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夢幻般的湖》教學設計(語文版八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10-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青海湖的美。表達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2、了解青海湖夢幻般的奇妙景色;了解課文觀察與想像相結合,語言自然優美的特點。 

3、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事物的方法,培養自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體會為什么說青海湖是夢幻般的湖。 

●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通過對青海湖夢幻般景色的描寫,表現了大自然的奇妙和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文章是以作者的游蹤為線索,即在路上、在青海湖上、離開。夢幻--青海湖是巨大的畫卷,是絕妙的世外桃源。理解“夢幻”是全文的關鍵。 

(一)質疑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青海湖在哪兒嗎?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還是咸水湖?景色怎么樣?請帶著問題讀一讀閱讀提示。 

我們初步知道了青海湖大小及地理位置。我們還要理解“為什么說青海湖是夢幻般的湖”。為了理解課文,我們先進行自學。 

(二)初讀課文、解決疑難 

1、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撲朔迷離pūshuò-mílí:撲朔:猶言撲騰,亂動的意思。迷離:眼睛瞇起。《樂府詩集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原指分辨不出雌雄。后用以形容事情錯綜復雜,不易識別。

倘徉cháng yáng:閑游;安閑自在地行走。 

眸子móuzi: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粗獷:cūguǎng∶粗野,豪放;豪壯

沉湎:chénmiǎn,沉溺,耽于。比喻潛心于某事物或處于某種境界或思維活動中。

震懾zhènshè:懾:使害怕。震動得使害怕:震懾敵方。

溫柔恬靜:本課指風景優美,非常安靜。 

湛藍zhànlán:晴天的藍色;湖海等的深藍色.

漣漪lián yī:小波紋。 

佇立zhùlì久立,長時間地站著。

鄱陽湖pó yáng hú: 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在 江西省 北部。

繁衍fányǎn繁殖衍生;逐漸增多繁衍后代

二、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想想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青海湖的?

第一部分:(1~4)高原奇特的夢,是寫去青海湖的路上“各種各樣的撲朔迷離的關于高原的夢”,反映了作者對美好景物的憧憬。

第二部分:(5~8)夢境的繼續,寫原以為只會在夢境中出現的美好景物,現在卻呈現在眼前,令作者驚喜交加。作者細致地描述青海湖碧綠的草灘、藍色的湖水及湖水湛藍明澈的原因。

第三部分:(9--12)夢一般的傳說。有關青海湖的神話傳說服及其歷史變遷的過程。

還寫了青海湖是鳥的世界,魚的樂園。

第四部分:(12--15)追求,而不是沉湎于夢境。

三、熟讀課文,體會重點

1、作者為什么說青海湖是“夢幻般的湖”?

本文是以作者的游蹤為線索,即在路上、在青海湖、離開。而對青海湖的描寫則是先寫青海湖的藍與優美景觀,再寫各種傳說和故事,最后寫舉世矚目的青海湖。課文自始至終把“夢幻”與對青海的描寫結合起來,首尾呼應,結構緊密。

2、文中引用了有關青海湖的神話傳說,這對文章主旨表達有何作用?

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來安排三個傳說,自先是西海龍王的故事,然后是唐代文成公主的故事,接著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這些故事,為青海湖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為青海湖美麗的自然景色增添了人文色彩,更加體現了青海湖引人入勝的美,也為青海湖的美增添了夢幻般的魅力,調動了讀者豐富的想象。

3、試從文中“夢境的繼續”和“夢一般的傳說”中摘錄有關景物描寫的好詞佳句。反復誦讀,體會其表達效果。

①我的眼前,一片鑲著露珠的綠茵茵的草灘,草灘上生長著黃燦燦的油菜花,在這綠色和黃色的背后,又銜接著一派無邊無際的藍色湖水。

用“綠茵茵”“黃燦燦”,不僅突出草灘黃綠相間、色彩艷麗、引人注目,而且表現出青海湖畔一片充滿蓬勃生氣的景象。

②而那湖水的藍,又是藍得多么醉人啊!它藍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藍得純正;它藍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藍得深沉。

湖水藍得“醉人”,用“醉人”表達了作者的心態,已陶醉其間,同時也表現出湖水藍得可愛、迷人。“純正”“深沉”,表現出湖水藍的程度,濃濃的,毫無雜色。

③那藍錦緞似的湖面上,起伏著一層微微的漣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漿液,又像是白種人的小姑娘那水靈靈、藍晶晶的眸子。

用“水靈靈”“藍晶晶”的眸子來比喻湖面上的漣漪,十分貼切生動。“藍晶晶”,指藍得發亮,恰當地表現了湖水的色彩。“水靈靈”,富有動感,活靈活現,也正符合水面波動的情景。句子運用這兩個詞語,使湖水顯得更嬌美可愛。

④那晶瑩的雨珠隱隱約約地閃露在草叢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巒頂端和空氣的分子之間,輕輕地吸一口空氣,甜絲絲的,涼爽爽的。

“甜絲絲”“涼爽爽”,這里不只是身體的感覺,而且也是心理感受,表達了作者心情舒暢,心曠神怡,有甜蜜之感。

⑤據說,到了盛夏時節,一群群、一層層的魚兒自由自在地浮游著,金燦燦,紅艷艷,美極了。

句中的“金燦燦”“紅艷艷”,表現出魚的黃與紅的色彩燦爛,光彩奪目。

四、讀下列句子,談談你對文章語言的體會。

①它藍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藍得純正;它藍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藍得深沉。青海湖的藍,藍得純凈,藍得深湛,也藍得溫柔怡雅。那藍錦緞似的湖面上,起伏著一層微微的漣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漿液,又像是白種人的小姑娘那水靈靈、藍晶晶的眸子。

作者為了突出青海湖水的晶瑩明澈,運用了對比、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而且長短句結合,讀起來富有音樂感。把“起伏著微微漣漪”的湖面比作小姑娘那“水靈靈,藍晶晶的眸子”非常貼切,不但寫出了水的藍,更重要的是突出了湖水的純凈,純潔,不受半點的污染,還給人以無盡的遐想。

②我幾乎醉了,想跑,怕破壞這畫卷的安謐;想喊,又怕驚動這畫卷的寧靜。

作者被這大自然的靜謐給震懾住了,不敢跑,也不敢喊,只有獨自默默地佇立著,任大腦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作者壓抑著內心的欣喜;表達出的感情比直抒胸臆要強烈得多。

③“誰能相信這是大自然的現實,而不是大膽的夢幻呢”聯系課文內容,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這句話的意思是:青海湖的水那樣湛藍,那樣晶瑩透澈,景色那樣令人陶醉;又有各種各樣的鳥,在藍天翱翔,在水面浮游,在草灘棲息;那么多魚兒成群在水中游來游去,這么神奇、美麗的地方,簡直就是撲朔迷離的夢境,置身其中,讓人不敢相信,這就是現實,仿佛進入夢境一般。所以說,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4、文章最后希望人們來到美麗的青海湖瀏覽又怕環境遭到破壞。想一想:有什么措施既可以開發旅游資源、發展經濟,又不破壞環境。

五、積累語言:

再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組成2-300字的短文,當堂背誦下來。

課文通過優美的語言和詩一樣的文字,描寫了青海湖的美麗神奇,表達了作者對美麗大自然的神往,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

六、課堂作業設計 

1、擴句。 

草灘上生長著油菜花。 

我們欣賞美景。 

2、把排列錯亂的句子寫通順。 

難忘 這堂課 令人 真 

高老師 三十年 工作了 在教育戰線 

 

惜緣

[《青海湖,夢幻般的湖》教學設計(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青海湖,夢幻般的湖節選閱讀答案

2.青海湖的導游詞

3.大美青海湖風景圖片

4.青海湖的閱讀答案

5.青海湖導游詞參考范文

6.語文版小學課件

7.語文版九下教學計劃

8.八下語文版教學計劃

9.語文版春雨的色彩課件

10.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 综合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免费精品在线观看国产 | 色久国产综合视频 | 日本在线免费AⅤ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