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參加了2004年的中考語文閱卷工作,現就閱卷的情況談談自己的一點感受和體會。
一、 中考語文卷的整體情況
閱卷期間,按照優、中、差三個等級從400袋試卷中隨機抽出三袋答卷(每袋30份)進行了一次抽樣調查,現將有關數據列表如下:
抽樣三套卷(優、中、差)各題均分及得分率一覽
寫字識字 名句積累 語言運用 課文解讀 A卷總分 文言文 閱讀一 閱讀二 作文 合卷總分
優卷均分 4.87 15 8.73 29.6 58.2 12.33 5.23 10.3 39.37 96.33
中卷均分 4.8 15 8.33 26.67 54.8 11.47 5.9 10.4 32.33 87.5
差卷均分 4.1 13 6.07 22.4 45.57 2.6 3.43 2.3 20.9 52.02
三卷均分 4.59 14.33 7.71 26.22 52.86 8.8 4.86 7.67 30.87 78.62
試題滿分 5 15 10 30 60 15 10 15 50 120
優卷得分率 97.4% 100.0% 87.3% 98.7% 97.0% 82.2% 52.3% 68.7% 78.7% 80.3%
中卷得分率 96.0% 100.0% 83.3% 88.9% 91.3% 76.5% 59.0% 69.3% 64.7% 72.9%
差卷得分率 82.0% 86.7% 60.7% 74.7% 76.0% 17.3% 34.3% 15.3% 41.8% 43.4%
三卷得分率 91.8% 95.5% 77.1% 87.4% 88.1% 58.7% 48.6% 51.1% 61.7% 65.5%
從三袋答卷反饋出來的情況來看,優卷與差卷都比較客觀,中卷抽樣略有靠擾優卷的趨勢,但基本上也能說明一些問題了。
從總分得分率來看,卷面難度系數為0.65左右,略高于去年不到0.6的系數,由此可以推測今年的語文錄取線會比去年更高。從閱讀題得分率來看,相較四月調考成績而言,也有很大的上升幅度,這是由于閱讀題難度降低的緣故,也是這次總分成績上揚的關鍵所在。從作文得分情況來看,比往年可要高出許多。下面具體說說作文的情況。
二、 關于今年中考作文閱卷的一點感受與體會
從今年的語文作文的得分情況來看,得分率為61.7%,與四月調考的成績差別不大,比往年的作文得分率可就高得多了,我想,這不是由于學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而是與市語文教研員的所定的標高有較大關系。這一點,從作文評分標準的調整到對中學生寫作水平的要求的變化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今年的作文話題為“善待自己”。這一話題中的“善待”與“對待”、“正視”有一定的聯系,但不能等同。“善”字為“對待”作了限定,話題材料中已經對話題作了很到位的概括:“善待自己,其實就是好好對待自己。”材料中還有一段提示語:“它是一種自我釋放,自我調節,自我塑造……的行為方式,也是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另外,話題中的“自己”,也是考生審題時必須要注意的一個關鍵詞。但是,從學生的寫作文本的呈現狀況來看,卻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審題誤差情況。
其一,表現為“抓其一點,不及其余”。話題材料已經為我們提供了三個思考方向:“自我釋放、自我調節、自我塑造”,有的考生估計是受了“話題作文要善于化大為小”的影響,(中考之前,相關媒體曾就作文情況請有關教師作了分析,就提出過話題作文要善于化大為小,否則不好把握,寫作素質不是特好的學生,不要把話題鋪得太開,放得太大。)抓住其中一點就大談特談,例如有的考生以“自我釋放”為契機進行思考,大談放松自己的好處、方法等,而在初評制定標準的時候就已經為這類文章定了性:善待不是單純的放松,放松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如果學生這樣思考為文,內容上就只能歸為三類文(15-19分),充其量只能歸為二類下等(20-21分)。這樣一來,學生的作文就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殊不知,話題作文“化大為小”之后,還要注意一點,就是要隨時關注作文的話題本身,而有的考生就忽略了這一點。“寬容自己”可以說是“善待自己”的一個方面,但它也只是“一個方面”而已,只是其中一個部分,不能全部代替“善待自己”,有的考生就在作文中就“為什么、怎么樣寬容自己”來構思行文,文章寫完都沒有關照、回到“善待自己”上來,按教研員的思想,這類作文就屬于“基本符合題意”一類,實質上就是“輕微偏題”,內容上就又歸為了三類文(15-19分)。加上表達分,作文最好也就是個30多分的樣子。
其次,表現為“偏而忘私,疏而忘己”。“偏”是審偏了題,“疏”是疏忽了要素。大致表現為三種情況:一是大談特談為什么應該善待他人,怎樣善待他人,偏偏不談“善待自己”。二是有部分考生在作文中反反復復強調“善待自己,就是為了善待他人”,仿佛他的作文就是為了告訴人們什么是“善待他人”、應該怎么樣“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只是其中一種途徑而已。殊不知,文章只要轉換一下句子順序就符合題意了:“善待他人,就是為了善待自己。”這樣落腳點回到“善待自己”上來,就算是摸清了方向。第三種“忘記自己”表現在偷換主語上,有的考生在文中大聲呼吁社會、學校、家長要善待自己,文章結構、思路不可謂不清晰,但這種方向又屬于審偏了題。
再次,表現為學生情感態度認知上的失誤。新的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情感態度、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的達標情況,在考生作文中一目了然,有的考生在作文中就怎樣“善待自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也有構思行文的清晰思路:在學校里應該怎樣“善待自己”,在家里應該怎樣“善待自己”,在社會上應該怎樣“善待自己”……但文中所舉出的例子讓人不忍卒睹:在學校里就應該遇到難題繞彎、讓同學幫自己做作業、做清潔,在家里就應該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沒有錢就找父母要,不要把自己勒得太緊,在社會上就應該處處不讓自己吃虧,車上有座位就搶,撿到錢就自己花……諸如此類,學生的情感可謂真矣,觀點可謂鮮明矣,然而讓人看了可謂哭笑不得矣。這樣的學生的道德水準且不說他,僅就思考的層次、思維的深度而言,就已經低人一等了。這種文章,怎能得高分?
以上談的是幾種失誤作文,下面說說高分作文的情況。
就整個閱卷室的作文閱卷教師反饋出來的情況來看,有一類作文很是占便宜,那就是根據話題材料的提示,從并列的幾個方面著手來行文的,如“善待自己”就應該學會自我釋放,“善待自己”就應該學會自我調節,“善待自己”就應該學會自我塑造……這一類的文章,只要不出現前面所列的幾種失誤,作文一般都在35分以上,40分以上的作文這類文章占了多數。這類作文,對學生來說,好寫,對老師來說,好閱。對作文教學的導向而言,利弊難說。利,讓學生養成一種條理清晰的思維,弊嘛,說不定兩三年之后,又在武漢的初中作文教學和寫作中形成一種新的八股文。是悲還是喜?難說。就這個話題而言,學生用這種形式寫成的文章中,就有大量的流于形式而內容空洞的作品,缺乏說服力。
另外,就這次作文來看,閱卷過程中難得見到幾篇得高分的記敘文。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是話題本身的限制,還是閱卷操作上的問題,值得探討。限于資料,只提出,以求教于方家。
以上只是個人感受與體會,聊作記錄,一以備忘,一以探討。
[閱卷歸來話中考之語文篇(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陳安之語錄有哪些
2.高中周記:書之語
3.陳安之語錄摘抄
4.教師節祝福話
9.教師一句話感言
10.祝福教師節的吉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