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沐川縣茨竹中心學校 張曉慧
設計理念:當新課改一次又一次地沖擊著課標、教材、課堂、教師、學生的時候,處于邊遠山區的農村小學卻依然在一步一個腳印地用舊教材探索新方法,在舊教材中滲透新理念。沒有多媒體,教師就憑借一支粉筆、一張嘴、一臺過時的錄音機和幾盤錄音帶向學生傳輸著新的信息;沒有及時獲取新理念的工具,教師就只能憑借教學參考書和郵局姍姍遲來的幾本教學雜志。《秋天的懷念》這篇教學設計就是出自邊遠山區的一位農村小學教師之手,在設計中或許顯得是那樣的笨拙和過時,但卻真實地再現了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學課堂:樸實、無華,注重文本、原汁原味。
《秋天的懷念》是人教版第九冊第三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在設計中,教師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做到讀中品味、讀中悟情;并在朗讀中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釋放和升華,從而放飛學生的思緒。
教學目的:通過朗讀學習課文,讓學生受到偉大母愛的熏陶感染,并學會在生活中發現愛、回報愛。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通過一步步的讀書活動由淺入深地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愧疚、懷念和熱愛。
教學方法:朗讀感悟、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錄音機、鋼琴曲、歌曲《懂你》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引入課題,引導學生質疑
(設計導語):生命是美麗的,當我們在教室里快樂地學習,在操場上歡快地游戲、活動;當我們在山野間奔跑,在田地里和爸媽一起勞作,我們無不在享受生命給我們的恩賜。但是對于因疾病而不能依靠自己的雙腳走動的作家史鐵生來說,生命又是那樣的殘酷。然而就在這不幸的境遇中,卻有一個人以她博大的胸襟給了他生活的希望,此刻,就讓我們到文中去感悟、體驗。
(出示課題、質疑)
1、 抽生讀課題。(讓學生帶著感情讀,一次與一次讀的不同)
2、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學生提問)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二、 朗讀品味、體會感情
(一) 配樂范讀、初步感悟
教師配樂范讀,要求學生認真傾聽,想想:文中的母親是怎樣的一個人?
學生聽后進行交流。
(二) 精讀勾畫,深入體會
再自由讀讀,想想:母親是怎樣的一個人?邊讀邊勾畫出最能反映母親品質的句子或最讓你感動的句子。(要求:在勾畫的時候,還可以在旁邊作作批注)
(三) 品讀體會,悟境悟情
1、 抽生交流自己所勾畫的句子。
2、 齊讀(讓全班同學都能找到交流的句子)
3、 品味情感。(引導學生抓注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情等方面進行品味,再交流。)
4、 抽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5、 抽生評議。
6、 在品味和感悟齊讀。
7、 引導學生小結學法:交流--齊讀--悟情--品讀--評讀--齊讀
8、 按學法,分四人小組討論學習所勾畫句子。教師參與到薄弱小組中進行學習。
9、 重點交流: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交流,讓學生盡量組織語言,匯報小組的觀點。
10、 品讀賞析:教師出示文中佳句,學生品讀賞析。
三、 深入點題、釋放情感
1、 文中有一段贊美菊花的段落,找一找。
2、 自由讀,從菊花體會到了什么?
3、 文中有幾次寫到了花?找一找。從這幾次寫花中寫到了我和母親的情緒變化,是怎樣變化的?(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板書)
4、 探討:課題為什么叫《秋天的懷念》?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5、 小結,釋放學生情感:一個平凡的動作、一句樸實的話語、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都涌動著母親的愛,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母愛是怎樣的?假如清明節到了,你就是作者,正站在母親墓前,你想說些什么?
四、 拓展延伸、放飛思緒
1、 讀了課文,也許你正被文中的母愛所打動,也許被你正享受著的母愛所感動,老師也沉浸在母親的深深關愛之中,讓我一起聽聽滿文軍的《懂你》,感受那份深深的母愛。
2、 多想,告訴你,告訴你我多么的想你……你也想你媽媽嗎,勇敢地站起來,說說你最想對媽媽說的話。
3、 把課文編成課本劇,演一演。
附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我 母親
暴怒 安慰
懷念 逝世
作者郵箱: sclsmczxh@126.com
[朗讀悟情,放飛思緒--《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放飛心情抒情散文
4.美文:秋天的思緒
5.感悟生活抒情散文
9.秋天的懷念課件
10.秋天的懷念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