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 2000-12-27 劉工昌
編輯同志:
我就是那個給你們寫《當老師還有什么意思》(12月4日“青年話題”版)的劉工昌。文章發(fā)表之后有這么多人關注,倒是我沒料到的。無論贊成還是反對,畢竟是人家的權利,我沒的說。還有很多老師老遠打電話來談他們的感想,講他們那兒的情況,比如今天一位廣西(或是廣東,電話里地址沒聽清)老師就講了他們那兒拖欠老師工資的情況。大家都說得很誠懇。有些事不是我們能改變的,只愿大家好好地過下去。
貴報將我的文章登出來后,在我這兒卻引起了一樁不小的麻煩。事件就是我文章中所引的那個例子,那孩子的家長這幾天幾乎天天來學校,還告到了教委,說我敗壞了他們兒子的名譽,揚言要我到報上“向全國人民道歉”,否則……更難聽的話就不說了。
這里我要說一下,所引那樁事中錯了一個字,就是“看女生小便”應為“看男生小便”。具體事件是這樣的:那孩子唆使一伙伴要看另一小孩小便,那小孩見他們來看就不小便了,他便“挑起”(班主任語)兩孩子打起架來。本來我在文章中根本沒提孩子姓名,現(xiàn)在他們卻一口咬定說的是他們孩子,并且還說什么性質(zhì)嚴重,要怎樣怎樣。
當然我并不怕,我沒做錯什么。我給您說這些,只是順便把那事說清楚。
我還是要說。我既然做上了教師這一行,就要對我從事的教育工作說一下。我說得很多,不是像有些人所說的厭惡這行業(yè),恰恰相反,正因為我深深地愛著這一行,才不會對在種種謊言和大話重壓下的老師、家長還有那幫可憐的孩子們的呻吟熟視無睹。我覺得我說的是許多和我一樣的人想說的話。我同樣相信,人們會理解的。
教育是實打?qū)嵉臇|西,光講些大道理是沒有用的。照我的看法,教育目前無非是讓一個個孩子更好地長大成熟,學點有用的東西。
首先從家長一方來說,所謂教育主要是拚錢。一個孩子從學前班開始,到大學畢業(yè),究竟要多少錢,就不用我算了。因此在很多家長看來,自己出錢把孩子寄養(yǎng)到學校,而學校老師能生活就是因為有這些家長在養(yǎng)著他們,所以學校沒理由對自己的孩子不好。而在家長眼中,學校對孩子真好,無非是讓孩子考個好點的大學,至于什么素質(zhì)教育之類,在他們看來,不過是學校換著法子要錢的一種手段。至于孩子,主要任務是考大學,其他能包的都包下來,能滿足的也盡量滿足。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能讀個好點的學校,真的只差砸鍋賣鐵了。
從學校來說,教育則是拚名氣。學校生存的基礎在于學生。隨著體制進一步放開,爭奪生源就成了各校的重中之重。有的市里中學初一就已開始在鄉(xiāng)下招生。高中生源的爭奪更呈白熱化。生源實際上就是財源。因為小學初中畢竟還屬義務教育,不能濫收費,到了高中收費則已基本放開,一個正式考取的高中生學費有時也得幾千元。以我熟悉的一個縣為例,一共有七所省重點中學、一所正在申報的全國重點中學、一所市重點中學、一所外國語學校,而除了“重點”外,竟沒了普通高級中學。每所“省中”又設所謂的重點班,另外“國中”、“市中”則設分校,所設班級更是大規(guī)模膨脹。上面說是優(yōu)化組合,但實際上更像是教育資源的一次重新洗牌,富者更富,窮者更窮。一方面一些“名校”名利雙收,另一方面很多普通學校則在慘淡經(jīng)營。
對教師而言,教育則是拚力氣。我把教師與學校分開,是因為在今天的學校,教師已根本不算什么人物,教師所能做的,只能是盡力保住自己的飯碗。當然,“名校”能吸引學生,最終還得靠能保證學生考好的“名師”。在中學,一個“名師”常常扮演著很尷尬的角色。假如你真是按理想中的“名師”樣式對學生施以寬松教學、自由思考,那么你可能“名師”沒當成,飯碗?yún)s沒了。很簡單,假如五個老師中僅你一個采取這種方式而其他四個不,那你在這一課對學生的寬松到一下課就已不存在,導致的結果只能是學生利用你的寬松完成其他不寬松的課程,你教的這一科的考試成績當然可想而知。還有一點要說的是,在中學,學生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是一塊璞玉等著你去雕琢,在他們成長的同時,人類的各種頑劣本性也在不斷隨年齡增長而滋長,欺軟怕硬是人的本性。也就是說,在很多情況下,你所施與的寬厚仁愛不僅不被領情,反而還被視為一種不負責任或是沒水平的表現(xiàn),因為他們覺得你教的東西不用考,你這個老師還算什么老師?所以一個老師要想呆下去,除了給學生發(fā)放大量的作業(yè)、講評大量的試卷、花大量的時間外,你還能做什么?你應該明白,你所從事的實際上是一種純體力勞動。能否成為“名師”,更多地是看你愿不愿耗費與之相應的體力。
最后說到社會,當然不能不提高考獨木橋。到今天它幾乎已成了千夫所指,盡管所有參加過高考的人都明白,高考其實就是塊敲門磚,敲開了門就扔,但若沒有了它,闖進大學校門的就恐怕不是素質(zhì),而是權力和金錢簇擁下的腐敗了。很顯然,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高考是會存在的。而只要高考在,學校就要抓升學率,老師就得想法讓自己的學生考上大學。換句話說,現(xiàn)在家長不惜一切代價供孩子讀,老師想盡辦法逼孩子讀,學校一門心思誘孩子讀,社會卻只能無可奈何地架設獨木橋供孩子走。分開來看,每個層面都是畸形的,但湊合在一起卻變得異常地正常了。大家在一種彼此心照不宣中做著自己的事,誰都認為自己做的是該做的事,誰都沒有錯。
面對著心力交瘁的家長和老師,我們實在沒有理由責怪,同樣不應責怪的還包括那些領導和決策者,可是我們不能不為我們的孩子著想。他們才是真正的無辜者。我們的教育,不管它以前曾帶給我們多少榮耀,但現(xiàn)在到了該真正審視它的時候了。
我本小人物,根本無力充當什么代言人,更無意與社會作對,我只想以我有限的經(jīng)歷告訴人們,我們所熱愛的一切,距離我們還是多么的遙遠。我所說的未必是真理,但確是實情。
[《當老師還有什么意思》作者再說實話]相關文章:
3.木蘭詩作者資料
8.有還有什么造句
10.我還有左手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