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習本文層層推進的論證方式,體味平實、親切、自然的語言
情感目標: 正確認識自我、規劃自我人生目標和道路
教學重點 、難點:
把握課文深邃的道理--人要克服惰性,增強意志力,戰勝困難,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
講課類型: 教讀課
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綜合運用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 名言指路,引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來看看以下的名言:
無志山壓頭,有志人搬山。
志在頂峰的人,不在半坡留連。
理想是力量,意志是力量,知識是力量。
沒有松柏性,難得雪中青。
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決心要成功的人,已成功了一半。
鷹飛高空雞守籠,兩者理想各不同。
鳥有翅膀,人有理想。
有志飄洋過海,無志寸步難行。
樹怕爛根,人怕無志。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好兒女志在四方。
沒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難;沒有頭腦的人,一切都感到簡單。
人若無志,純鐵無鋼。
沒有鐵锨挖洞難,沒有志氣進取難。
不怕知淺,就怕志短。
不怕百戰失利,就怕灰心喪氣。
不怕人老,就怕心老。
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沒有經過戰斗的舍棄是虛偽的,沒有經過苦難的超脫是輕佻的。” --傅 雷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 --蘇東坡
“人的一生將會經歷無數的挫折和磨難。面對它,我們是退卻,還是勇往直前、逆流而進?”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奧斯特洛夫斯基雙目失明,隨后半身殘廢,但他身殘志堅,靠著頑強的生命意志,嘔心瀝血寫下了不朽的傳世之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盲聾啞女作家海倫 凱勒從小就遭遇了莫大的不幸,完全無法感知外在世界的她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需要克服多少困難呀!在我國,大家所熟知的張海迪、吳運鐸等優秀典型,又有哪個不是以其如鋼鐵般頑強的意志鑄就了生命的柱石呢?
朱光潛先生的這篇文章會告訴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我們可以從中獲得最有益的啟示和最大的力量。
2、 (打開幻燈片二:標題與作者 幻燈片三: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朱光潛,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筆名孟實,安徽省桐城縣人。1922年畢業于香港大學文科教育系。1930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文科碩士學位。1933年獲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文科博士學位。回國后,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四川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武漢大學教授、教務長,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等職。朱光潛是我國現代美學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我國現代比較美學和比較文學的拓荒者之一。著作有《文藝心理學》《談美》《詩論》《西方美學史》等。
二 整體感知,梳理結構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整體感知(打開幻燈片四:問題)
(1)文章大致寫什么內容?
明確:整篇文章的結構非常嚴謹:采用了層層推進的論證方式,先是從自我作詩填詞談起,逐步推進,依次談到了人的自身本質、歷史名人、當今社會、中華民族的發展等,用很平實、親切、自然的語言深入淺出地闡釋了人生中一個抽象、深奧的道理:人要克服惰性,增強意志力,戰勝困難,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
(2)全文結構思路如何?請簡要概括。
明確: (板書)
(3)找你喜歡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你喜歡的理由。(學生自由發言討論)
三 探索、研討
1、作者從自己的、學作詩填詞的失敗中得到什么感悟?
提示:可以在文章的第2段中找到答案
明確:①“我的毛病確是在沒有下過力……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徑走。”
②“在立身處世的任何方面,貪懶取巧都不會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
2、全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在立身處世的任何方面,貪懶取巧都不會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
3、“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在文中的寓意是什么?
人要敢于追求,敢于克服困難,艱苦奮斗,才能取得成功,才能體現生命的價值。
(以堅強的意志力,去克服自身的惰性)
四 、詞語:
洗練 渣滓zhāzǐ 惰性 叨tāo天之幸 附麗 瑣屑xiè 席不暇暖 奔波勞碌 長沮jǜ 桀jié溺nì 退隱躬耕 夤yín緣幸進
因循茍且 貪污淫佚yì 窮究 隨俗浮沉 蹶jué倒
補充詞解:
瑣屑:瑣碎細小。
席不暇暖:座位還沒有坐熱就走了。形容忙得很。
退隱躬耕:辭官隱居,親自耕田。 窮究:徹底追究。
隨俗浮沉:隨著世俗上升或下降。 蹶倒:跌倒;受挫。
五、學習研討:
思考探究:
1、 作者從自己學作詩填詞的失敗中得到什么感悟?
--第六頁倒數第7行――第七頁第五行(集體朗讀)。
歸納成兩點:
①“我的毛病確是在沒有下過力……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徑走。”
②“在立身處世的任何方面,貪懶取巧都不會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
2、全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在立身處世的任何方面,貪懶取巧都不會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
(集體朗讀)
3、“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在文中的寓意是什么?
--人要敢于追求,敢于克服困難,艱苦奮斗,才能取得成功,才能體現生命的價值。
4、為什么人應該“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
--第9頁第二自然段。(集體朗讀)
5、作者認為,人如果“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徑走”,就會“失去最高生命的價值”。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試聯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參看第7頁倒數第二自然段。(集體朗讀,回答)
6、全文可分幾個部分?第二部分可分幾層?每層大意是什么?(寫出來)
--第一部分:由填詞一事引出中心論點。
--第二部分:從理論上和事實上論證中心論點。
①從理論上論證(人不是動物,應不為抵抗力所阻);
②舉兩個事實論證(人必須克服惰性);
③聯系實際,從反面(某學生因懶而墮落)論證;
④上升到民族高度論證,深化了主題。
--第三部分:結論。提出希望。
7、一共舉了幾個例子?這幾個例子在類型上有什么不同?
--四個。自己;凡人;偉人和隱士;反面。
8、作者將孔子與長沮桀溺比照著寫,有何用意?
--意在說明選擇的路徑不同,人生的結果也不一樣。偉大人物之所以能有偉大成就,就在于他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
9、舉例證明倒數第二自然段的觀點。
四、小結:學習了本課后,你對“認識自己”有了什么新的體會?
----提示:重點在題目的寓意(即主題),結合本單元的學習目的。
五、練習:
1、 評析漫畫《決心》,寫一篇小作文。(見第二頁)
2、 抄寫生字詞,并翻譯孔子和孟子的話
[朝著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粵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