《觀舞記》教學課件設計

3.作文寫作教學課件

4.小學寫作教學課件

5.寫作議論文教學反思

6.小學寫作的教學課件

7.公文寫作教學課件

8.寫作語言簡明教學課件

9.《坐井觀天》教學計劃

10.關于坐井觀天的教學課件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AⅤ日韩AV电影在线观看 | 五月丁香合缴情在线看视频免费 | 中日韩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 最新中文国产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t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