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全文,檢索局部,自組語言(高三現代文閱讀篩選并整合信息解題指導)

發布時間:2016-3-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緊抓全文,檢索局部,自組語言

【考情綜述】 

  “篩選并整合信息”是現代文閱讀題中的一種常考題型,幾乎是卷卷皆考的一種題型,所以,我們就不能不重視,不能不對之進行一番歸納、研究了。通觀近年來的此類考場真題,我們不難發現,其命題有兩種基本的形式:選擇題(大多為5選2的格式)和簡答題。如果是選擇題,則要求選出分析概括正確的項或錯誤的項;如果是簡答題,大多會用“有哪些……”“表現在哪些……”“概括……特點”“……幾種……”等等提問方式。凡是見到“哪些”“幾種”之類的提問字眼,我們馬上要明白,回答的時候,決不能只回答一點,一定是多點(至少是兩點,一般是三點或四點居多)。“篩選并整合信息”題,大多出現在文學類的文本閱讀題中,當然,社科類、論述類、應用類文本閱讀題中也會出現“篩選并整合信息”題。以上都是我們必須知曉的考情。 

  【考綱點擊】 

  高考大綱中明確規定,現代文閱讀要能夠進行“分析綜合”。具體要求是: 

  ⑴能夠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能夠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 

  ⑶能夠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⑷能夠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⑸能夠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 

  也就是說,以上五個方面都是“篩選并整合信息”題的內容,都是考查的內容,都是要求掌握的方面。 

  【解題方法】 

  為了避免空洞、抽象,我們還是結合高考真題,來談談“篩選并整合信息”的解題方法比較實際。從概覽2014年高考真題的情況來看,以下數法值得我們參考。 

  一是通覽全文,總體把握。要求我們概括的信息,一般都是散落在原文各個地方或各個部位的,要把這些分散在全文各個地方或各個部位的信息概括出來,離開了原文是任誰也無法做到的。要全面概括,就必須通覽全文,總體把握。譬如: 

  “雨”給作者留下了哪些難忘的記憶?“聽雨”讓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請根據全文進行分析。(2014大綱卷第17題) 

  通讀全文,總體把握,我們很快就可以把握到三點,即在南方老城聽雨,在川滇邊界山區聽雨,在陜北高原聽雨。給作者留下的記憶是:①南方老城的雨,給他留下了古舊、神秘的童年記憶;②川滇邊界山區的雨,給他留下了特殊年代苦味的記憶;③陜北高原的雨,給他留下了農村生活綠草般溫馨的記憶。第二問,明白的道理是:聽雨就是聽一個人的心聲,聽一個時代發展變化的腳步聲。這就是使用“篩選并整合信息”的解題方法,所取得的答題效果。不僅解答此題如此,解答類似的題均如此法。 

  二是緊扣提問,檢索原文相應區間。解答此類題目時,最需要先看清楚提問,題目問什么就答什么,切忌答非所問。命題者設題,無不是從原文出發的,其設計的某個具體問題,一定是依據原文某個具體區間文意的,所以,我們答題時,一定要再次返回到問題所涉及的原文的具體區域文字去比對、分析、推敲,最后才能確定答案。譬如: 

  下列對文章的有關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2014四川卷第15題) 

  A.文章從亞里士多德的模仿學說談起,意在引出人生、藝術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觀點,啟發讀者思考人生的意義。 

  B.第②段有關自然的描述涉及時間、空間、光線、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觀流轉變幻,姿態萬千。 

  C.作者筆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靈的作用,“清涼散”之喻形象地告誡人們不要因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對自然的欣賞。 

  D.本文以吃飯為例表現人類喜新厭舊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檻栽花”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賞自然美,具有生活氣息。 

  E.本文談古論今,寫人寫己,由景物而人生,從山水而藝術,緊扣自然與人生的密切關系,行文看似閑散,實則緊湊有序。 

  檢索全文,我們不難發現,AC兩項是錯誤的。A項里說的“啟發讀者思考人生的意義”是錯誤的。A項中雖說是引用了亞里士多德的模仿學,但是并不是用這個來啟發讀者思考人生的意義的,而是為了啟發讀者欣賞自然的美的。再次檢索原文,在原文的每段開頭都可以找到根據。如第2段開頭“自然的變化,實在多而且奇,沒有準備的欣賞者,對于他的美點也許會捉摸不十分完全的”,第3段“唯有對于自然,就決不會發生這一種感覺”,第4段“欣賞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第6段“自然景物所包涵的方面,原是極博大、極廣闊的”,第7段“大抵山水佳處,總是自然景物的美點發揮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根據這些文字,我們立即就可以判斷是“啟發讀者欣賞自然美”的,決不是“啟發讀者思考人生意義”的。檢索原文,同樣可以發現,C選項的“清涼散”不是“告誡人們不要因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對自然界的欣賞”,而是“治療利欲熏心的良藥”,它是“使人性發現、使人格凈化的陶冶工具”。 

  總之,只要根據每個選項對照相應原文,考生就能夠比較輕松地選出正確答案。這種解題法,也可以叫做“定點爆破法”。 

  三是自己組織語言概括。把所要的信息篩選出來了,還要自己組織語言去進行概括,因為原文中很少有現成的概括信息的文字,絕大多數信息都必須經過我們自己的概括,才能把信息清晰地表述出來,這也就是所謂的“整合信息”。另外,組織答案的時候,最好分點回答,不要籠在一起回答。譬如: 

  作品是怎樣敘述渡夫的故事的呢?(2014課標卷Ⅰ第11題第3問) 

  答此題,原文中是抄不到現成答案的,必須自己組織語言進行回答。“作品是怎樣敘述渡夫的故事的呢?”分析概括小說情節及其作用,小說對渡夫故事的敘述主要從與“我”的對話、“錢”話題的引入,以及他自身的敘述等角度來展開的。“我”的介入,使得渡夫的故事更加真實可信;“我”與渡夫之間,以及“錢”話題的引入,引起了讀者興趣;對話加自述的形式使得渡夫的故事簡練而集中。據此,我們可以分點概括:①以“我”的視角來敘事,使事件顯得真實可信;②以“錢”為話題,引入渡夫的故事,喚起讀者的閱讀興趣;③多用對話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經歷,使敘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寫與渡夫講述相結合,賦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傷的詩意美。 

  解答“篩選并整合信息”的題目,方法當然不止上面這些,各人的總結不同,方法也會有差異,但無論是什么方法,都必須以能夠便利解題為原則。大家也不妨在實踐中去總結更便捷更實用的好方法。 

馮振啟

[緊抓全文,檢索局部,自組語言(高三現代文閱讀篩選并整合信息解題指導)]相關文章:

1.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的解題方法

2.大班整合課程教案語言

3.關于網絡信息檢索論文

4.閱讀給力現代文答案

5.《西風胡楊》現代文閱讀及答案

6.《風箏》現代文閱讀及答案

7.《竹篾》現代文閱讀試題

8.《父親》現代文閱讀及答案

9.《報秋》現代文閱讀及答案

10.上海高考現代文閱讀練習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男女精品天堂 | 午夜在线播放免费人成年 | 中文字幕紧身裙在线播放 | 激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AⅤ免费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