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微笑著面對生活
第一板塊: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教學目標】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主題演講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敢于發表自己見解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學會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培養學生寫作演講稿的能力。
【指導與建議】
◇三項活動,任選一項,分組進行,教師調控。
◇提前布置,讓學生做好充分準備。搜集、提取依據,形成觀點。
◇引導學生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學習資源,例如圖書館、網絡等,還應提倡資源共享,合作學習。教師要倡導學生到生活中去尋找演講的材料。
◇三項活動盡管都是演講,又在同一個大話題下,但同中有異,各有側重。下面略加說明。
怎樣面對失敗?要“微笑著面對失敗”,這個結論大家都會同意的。教師在指導這一活動時,要讓大家充分搜集資料,然后展開討論,交流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這個話題能否闡述得清楚,關鍵在于:失敗轉化為成功要有條件,如果創造了條件,就能從失敗走向成功,否則,只能永遠停留在失敗。這個條件就是先戰勝自己,對失敗有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把失敗踩在腳下。然后才談得上發揮自己的潛能,以百折不撓的努力去擁抱成功。教師的點撥能“點”到這個關鍵上,就能使學生對這個問題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怎樣面對他人?現在獨生子女多,在生活中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理解和尊重不夠,不善于與他人合作。讓學生就這個話題談談自己的酸甜苦辣。教師指導這一活動,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體驗、從日常的瑣事著眼,看學生自己平時是怎樣與他人相處的,怎樣對待他人的。尤其是與他人意見不一,甚至發生矛盾、沖突時,是如何對待他人的。舉出事例,交流看法。不妨介紹有關青少年讀物,讓學生從理論上受到啟發,懂得應該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系。
做一個善于與人合作的人?做一個善于與人合作的人,是每一個人的愿望。應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提高在這方面的認識。而提高學生認識的關鍵,是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合作與競爭的關系。競爭以不損害別人為前提,競爭以共同提高為原則,良好的合作促進競爭。教師不妨指導學生在圖書館、網上搜集這方面資料,通過調查訪問搜集這方面事例,并在學生中展開討論,各抒己見,互相交流。
◇關于口語交際和寫作的指導。
要注意指導學生在活動中鍛煉演講能力。對演講的指導主要是:能就適當的話題作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演講,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對演講稿的寫作,教師指導的重點是:一,在教材規定的話題內,確定演講稿的觀點,支撐觀點的材料,以及運用材料證明觀點的途徑。二,觀點應該明確;材料應該確鑿、典型、新穎,用材料證明觀點的過程應嚴密。三,條理清楚,結構完整。四,用精練的口語,力求生動形象,有感染力。教師要積極倡導,演講稿力求寫得個性化,有創意。
【活動評價】
◇首先要評價學生參與的態度和參與的過程,其次要評價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對問題的認識水平、運用語言的水平和演講的技巧。◇要注意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這次演講會召開之后,可以分組討論,在討論中進行相互評價,也進行自我評價。
【有關資料】關于“專題演講”
當你要參加一次專題演講時,你就要根據演講題目或范圍,根據聽眾的情況確定自己的演講內容,進行充分的準備。那么,你需要做些什么呢?55$;^F
(1)撰寫講稿。這時,你一定會緊扣演講專題廣泛深入思考。……但你一定要“心中有人”。這個“人”,一是演講者自己,二是聽眾。演講者要根據專題演講的題目或范圍,結合演講者自身和聽眾的情況,確定演講內容。“心中有人”能夠使你的演講具有你自己的特色又具有明確的針對性。激情洋溢才能感染聽眾,見解獨到才能吸引聽眾,剖析透徹才能說服聽眾。……根據演講專題,你要確定“講什么”和“怎么講”。“講什么”就要確定演講的立意和選材;“怎么講”就要確定演講的語言和結構。演講的立意應該鮮明、集中、獨到、新穎;演講的選材應該鮮活、生動、典型、恰當。一位演講者參加“21世紀,我為祖國做什么”專題演講,選擇了一個很小的切入點──“環保,從我們每一個人開始”,但演講因為具有針對性和說服力,獲得了成功。演講稿,主要是靠口頭語言傳達信息,它不是書面語言供人眼睛閱讀。因此,你在撰寫演講稿時,不妨邊講邊寫,使演講語言瑯瑯上口,適合于口頭表達。
(2)熟悉講稿。雖然演講不能照本宣科地讀稿或一字不差地背稿,但也不是完全脫離講稿另起爐灶,信口發揮。熟悉講稿,最好能背誦講稿,應是演講成功的重要條件。……演講時講稿的主題、觀點、總體結構、重要理論依據一般不可輕易變動。當然,具體事例、場景描繪、態勢技巧可根據不同場合隨機應變。但這些隨機應變不可盲目隨意,適當調整只應是局部的和微觀的。在反復誦讀講稿時,對演講的內容、語言和結構可能會產生新的感受,你不妨記下這些感受,以進一步完善講稿。
(3)設計演講。所謂演講,既有“講”,也有“演”。除了語言表達以外,還應該借助手勢、動作、表情等等手段,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演講與口才》主編邵守義教授認為:“有聲語言是演講活動最主要的表達手段,要求吐字清楚、準確,聲音清亮、圓潤、甜美,語氣、語調、聲音、節奏富于變化。態勢語言就是演講者的姿態、動作、手勢和表情,要求準確、鮮明、自然、協調。演講就是演講者在特定的環境中,借助有聲語言和態勢的藝術手段,針對社會的現實和未來,面對廣大聽眾發表意見,抒發情感,從而達到感召聽眾并促使其行動的一種現實的信息交流活動。”……演講不能只是念講稿,如果沒有眼神的交流,沒有恰當的手勢,就沒有現場交流的生動效果。如果運用恰當,在講稿基礎上的現場即興發揮能夠獲得與聽眾的心靈交流。(摘自七市編委會《交談演講論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版)
第二板塊:寫作指導
[寫作導航] 微笑著面對生活
--怎樣寫演講稿
要進行一次成功的演講,首先要寫好演講稿。那么,怎樣寫好演講稿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演講稿具有一般文章的共性,寫作時只要符合一般文章寫作的共同要求,同時再注意到它的自身特點就行了。它并不神秘,同學們寫作起來也不會很困難的。
其次,我們必須掌握它的自身特點。一、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演講稿觀點鮮明,能給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而且,演講之所以最容易激發聽眾的情感,就在于演講內容的鼓動性。因此,同學們寫作時要在表達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說理和抒情結合起來。既有冷靜的分析,又有熱情的鼓動。 二、結構清楚,層次簡明。演講稿是口頭表達,演講語言稍縱即逝,聽眾對演講中每一句話的含義,幾乎沒有思考玩味的余地,其結構特點是內容的內在聯系與有聲語言動態交流的統一,注重有聲性。三、語言流暢,深刻風趣。要提高演講稿的質量,不能不在語言的運用上下一番功夫。
寫作演講稿在語言運用上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要口語化。寫作演講稿時,應把長句改成短句,把倒裝句必成正裝句,把單音詞換成雙音詞,把聽不明白的文言詞語、成語改換或刪去。演講稿寫完后,要念一念,聽一聽,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不那么“上口”、“入耳”,就需要進一步修改。(二)要通俗易懂。演講稿的語言要力求做到通俗易懂。(三)要生動感人。好的演講稿,語言一定要生動。一是用形象化的語言,運用比喻、比擬、夸張等手法增強語言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為具體,深奧講得淺顯,枯燥變成有趣。二是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增強演講稿的表現力。三是發揮語言音樂性的特點,注意聲調的和諧和節奏的變化。
作文素材:
關于失敗的名言
一個嘗試錯誤的人生,不但比無所事事的人生更榮耀,并且更有意義。 --蕭伯納【英】
人生如集市,眾人在此相聚,卻不久留;人生如客棧,路人在此歇腳,而后又走。 --艾霍布朗【美】
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場對種種困難無盡無休的斗爭,一場以寡敵眾的戰斗。 --泰戈爾【印】
在人生的大風浪中,我們常常學船長的樣子,在狂風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貨物扔掉,以減輕船的重量。 --巴爾扎克【法】
過去你失敗過多少次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記取、強化和專注成功的嘗試。―――馬克思威爾馬爾茲
避免失敗的最穩當辦法,就是下決心獲得成功。――――孟得斯鳩
努力不懈的人,會在人們失敗的地方獲得成功。―――海格門斯頓
體面的失敗,比不體面的成功強十倍。――――丹麥諺語
●人生求勝的秘訣,只有那些失敗過的人才了若指掌。--威柯林斯
笑對失敗的事例
林肯是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但他更是一個從種種不幸、失敗中走出來的堅強的人。如果不是因為具有那種面對苦難,堅強以對的精神,他就不會在經歷了如此多的打擊之后,還能進駐白宮。
1816年,家人被趕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須出去工作,以撫養他們。那一年他還不到10歲。
1818年,母親去世。 1831年,經商失敗。
1832年,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那一年,他的工作也丟了,想就讀法學院,但又進不去。
1833年,他向朋友借了一些錢,再次經商,但年底就破產了。接下來他花了16年的時間,才把欠債還清。
1834年,再次競選州議員,這次命運垂青了他,他贏了!
1835年,訂婚后即將結婚時,未婚妻卻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精神完全崩潰的他,臥病在床6個月。
1838年,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但沒有成功。
1840年,爭取成為選舉人,但失敗了。
1843年,參加國會大選,但落選了。
1846年,再次參加國會大選,命運第二次垂青了他,他當選了!而且前往華盛頓特區,表現也可圈可點。
1848年,尋求國會議員連任,但失敗了。
1849年,他想在自己的州內擔任土地局長的工作,但被拒絕了。
1854年,競選美國參議員,但落選了。
1856年,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的提名,但得票不到100張。
1858年,再度競選美國參議員,再度落敗。
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
有人曾為林肯做過統計,說他一生只成功過3次,但失敗過35次,不過第3次成功使他當上了美國總統。事實也的確如此。而最終使他得到命運的第三次垂青,或者說爭取到第三次成功的,完全是他的堅強。在他競選參議員落選的時候,他就說過:“此路艱辛而泥濘,我一只腳滑了一下,另一只腳因而站不穩。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來。”
我相信,只有面對任何困難都永遠堅強的林肯才能說出這樣的豪言,第二個人是萬萬不能的。而只有面對任何困難都堅強如林肯的人,才能像林肯那樣,在跌倒無數次后,登上金字塔的塔尖。
失敗是什么?它是軟弱者的千溝萬壑、崇山峻嶺,但對于堅強的人來說,它不過是大路上的一個土坑兒,青山中的一條小溪,跨過去就是大道通天,山明水秀
善待他人的事例:
林肯總統對政敵素以寬容著稱,后來終于引起一議員的不滿,議員說:"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著回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難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一語中的,多一些寬容,公開的對手或許就是我們潛在的朋友.
三峽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誰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學家潘家錚這樣回答外國記者的提問:"那些反對三峽過程的人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反對者的存在,可讓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做事更周全;可激發你接受挑戰的勇氣,迸發出生命的潛能.這不是簡單的寬容,這寬容如硎,磨礪著你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鋒芒.
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有義務捍衛您說話的權利.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它包含了寬容的民主性內核.良言一句三冬暖,寬容是冬天皚皚雪山上的暖陽;惡語傷人六月寒,如果你有了寬容之心,炎炎酷暑里就把它當作降溫的空調吧.
寬容是一種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才有風和日麗;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一時的猖獗,才有浩淼無垠;蒼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強食一時的規律,才有郁郁蔥蔥.泰山不辭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寬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納百川的江河湖海.
與朋友交往,寬容是鮑叔牙多分給管仲的黃金.他不計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貪生怕死,還向齊桓公推薦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與眾人交往,寬容是光武帝焚燒投敵信札的火炬.劉秀大敗王郎,攻入邯鄲,檢點前朝公文時,發現大量奉承王郎,侮罵劉秀甚至謀劃誅殺劉秀的信件.可劉秀對此視而不見,不顧眾臣反對,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計前嫌,可化敵為友,壯大自己的力量,終成帝業.這把火,燒毀了嫌隙,也鑄煉堅固的事業之基.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于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后,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 [文題集萃]
1、我心中的歌 2、生活中的紅綠燈 3、生活告訴我
4、用美好的心靈看世界 5、學會 (在別人 傷害了自己時,我們學會了寬容;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學會了關心……此題可以以記敘為主,敘述自己學會的過程:從不會到會,并寫出學會以后自己的進步,以情動人。也可以以議論為主,從正反兩方面闡述為什么要學會,怎樣學會,以理服人)。
[綜合性學習微笑著面對生活(人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6.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
10.《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