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專題學習模式的構建與反思(教師中心稿)

發布時間:2017-12-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梅縣雁洋中學  

[內容提要]語文專題研究性學習貫徹了“以學生發展為本,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新課標理念,致力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學會探究、學會學習。走進語文專題學習的新天地,學生未來的發展將更輝煌。

[關鍵詞]專題研究  學習模式  問題  對策

[正文]語文專題研究性學習是新課程實施的一個重要舉措,貫徹了“以學生發展為本,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新課標理念,致力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己學習探究,在發現中學習,在探究中提高學習,體驗成就感,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依蘇教版語文教材為例,在七(上)至九(上)五冊教材中共安排了 8個研究性專題,它們是:狼、長城、漢字 、氣象物候 、荷、鳥、葉、廣告多棱鏡。從選材上看,8個專題都源于生活、社會,都緊緊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等方面 。學生通過這些專題性的研究活動,可以形成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認識,發展良好的情感、 態度和價值觀。因而專題活動成為密切學生與生活、學生與社會聯系的一座橋梁,是研究性學習的具體實踐。 

一、語文專題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構建 

(一)活動前(進入問題情境階段) 1.創設問題情境布置任務 2.建立學習小組,搜集相關資料 3.確立主題,擬出方案 

(二)活動中(實踐體驗、表達交流階段) 1.個人或小組將實踐、體驗所得的收獲進行整理加工形成書面材料。 2.通過演寫課本劇、開辨論會、報告會、編寫小報等形式表達、展示成果。

(三)活動后(歸納整理、鞏固成果階段) 將活動的成果歸納整理,進一步上升為理性認識,形成具有邏輯性的成果。 

例:“鳥”專題(八年級下冊)活動設計 

活動目的 

1.了解鳥的種類、形態特征、生活習性、生存狀態等知識。 2.正確認識鳥與人的關系,激發熱愛大自然,保護鳥類的情感。 3.學會在搜集、整合資料的過程中理解鳥文化的內涵。 

活動準備

1.觀鳥(1)利用課余時間到動物園觀察形形式式的鳥的形狀和習性。(2)親自飼養鳥兒進行零距離觀察,并作好記錄。

2.讀鳥(1)認真閱讀課本中關于鳥的詩、文、資料,初步了解鳥的有關知識。(2)搜集相關課外知識,體會鳥與人類的關系與鳥文化的內涵。(3)搜集誦讀寫鳥的精彩片斷詩文、俗語、故事傳說、歌曲,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情趣,豐富 “鳥文化”的內涵。

3.分組并依據每組的興趣、特長選擇一個子專題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可以分(1)鳥專家組 (2)鳥文學組 (3)鳥美學組 (4)人鳥關系組等四個專題研究小組。

4.與各組討論確定活動的主要內容。

鳥專家組:(1)鳥的種類、形態特征、生活習性 (2)生存狀態 

鳥文學組:(1)收集以“鳥”為主題的詩歌、文章、諺語、傳說故事 (2)創作以“鳥”為主題的詩歌、散文并配樂朗誦 (3)讀寫“鳥”的散文,寫文學短評

鳥美學組:(1)搜集能展示鳥的美的圖片、音像資料,或制作能展示鳥的美的課件(2)鳥的美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3)你最欣賞鳥的什么美?為什么?

人鳥關系組:(1)鳥與人的衣食住行的關系(2)鳥與人的生產勞動的關系(3)鳥與人類的科學發展的關系(4)寫一篇以“人和鳥”為話題的演講稿 

活動過程

活動一:鳥專家組 說鳥 1.多媒體展示鳥的圖片 2.結合圖片、錄象對鳥的種類、習性生存狀態作解說 3.交流鳥的生存狀態的調查報告。 4.發保護鳥的倡議書。 

活動二、鳥文學組 品鳥 1.交流與“鳥”有關的成語、詩文、俗語、傳說。 2.舉行以“鳥”為主題的詩文朗誦比賽 3.配樂朗讀散文《鳥的故事》并作點評 

活動三:鳥美學組 賞鳥 1.多媒體播放林中的鳥、籠中的鳥、覓食的鳥、嬉戲時的鳥、在高空飛翔的鳥,在風雨中疾 飛的鳥……從審美角度來欣賞鳥體形美、色彩美、鳴聲美、飛翔的姿態,以及鳥所具有的人性 美,并從審美角度對畫面進行解說,理解“鳥文化”的豐富內涵。 2.運用準確形象生動的語言,自選角度談鳥的美。 3.歌曲連唱--《小燕子》、《飛吧,鴿子》等。 

活動四:人鳥關系組 議鳥 1.交流人與鳥關系的小論文 A鳥與人類的衣食住行 B鳥與人類的生產勞動 C鳥與人類的科學發展 2.演講:鳥-人類的朋友。活動后 1. 將搜集的有關鳥的知識制成卡片。 2. 將有關人鳥關系的小論文編成論文集。 3.為保護鳥類寫一條標語、一份倡議書。 4.為保護鳥類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開展這樣的專題教學活動,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一句話,通過專題學習可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環境、 關注國家發展的社會責任感,應該成為當前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頭戲 。

二.開展語文專題活動的反思

專題教學是一種全新的課型,它在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評價方式等諸多方面為我國的語文 教育乃至整個基礎教育開辟了一個磨擦的教學領域,為學生個性化的全面發展創設了一個良好的環境空間。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我驚喜地發現學生上語文課的興趣濃了,學習積極性高了;掌握了查尋資料的方法;小組的凝聚力強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提高了。盡管學生專題研究性學習給我們的教學帶來的無限的生機,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不難發 現還存在許多問題。

問題一:學生停留于資料收集層面,不善于分析、提煉。

在進行語文專題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收集和分析、處理信息是實施過程中的必要環節。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收集信息比較容易,因此積極性也較高,收獲也較大 ;但一旦進入分析、處理信息階段,學生就顯得相對低沉,因為,這一階段比較困難,屬于高層次的思維能力。

問題二:學生真正的參與面不廣,旁觀者較多。

一般來說,真正對語文有興趣,認為語文對自己將來的發展很重要的學生對學習內容較為熱心,他們積極查找資料,深入鉆研,廣泛地和學習組成員進行討論,在個人鉆研和討論中 ,不斷獲得新知識,發現新問題,他們承擔了學習內容的大部分任務,甚至包攬了全部研究任務,成為學習小組的頂梁柱。但是,組內那些性格內向、對語文興趣不濃的同學對學習內容研究的參與度不大,成了專題學習的旁觀者,故出現了“一些人忙而勞累,一些人閑而無聊”的局面。

問題三:課堂交流平乏,被動接聽者多。

語文專題學習活動的最后程序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將取得的收獲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提煉,形成書面材料。老師們根據學生未來發展的要求,為了鍛煉她們的口頭表達能力,要求學生在形成書面材料之前進行口頭匯報,將自己的收獲和同學進行交流研討,以便加深對所研究內容的理解并繼續修改。但是由于大部分學生只是將收集的內容剪貼、拼湊,沒能融入到自 己的知識中,且采用的形式比較單調(只是單純地將所收集的資料一股腦兒地讀給大家聽)不講策略,同時各組只注重本組的內容,對其他組的內容一般不太感興趣。因此形成了匯報的同學在上面講得很累,而其他的同學卻只是被動地接受、傾聽,形成了死氣沉沉的狀態,課堂上成了變相的滿堂灌,沒有了思維的碰撞。久而久之,專題學習變得單調、枯燥、乏味。

問題四:部分學生剪貼、抄襲資料,無實事求是的求知精神。

或者因為不感興趣,或者因為偷懶等眾多的原因,很多同學為了完成任務,往往是從書上、網上、報紙上、雜志上把別人的東西剪下來,拼成一篇文章,然后到課堂上一讀了之,對自己的研究內容壓根兒就未認真思考過、探求過,因此,當其他同學問一些他們研究范圍內的問題時就一問三不知。這種風氣如果不加以制止,那將破壞學風,也影響到為人的品格。

針對以上問題,我在語文專題學習進行的過程中采用了以下策略:

1、加強師生“對話”

從問題一中可以看出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必須加強。這就使得教師和學生“對話”的對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學生正處于心智成長階段,知識結構也并不完善,親切的交流對于情感或思想易于激發,它可推動學生思維的發展,幫助她們深入思考。有的老師認為采用專題學習可以讓自己省力,一旦將任務分配給學生,和他們講清楚怎樣做,就無須再多過問。在學生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幾乎和學生沒有交流。這一種做法是不對的。從筆者實驗過程中的反饋情況來看,在語文專題學習中,學生比平時更需要和老師進行交流,因為所學的知識不是很扎實,閱讀面不廣、量不大,碰到問題有時是束手無策,不知該從何下手,思路堵塞,這時和老師的交流就可以幫助開拓思路,加大思維深度。

2、 強化群體參與意識。

首先在開展語文專題學習前,教師就要做好宣傳工作,指出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強調共同參與。其次,及時聯系,做好協調、指導、激勵工作,增強她們的參與意識。教師要勤于與各學習小組聯系,了解各小組的任務分配狀況,研究進展狀況,產生的疑點等等,并督促小組成員輪流將每次討論分析情況記錄下來,以便將來成文時使用。這樣,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疑難,從而及時幫助、指導、協調,也有利于教師在學生碰到困難時及時激勵她們,以免學生被困難嚇倒,打退堂鼓,出現旁觀者。

3、學會寬容,注重思維碰撞。

思維的碰撞在語文專題學習過程中時時、處處存在,這也是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特別注重的地方。而在班內的交流,既可以讓其他小組的同學分享自己小組的勞動成果,又可以聽取她們的意見,使自己組的研究能更進一步,是一個思維碰撞的大好機會。為了很好地利用這個交流的機會,激起學生思維的碰撞,筆者針對學生交流中出現的狀況,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 ,參與學生的討論,給學生一點建議,讓各組學生明確,交流并不僅僅是完成任務,重要的是讓其他組的同學能從自己的講解中獲得東西,并從中激起思維的火花,從他們那兒獲得啟迪;其次讓學生學會理解、寬容,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辨證地思考,讓學生共同分享收獲的喜悅。

4、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德。

一個人就算是學富五車,但如品德低下也不能成為一個有用之才。因此,在語文專題學習中,加強學生誠實為人的品質,實事求是的求知精神的教育和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除了要在平時隨機教育學生,在成績評價表中也應將此作為一個重要的方面。專題學習的過程是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在活動中學生體現出空前的熱情、空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讓我想起一句話:給點陽光就燦爛。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只有也唯有積極投身到專題活動中去,才能讓我們的學生自主探究、學會學習。我們相信走進語文專題學習的新天地,學生未來的發展將更輝煌。

[語文專題學習模式的構建與反思(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教師節專題廣播稿

2.有關語文教師的反思周記

3.小學教師語文反思周記

4.語文教師教育反思周記

5.語文教學專題論文

6.教師的反思周記

7.教師的月考反思總結

8.教師反思周記

9.語文月考總結與反思

10.語文教學反思論文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中文 | 欧美丝袜中文更新 | 一级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69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