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螺旋法則有利于課堂教學

發布時間:2016-6-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梁重柏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貫徹“目的簡明”、“講演簡要”、“練習簡單”的原則,引導學生進入“成功→興趣→問題→努力→成功→……”如此一個積極的遞進螺旋中,是能夠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

“目的簡明”是將課時總目的分解為苦干個易于實施的“子目的”。“子目的”的設定,一要適合于同學的認識層次,二要適合于同學的能力層次,使相繼“子目的”實施時,有如“多米諾”骨牌似的體現連續性和相關性。“講演簡要”是講述和實驗演示都要圍繞“子目的”而展開,讓同學能迅速達到“子目的”的要求。“練習簡單”是指導課堂提問、黑板練習、課堂小測驗等教學信息反饋手段,宜針對“子目的”要求。讓同學可能成功,以形成心理上的成就感。這里不難看出“三簡原則”與“螺旋遞進法則”是相互滲透,渾為一體的。心理學研究早已證實,成就感有利于發展注意的穩定性,學生在課堂上的成功能激發學習興趣,而注意和興趣是探索和解決問題的原動力。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在興趣和注意的穩定性方面差異很大。訓練有素,基礎扎實的學生他們注意穩定性強,興趣持久,故設計"子目的”時可有意設置一些高跨度、跳躍性的節奏。讓他們在短期內處于可望不可及的渴求中,以激發他們的斗志,讓他們成功后的成就感更強烈,以激發更旺盛的興趣。對于差生而言,他們的有意注意極為短暫,能否抓住這稍縱即逝的瞬間,在他們的心理上建立成就感,這是螺旋能否繼續遞進的關鍵,如何抓住低層次教學班的課堂教學關鍵,“三簡原則”的“簡”字比較形象地概括了此項運作的技巧。

如何針對這些學生的基礎,改進課堂教學,努力把他們中的大部分培養成合格的高中生,筆者已按“三簡螺旋法則”進行了近一年的嘗試。下面以離子方程式的書寫為例,簡述“三簡螺旋法則”的課堂應用。書寫反應的離于方程式是一 項重要的化學基本技能,學生感到困難是不知哪些物質應用分于式表示,哪些物質應寫成離子符號。正因為該教材內容是技能性的,故書本編寫是以“怎樣寫”為主。對物質的溶解性規律和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電離問題已掌握的同學來說,這樣編排是合適的。但對于前兩項知識不甚了解的同學們來說,這樣學法跳躍幅度就過大了,硬性要求抄寫操練的話必然興趣索然,注意分散,學成“夾生飯”。

有鑒于此,我把物質在反應前后的存在形態作為難點來突破,設定了課時目的,為了加強直觀,活躍氣氛,吸引同學探討物質變化的實質。找將課后的一個實驗習題,改成一系列的演示實驗,配合一連貫的“子目標”,作為貫穿全課的主線。

教學的第一“子目標"是對溶液導電性實驗裝置的認識。先使同學知道兩炭棒間有導體連接,燈泡就發光。我樂意采用集成化程度低的教具,這樣既直觀,又能便于拆裝,且能即興改變實驗方案隨時解決課堂出現的新問題。這樣邊做,邊講,邊討論,學生情緒熱烈,注意集中,氣氛活躍,充滿活力。

教學的第二"子目標”是認清哪些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存在。先用實驗證明三懷蒸餾水“不”導電,再分別加入硫酸、氫氧化納、硫酸鋇后,前兩者導電,后者不導電。目的是讓學生弄清,哪些物質溶于水后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得到結論后,趁興寫出離子方程式,由于梯度合適,同學們稍加訓練便能規范地寫出。在這里有兩點不宜深入:一是電解質概念,二是難電離物質概念,否則“子目的”的坡度過大,會影響學生“成功”的實現。

教學的第二“子目的”是從帶電微粒濃度的變化揭示溶液反應的實質。演示向通電的氫氧化鋇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引導仔細觀察,燈泡的“明一暗一明”變化和沉淀量的變化。在學生寫出變化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討論。設問沿著“宏觀變化→內在連系→實質上的微粒變化”方向引導,以達到此“子目的”的要求。

由于前三個“子目的”的循序漸進地實現,學生很容易自己發現,用離子符號和分子式共用描述溶液中的化學變化是客觀真實的。從而水到渠成地寫出了離子方程式。

第四“子目的”就是通過替換練習,達到強化書寫規范的目的。如此通過適當地調整教學強度和密度。分散難點,各個擊破,調動興趣,啟發探索的做法。

能夠面對全體學生,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由于形成廣較為融洽的課堂氣氛,同時增強了師生的情感連系,使化學這門學科成為同學們較為喜歡的科目。

[三簡螺旋法則有利于課堂教學]相關文章:

1.《簡·愛》經典語錄大全

2.《簡·愛》經典語錄

3.《簡·愛》好詞摘抄

4.初三數學課堂教學計劃

5.教師課堂教學如何評語

6.小學課堂教學教案

7.《簡·愛》英文讀后感

8.《簡·愛》優美詞句摘抄

9.那素簡女子,讓靈魂生了香

10.公司周年慶主持詞簡稿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丝袜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中文综合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