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二軍規,以嘲諷詮釋嚴肅
黑色幽默,用喜劇表現悲劇
12月12日,以諷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黑色幽默”小說《第二十二條軍規》聞名的美國小說家約瑟夫海勒因心臟病發作在位于紐約的東漢普頓的家中逝世,享年76歲。
約瑟夫海勒1923年5月1日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個猶太移民家庭,二戰期間曾任空軍中尉。二戰結束后,海勒在紐約大學取得藝術學學士學位。1949年,又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了碩士學位并得到了牛津大學的獎學金。畢業后,海勒來到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英語。曾擔任《時代》等雜志的編輯。1963年獲美國文學藝術學院獎學金,1977年被選為藝術學院院士。
1961年,海勒根據自己的軍旅體驗寫出了被譽為“黑色幽默”奠基作的《第二十二條軍規》。
1982年,海勒被一種突如其來的麻痹癥擊倒,他在病榻上掙扎了幾年。恢復健康后,海勒同結發35年的妻子離婚,娶了幫助他康復的護士。晚年的海勒一直沒有擱筆,逝世前他剛完成了最后一部小說《一位藝術家的老年畫像》。
《第二十二條軍規》描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駐扎在地中海某海島的美國空軍飛行大隊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主人公尤索林上尉出于求生本能,渴望完成飛行任務后回家,但是被長官人已解釋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卻是他非常失望。小說中的“第二十二條軍規”本身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悖論,辛辣地諷刺了美軍方的官僚和愚昧。 該書出版后引起了文學界巨大的震動,此后數十年經久不衰,被譽為當代美國文學的經典之作,成為歐美各大學文科學生的必讀書。小說在寫法上摒棄了現實主義小說的傳統,沒有首尾相接的情節結構,沒有細致入微的環境描寫和人物塑造。但透過這一片喧鬧、粗野、瘋狂、雜亂的氛圍,從不露神色的冷峻、幽默和漫畫式的嘲諷中,可以認識到一個嚴肅的主題:在美國的現實世界里,到處都有“第二十二條軍規”,到處都存在著讓人啼笑皆非的專橫和殘暴,以及捉弄人、折磨人使人無法擺脫的荒謬。“第二十二條軍規”成為無法逃避的惡毒邏輯規則的代名詞,走入了人們的交際語言。
黑色幽默是一種用喜劇形式來表達悲劇內容的文學形式。“黑色”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觀現實;“幽默”指有自由意志的個性對這種現實所采取的嘲諷態度。“黑色幽默”是一種把痛苦和歡笑、荒謬的事實與平靜不相稱的反應、殘忍和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劇,也稱“黑色喜劇”、“絕望的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