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正確而全面地了解說理文的特點。
2、 體會漫談式論說文樸實通俗、深入淺出、親切有味的寫作風格。
3、 感受美學大師懇切謙和的人格魅力。
說明:
本文選自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的《藝文雜談》,教師在教學之前,需要對朱光潛先生的人格魅力有充分的了解。冰心女士評價他是一位真正的學者,因為他敢于自我批判,能夠懇切地暴露自己的弱點,瘦小身軀里鼓蕩著的寬闊的胸懷。因此在本文中,作者采用由此及彼、由遠及近的漫談方式,不以居高臨下的專家姿態板著面孔教導人,而是通過多處引用自己的實例,把文章寫得生動活潑、深入淺出。用親切樸實的語言對談論對象“說理文”娓娓道來,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作者的觀點。因此,學習本文,就要不僅要正確而全面地了解說理文的特點,更要體會漫談式論說文樸實通俗、深入淺出、親切有味的寫作風格,感受美學大師懇切謙和的人格魅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重點:(1)分析本文運用的多種論證方法,正確而全面地了解說理文的特點。
(2)品味本文樸實通俗、親切有味的語言風格。
2、 難點:品讀語言,感受漫談式論說文的寫作特點。
說明:
對說理文,高中學生有許多模糊的認識,一直存在寫作上的畏難心理,文章的寫法樸實通俗,深入淺出地把說理文的特點介紹得清晰而全面,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因而把教學的重點之一設計為通過學習本文,掌握說理文的特點,糾正模糊認識;同時,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漫談式論說文,需要學生通過賞析語言,分析多種論證方法,感受本文親切樸實的語言風格,了解漫談式論說文深入淺出,行文靈活,說理方式多種多樣的特點。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作者簡介
閱讀資料
導入新課
1、簡介美學大師朱光潛
2、請大家閱讀吳泰昌先生寫的《聽朱光潛先生閑談》,看看朱光潛先生是怎樣做人、怎樣為文的。 1、學生反饋預習情況。
2、自由發言,初步歸納出朱光潛先生親切隨和,與讀者道家常式的寫作風格。 1、鼓勵學生課前熟悉課文,做好預習工作。
2、初步感受朱光潛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寫作風格,為下文仔細解讀做鋪墊。
分析課文
歸納“談”的主要內容, 既然本文的標題是《漫談說理文》,請大家通讀全文,看看文章主要談了哪些和說理文有關的觀點,請用表格的形式從正方兩方面進行歸納。 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1)錯誤:把說理文與藝術文對立,認為實用文不需文采;正確:實用性的文章也要求語言的藝術性。(2)錯誤:說理文由于使用很廣被認為易寫;正確:好的說理文要“有理”,不易寫。(3)錯誤:說理文要么難在推理要么難在行文;正確:思想和語言是不分先后存在的,是不能割裂開的。(4)錯誤:把理說透就是長篇大論,洋洋灑灑;正確:命意的簡潔是文章的一個極可珍視的優點。(5)錯誤:說理文要保持“零度風格”;正確: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是與道理的闡發緊緊結合的,它可以增強說理的感染力。 閱讀說理文,要辨清作者在文中闡述的觀點,通過表格形式,從正方兩方面歸納作者的觀點,既鍛煉了的學生的概括能力,又使他們在對比中對說理文有一個清晰而全面的認識。
品味語言學習豐富多樣的說理方法,感受本文通俗易懂,親切隨和的語言風格 指名朗讀,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1、說理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講道理的論說文,提到它,我們往往會想到艱澀、枯燥一類的字眼,而讀完全文你們有怎樣的感受?
2、作者采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才產生這種藝術效果的呢?
3、從對本文的閱讀中再次回味吳泰昌先生對其的描述:讀過這位名教授百萬言譯著的人,無不感到他的文章,即便是闡述艱深費解的美學問題和哲學問題,也都是以極其曉暢通俗的筆調在和讀者談心。接觸過他的人,也同樣感到,在生活中,他十分喜愛和朋友、學生談心。他的這種親切隨和的談心,汩汩地流出了他露珠似的深邃的思想和為人為文的品格,感受先生的人格魅力。 學生充分品讀課文,適當圈畫,討論回答:
1、本文給人的感覺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沒有說教的意味,讓人易于接收。
2、(1)作者采用了對比、舉例、比喻等多種論證方法,使文章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表達形象、清晰。(2)文章采用談話式、敘家常式的寫法,沒有美學大師居高臨下的威勢,拉進來作者和讀者的距離,讓讀者有如沐春風的感受。(3)選例常常使用自己的經歷,特別是自己的教訓,讓人感到真是可信。
3、漫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讓學生細細地品味語言,感受本文的語言風格,體會朱光潛先生在字里行間閃耀的人格魅力,為總結漫談式說理文的特點進行感性上的準備。
理性歸納 通過閱讀全文,我們對朱光潛先生的“談”的內容和怎樣談有了充分的了解,能不能歸納一下漫談式論說文的特點 分小組討論,相互交流:漫談式論說文語言表達樸實通俗,深入淺出,讀來親切有味,沒有說教氣息,同時行文靈活和說理方法多種多樣。
讓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會理性歸納。
課后作業
學習反饋 1、閱讀《文學鑒賞總論》中關于《議論文鑒賞論》的節選部分,進一步理解說理文和朱光潛先生在文中闡述的觀點。
2、閱讀歐陽修的《與高司諫書》和李斯的《諫逐客書》,談談你對作者提出的說理文不能保持“零度風格”的理解。
學生按照要求,自主完成作業。 作業的多設計意在激發學生的深層次的閱讀興趣,開發學生多方面的學習潛能。
思路點撥
說理文,往往被人強調的是其邏輯性、嚴密性。作者采用漫談式的方法,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多方面地闡述了對說理文的認識,內容豐富,令人信服。教師也可以從閱讀《文學鑒賞總論》中關于《議論文鑒賞論》的節選部分入手,和本文進行比較閱讀,從而正確全面地了解說理文的特點。同時聯系84歲高齡的朱光潛先生的一句話:“我一直是寫通俗文章和讀者道家常談心來的”,來品味本文親切隨和的語言風格,在字里行間感悟其懇切、謙和的人格魅力。
練習舉隅
1、作者認為:“在說理文的寫作中思想和語言總是要維持辯證的關系:不想就不能寫,不寫也就很難想得明確周全。”你寫作說理文,有沒有這樣的體會?試作一點說明。”
2、作者說,“簡潔是文章的一個極可珍視的優點”,“簡潔不僅表現于遣詞造句,更重要的是表現于命意,一個意思已經包含在另一個意思了,或是主要的意思已經說出了,被包含的或次要的意思就不必說”。聯系自己的寫作實際闡釋作者的這個論斷。
[漫談說理文(滬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高二物理教案范文
4.漫談中秋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