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運用多媒體 提高語文課質量(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8-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重慶市大足縣龍崗一小  張曉瓊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這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學過程的優劣。

教學過程是一個信息傳輸過程,教師、學生、媒體是教學過程的三個實體要素,多媒體教學是以教學過程的整體優化為目標的,以它豐富的多媒體形式--聲音、圖片、動畫、視頻等,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系統,充分展示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彌補了傳統語文教學的枯燥乏味,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優化語文教學過程,有效地提高語文課質量。

一、便于激發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

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是一種復雜的個性品質它推動人去探求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只要能夠喚起他們對學習對象的興趣,他們自然會被吸入學習的境界中,進行自覺自主地學習,比教師的主觀灌輸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小學語文第八冊《海底世界》,作為內陸地區的孩子,他們對于海洋知識的探求欲是十分濃厚的,但極為有限的課本文字、插圖,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形、聲、色俱備的現代信息技術-- 多媒體課件,能立即抓住孩子的視聽,給學生的認知活動提供一個最佳的情緒背景,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播放的聲音從“海面波濤澎湃”逐漸轉入到“再往下500米深”的一片靜謐;視頻圖像從“廣闊的海面”再到“閃爍的‘小星星’(有發光器官的深水魚)的深海”,在極短的時間內,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入到神秘的海底世界。學生的思維立刻就活躍起來。這樣,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教學信息,營造出一種再現課文情景的氛圍。使文字、聲音、動畫等聲情并茂的信息代替課本插圖、投影圖片等靜止畫面。學生觀看著活動的情景,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孩子都溶入到了奇異的景色之中,仿佛真的駕駛著潛水艇或穿著潛水衣來到了神奇的“海底世界”。當看到海底“五彩斑斕的魚群”時,學生說話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這時進行朗讀和說話等語文能力的訓練,訓練能充分到位,在四十分鐘的課堂中,學生主動參與,興趣昂然,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四十分鐘的效率極高。      

二、易于創設情境,引起學生情感體驗。

認知心理學家提倡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把情境放在學習環境四大要素的首位,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創設一定的教學氛圍,起到教學語言、教學結構所無法替代的作用。

創設教學情境,其目的是在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中,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喚起他們的共鳴,使之自覺地隨同作者進行對人、事、物的體驗、思索和感悟。

如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時,我首先精心布置了教室:講臺上端放著兩盆碧綠的萬年青;黑板上方正中,懸掛著周總理的遺像,遺像上披著黑紗;學生的課桌上放著每人精心制作的小白花。教室里充滿了莊嚴、肅穆的氣氛。

考慮到課文所產生的歷史背景與學生所處時代有一定的差距,單憑教師講述很難喚起他們的感情共鳴,引起他們的思想認同。于是我在課堂教學中,選擇了首都人民在長安街上送總理的實況錄像,將課文內容用字幕顯示在錄像下面,再配上哀樂,先讓學生邊看邊聽教師范讀,使他們沉浸在對周恩來總理的沉痛緬懷追憶中。整個音樂、文字、聲音、畫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場,真正營造了一個可感、可知的情境,讓人如臨其境,心靈受到難以言狀的震顫,從而被悲痛欲絕的送別場面所深深吸引與感動。

然后我再讓學生們在用畫面、文字、背景音樂集合而形成的情境氛圍中,一邊看錄像、一邊自己讀課文。由于之前的鋪墊,氣氛的渲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無需老師多加講解,竟能把對周總理的無限哀思與敬佩之情讀得淋漓盡致。當讀到“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約而同地站直了身體,摘下帽子,眼睜睜地望著靈車,哭泣著,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水。”“然而今天,他靜靜地躺在靈車里,越去越遠,和我們永別了!”等句子時,許多同學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這堂課,充分利用了多媒 體技術,把聲音、圖像、文字有機地結合起來,圖文并茂,聲情兼備,對于學生來說不管是語言的發展,思維的訓練,還是熱愛、懷念周總理的情感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三、能擴大課堂容量,拓寬學生知識面。

多媒體計算機的運用,將文字、圖像、聲音等信息有機地組合在了一起,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增多了課堂信息傳遞的通道,提高了單位時間內傳遞信息的容量,增大了課堂的語文信息容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為他們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如小學語文第四冊《秋天》是一篇畫面優美、語言精煉活潑的短文,針對低年段學生的訓練重點,我在處理教材時把注意力放在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上,但如何才能使學生想說、樂說、能說、會說呢?首先就要使他們有內容可說,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有全面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才能激發想象力,使他們在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下自主、積極地學習。

教學時,我快速幫助學生弄懂了短文的內容,然后提出一個問題:“你知道秋天里還會有哪些景象嗎?”孩子們似乎有些茫然,這時候我出示課前準備好的多媒體動畫軟件:“高高的藍天上飄浮著幾朵淡淡的云朵,一群大雁排列著整齊的隊形向南方飛去,幾只色彩艷麗的風箏在秋風中歡快地舞蹈。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樹、洋槐樹擺動著枝條,一片片黃葉從高處盤旋著落下,像翩翩落地的彩蝶。池塘里還殘留著幾片凋零的荷葉,岸邊毛茸茸的小草們也紛紛換上了嫩黃的衣裳……”優美的畫面再配以悅耳的音樂,孩子們的積極性立刻被調動起來了,你一言,我一語,爭先恐后地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景象,抒發自己的感受。在如此詩情畫意的情境里,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力也被激發起來了,他們談秋風、談秋雨、豐收的果實、收獲的喜悅,思維被激活了,思維深度也大大增加,有些孩子還能對比其它季節來講述秋天的特色。

這堂課,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性作用,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是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的作用,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恰當地提出開放性的問題,設計美妙的情境,提供豐富的信息素材,激發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內在動力,從而鍛煉了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培養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由上可觀,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確有它獨具的優勢,但在使用這一先進手段過程中,我們也不可盲目濫用。 

首先,不能僅把多媒體視為教師講解演示教學內容的工具。教學媒體應該是學生進行發現、探究、認識社會、接受新信息并最終完成進行意義建構的工具,是學生學習的好幫手。

其次,朗讀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信息于一體,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但朗讀這一重要環節萬萬不可被忽視,只有聽說讀寫能力都得到訓練,學生才能獲得全面的發展。

另外,我們必須留給學生充足的思維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留下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要鼓勵創新,不能妄加限制或者簡單粗暴地予以評價,否則會大大遏制學生思維能力尤其是求異思維的發展。

“能引起教學質量變化的是使用媒體的方法。”新的媒體出現只是給教學質量的變化提供新的契機。而關鍵仍然在人,在于人對媒體的合理使用。要上好多媒體教學課,使多媒體在教學中發揮最佳效用。我們教師還應與教學技術同步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恰當選用教學媒體,不斷總結多媒體教學技巧,優化動畫設計,在實踐中不斷培養提高自己的教學機智,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也將愈來愈廣泛地被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中,它為教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極為廣闊的前景,也對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體教學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需要我們努力去探索,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進與積累,并隨時用先進的教育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培養新世紀人才。

 作者郵箱: dzlgyxzxq@163.com

[有效運用多媒體 提高語文課質量(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運用

2.提高教育質量論文

3.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教學論文

4.初一提高教學質量標語

5.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6.文秘如何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7.提高教學質量承諾書

8.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評語

9.運用開辟造句

10.多媒體課件論文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网友自拍区在线视频精品 | 午夜福利精品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020 | 亚洲综合色婷婷7月 | 日本特级黄免费网站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