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學設計方案及教學反思(人教版高一)

發布時間:2016-6-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金溪縣中等職業學校   李桃麗

班    級:2014級高考班  學  生  數:41人  授課時間:2015-4-17

教    材:高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下冊

教學內容:第四單元--散文閱讀與欣賞之《荷塘月色》

授課類型:朗誦+鑒賞

學情分析:中職一年級學生,對作者對散文都有一定了解。從朱自清的《匆匆》到《背影》,從敘事散文《我的母親》到寫景散文《我的空中樓閣》再到哲理散文《像山那樣思考》,對散文的情感美、語言美、意境美有所領會。但由于我們的學生認識問題膚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閱讀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培養形成之中。

教學方法:

借助導學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主要采用提問法、點撥法、啟發式歸納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自由鑒賞課文。學生則應通過有效預習,大量朗讀,質疑提問,討論交流,點評歸納等方式深入走進文本,適時走出文本。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誦讀能力,把握本文的情感脈絡,領悟情景交融的寫法;(2)體會散文的語言美,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培養揣摩散文語言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恰當的提升與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掌握一定的賞析散文的方法。

情感與態度目標: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彷徨苦悶的心境和潔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懷,培養正確的審美觀。

教學重點:1.揣摩語句,體會作者復雜的感情,把握本文的情感脈絡。

2.體會散文的語言美,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寫江南采蓮舊俗的作用;鑒賞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特別是通感修辭方法的特點及作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時目標

同學們,有一首歌名叫《荷塘月色》,大家喜歡吧?為什么?(學生應該有話說,可以說歌詞美,或說意境美,或說曲調美等)誰來清唱幾句?(學生積極展示)的確很美,說實在的,我也很喜歡這首歌。不過我今天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大家--我們能不能拿這首歌的曲調作為朗誦朱自清先生的同題散文《荷塘月色》的背景音樂呢?(學生積極發言可能意見不一)到底能不能,我們今天就來開始學習這篇散文,希望通過這堂課,同學們能給我一個完整的答案。(出示課件,揭示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效果

1.介紹作者--我認識的朱自清(生平經歷、創作成就、感人事跡)

師適時補充,特別應引導學生了解作者作為具有獨立人格的自有知識分子的一面。(出示幻燈片)

2.檢測字詞的理解和運用(出示幻燈片)

3.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采蓮賦》的內容。

三、再讀感知

1.師生簡單復習朗讀技巧(出示幻燈片),生自由朗讀課文,并完成下列問題。

①.找出文章主要寫景段落和主要抒情段落,同時找出文中表現作者心情(直接抒情)的語句,體會其情感。

主要寫景的段落有                                              

主要抒情的段落有                                              

文中表現作者心情的語句主要有                                             

②.理清線索

作者的情感脈絡                                                            

作者月下散步的游蹤                                                         

2.對子之間交流朗讀成果,并朗讀抒情的段落和句子。

3.全班展示匯報朗讀成果

(1)請基礎一般的學生展示答案,其他同學補充。(師出示幻燈片,點撥歸納)

(2)請2-3個同學朗讀自己最有體會的語段,然后生生之間積極點評,師適時點撥。

四、思考提問

1.聽配樂朗讀(可以試著閉上眼睛聽),對比自己的閱讀體驗,后說說自己的感受。

2.就自己不懂的問題或認為需要討論探究的問題,批注在課本上。

五、課堂小結

師再提出導入環節中的問題:朗誦同題散文《荷塘月色》,能不能用同題歌曲的曲調作為背景音樂?請同學們結合文章內容、意境和情感主旨等分析作答。(師出示幻燈片,點撥歸納)

六、布置作業

1.朗誦課文第4-6段。試著鑒賞作者寫景的技巧,品味散文的語言美。

2.把課堂上質疑的問題加以分類,課外查閱資料,試著解決。

3.有興趣的同學畫一幅荷塘月色圖。(可以畫在紙上,也可以用多媒體制作)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提出課時目標

1.文章記敘了作者深夜獨游清華園荷塘的經過,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作為貫穿全文的感情線索,處處寫景,時時抒情,傳達出一種淡淡的哀愁與淡淡的喜悅交織雜糅的復雜感情。(師出示幻燈片)

2.小組交流質疑的內容,重點內容及小組難以解決的問題再在全班研討。

關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問題:

如:①.為什么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明確:因為這是作者性格的真實寫照,也因為當時作者這種矛盾心態非常強烈。)

②.心里頗不寧靜表現了什么?

(明確:《荷塘月色》表現了作者為國家民族命運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現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也表現了他不愿投身武裝革命,反映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弱點。這是他當時的真實心態的反映。)

③.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會想起采蓮的事情來?

(明確:以采蓮的熱鬧襯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蓮同物,作者又是揚州人,對江南習俗很了解。)

④.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為什么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明確:作者主觀上想通過游覽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寧靜的心態,客觀上確實在觀賞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時候,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景物之中,但是很快又回歸不寧靜,又重新憂郁起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就是他不寧靜的表現。)

3.前面我們已了解到,本文主要描寫的景物是“荷塘”“月色”。品鑒散文,除了品味作品的情感美,還應賞鑒它的景物美、語言美。這節課,我們的重點是體會散文的語言美,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二、荷塘月色圖(含學生畫作)展評

1.從這些畫面你會聯想到文中哪些語句?

2.分析圖畫和文中描寫語段的區別及產生區別的原因。請舉例說明。

要點:①“圖中景”和“文中景”

②圖較直觀,文多含蓄(文中有一些精美傳神的語句)

③人的學識、生活經歷

3.圖畫和文段語句比較,你更喜歡哪種方式?為什么?(提示:可以從描繪景物的技巧及效果來比較)

三、思考質疑

關于文章的寫景技巧、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大家還有什么不懂得問題?

四、朗誦比賽

(采用小組積分制,成績最后的要被罰表演節目。鼓勵學生當堂背誦精彩的語段或句子)

五、課堂作業

《荷塘月色》的語言藝術是很高超的。美的語言、有豐富表現力的語言并不是靠詞藻堆砌、靠粉飾來寫就的,散文的語言美就要表現在語言的“生活化與藝術化”的統一上。例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除“亭亭”一詞外,都是口語,“葉子出水很高”是寫實的一筆,不需要修飾已經達到“準確”了。但作者不滿足“摹形”,他要傳荷葉之神。于是,抓荷葉的狀態特征以裙作比,“亭亭”二字便成了點睛之筆,一位臨風起舞的窈窕淑女的美姿出現了,那展開旋動的裙與碩大舒展的荷葉融合為一體,荷葉的動態美便躍然紙上,心形兼備。

請同學們也找這樣的例句進行欣賞,并寫一段文字表達你的理解。(100字即可)

先小組交流,后各小組推出2-3段質量更高的文字作全班展示,并說明推薦理由。

六、課堂小結

借景抒情:作者層次有序地時而以荷塘為主景,月色為背景,動靜結合,運用鮮明的比喻,通感手法,由遠及近,從里及外地描繪了月光下荷塘的無邊風光。作者時而又以月色為主景,荷塘為背景,別出心裁的虛實為用,濃淡相宜地勾勒了整個荷塘的月夜風采。作者努力挖掘蘊含在大自然中的詩意,讓聲、光、色、味都透出神韻,共同點染荷塘月色綽約的風情。這樣以景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不僅使作品富有詩情畫意,也使作品具有情趣美。

語言美:朱自清散文的語言典雅清麗、新穎自然(樸實自然美)。《荷塘月色》保持了這一特色。朱自清很注重語言的錘煉,且以輕筆淡彩的口語來繪神狀態,表情達意。《荷塘月色》中動詞與疊字疊詞的運用,不僅準確而傳神地渲染和強化了詩情畫意(含蓄美),而且節奏明朗,韻律協調(音樂美)。

以學生小結為主,教師借助相關幻燈片做補充,并提示學生做筆記。

七、課后作業

1.背誦第4-6段。

2.書面完成練習二、三、四題。

3..在《荷塘月色》里,顯然有兩個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現實世界與。在某種意義上說,自我心靈升華的超越世界是朱自清的一個“夢”。說說你對這個“夢”的理解。

【教學反思】

平等的師生關系是現代課堂的主旋律。這兩堂課上,我視學生為一個個活潑的生命體,尊重學生,平等對話,處處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為本;學生自主預習,適時合作,積極探究,個性獲得發展,潛能得到開發,求知欲和展示積極性得到滿足。回顧這一課的教學,我明白了新課堂教學要學會巧妙“借力”。一、借助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成果展示,教師能準確地調控課堂。二、借助學生的愛好特長,能增添課堂的情趣。三、借助教師的適時點撥和啟發,學生能爬得更高,鉆得更深。

語文教學要加強綜合與實踐,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這兩節課在這方面表現得較突出,語文教學的多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朗讀、理解、品味、鑒賞,處處扣住文本,在學生走進文本和走出文本的過程中,點滴地滲透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發展與思想情操的目標要素。

為了當好現代課堂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對話者、促進者。我在課前做足工作。盡管這篇文章教過多次,但每一次都要反復品讀文章,查閱資料積累教學素材,探究新的教法,總結更好的學法。“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但從這兩堂課看來,學生雖會積極質疑,但質疑的內容探究意義不大,今后還要加以訓練。從課后作業反饋情況看,【創讀延伸】第二題就三校生而言設計得偏難,提示得不夠。后來想想,其實可以拿陶淵明的“夢”、杜甫的“夢”等來啟發學生的思維。

李桃麗

[《荷塘月色》教學設計方案及教學反思(人教版高一)]相關文章:

1.高一歷史教學反思隨筆

2.教學反思與評語

3.美術教學反思論文

4.語言故事教學反思

5.教學反思或隨筆

6.aieiui教案及教學反思

7.論文的教學反思

8.成語教學反思高中

9.成語教學的反思

10.教學反思與隨筆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日本少妇高潮久久久久 | 亚洲性色在线精品视频 | 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欧美aⅴ字幕 | 又黄又爽又色无遮挡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