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詩人余光中重游杜甫草堂稱杜甫更像莫扎特

發布時間:2017-11-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2006年9月8日,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成都杜甫草堂。漫步在草堂的花徑蓬門之間,余光中感慨地說道,“李白的詩輕快有如貝多芬,杜甫詩沉郁更像莫扎特。我雖然比杜甫晚了1300年,但又比他大了二十歲。其實我比杜甫可幸運多了,因為杜甫一生輾轉顛沛流離,離開家鄉之后就沒能回去,而我卻能經常回來。所以我現在不能再寫鄉愁,要改寫鄉情了。”

  寫鄉愁只用了二十分鐘

  “一千三百年可以見證,安史之亂最憔悴的難民,成就歷史最輝煌的詩圣。”故地重游的余光中感慨萬千地題下了這樣的詩句。在草堂的茅屋復原景觀前余光中低沉地說道,“當年的茅屋可沒有這么好,這是后來修成這樣的。”余光中對記者說,“杜甫比屈原都更關心民眾,是最能代表儒家博愛精神的人,他的胸懷無人可比。”

  當天余光中還在唐代遺址前認養了一棵樹齡七十多年的黑殼楠,這棵黑殼楠也因此變為了詩人樹。在詩人樹的旁邊,有關部門還精心安置了一塊刻有余光中代表作品《鄉愁》的石碑。余光中不僅親自為石刻揭碑,還深情地吟誦了一遍《鄉愁》。余光中說,“這首詩是我離開大陸二十年后寫的,一氣呵成只用了二十分鐘。不過雖然寫的時候是二十分鐘,可是這種感覺在我的心中已經醞釀了二十年。”

  余光中羨慕四川人好福氣

  李白、杜甫、蘇東坡……無數文壇的巨星都與四川結下了不解之緣。“成都人太幸福了,守著家鄉就能享受到如此眾多文人的滋養”,余光中羨慕地說道。談到與四川的淵源時余光中透露說,“中學時代我在四川讀了七年的書,度過了我最美好的中學時光。正是有了那段時光,培育起我對中國古典詩詞的喜愛。”余光中慶幸地說,“我22歲到臺灣地區時四川為特色的中國文化對我的熏陶已經基本成型,可以讓我可以在臺灣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

   當天,余光中夫人范我存也一同來到杜甫草堂參觀。談到余光中現在的生活時范我存說,“他現在身體還行。雖然已經退休但也沒閑下來,還在臺灣中山大學教英美文學。他平常喜歡聽古典音樂、看書和游歷,在家里也很民主,有時候還會做些比如洗碗之類的家務事情。”

  當天下午,余光中還在草堂內與四川著名詩人流沙河和楊牧等舉辦了一場精彩的詩歌講座。

  來源:四川新聞網

[臺灣詩人余光中重游杜甫草堂稱杜甫更像莫扎特]相關文章:

1.杜甫草堂導游詞

2.杜甫草堂的導游詞

3.杜甫草堂導游詞參考

4.杜甫草堂導游詞模板

5.有關杜甫草堂的導游詞

6.杜甫草堂的長篇導游詞

7.杜甫草堂導游詞薦讀

8.成都杜甫草堂導游詞模板

9.杜甫草堂最新導游詞

10.關于杜甫草堂導游詞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无广告 |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品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精品v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