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

發布時間:2016-4-1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寫得精致、完美;有如大理石上的雕刻圖案,含有值得永久紀念的神圣意味。

  世界馳名的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一向以長篇小說震撼世人。他的《喧嘩與騷動》、《押沙龍,押沙龍!》已成為20世紀無可爭議的杰作。意識流的手法嫻熟運用,確立了他作品意象迭變、繁復多元的風格。而《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短篇小說則讓我們看到他的另一面:精確、凝練,清晰直接而又不失神秘,以及南方式的略帶憂傷的品質。

  小說寫愛米麗與世隔絕的、不顧現實變遷一味堅持自己獨有的生活方式;寫她的愛與恨、她的倨傲式的高貴和對負心戀人的無情報復。小說由愛米麗的死亡開始。她的死就像拉了起舞臺上的帷幕一角,引起小鎮上人們一睹她原先諱莫如深的生活的激情。一樁秘密被揭露成了人們對她死亡的最有效的紀念方式。有意思的是,這篇小說題名為“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但在小說中,通篇沒有提到玫瑰花,也沒有人獻花給愛米麗。這謎一樣的篇名似乎暗藏著福克納的深意。

  也許,揭示這一篇名的象征內涵要比詮釋小說內容本身來得更富有挑戰性?也許,在這篇名的隱喻中福克納故意深藏著他秘而不宣的隱衷?

  確鑿無疑的句式--我指的是篇名--泄露了作者對作品人物的一種肯定,仿佛他在暗示一個真實人物存在似的。這種肯定,也許并不包含對她行為方式的贊賞;而是說明她作為類型化人物在美國南方小鎮上有著眾多的原型。這使我想起了田納西?威廉斯的戲劇《欲望號街車》中的布蘭琪形象,她也像愛米麗一樣家道中落卻仍恪守著衰微的南方貴族傳統。

  正如眾所周知,小說是虛構的藝術。但福克納起著這樣一個虛幻的篇名似乎想要抹去讀者頭腦中固有的小說概念。這種自我顛覆的方式,使小說產生了仿佛是對一位已故人物做傳記的幻象;或者說,這也是一種自我首肯的方式,福克納故意在這背謬中留出一絲讓人錯諤的空隙,從而引發人們去深思其背后的真正動機。透過這一悖論式的“破綻”,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福克納對他小說人物的偏愛,泄露了他對愛米麗小姐這一形象所含有的深切的憐憫之情。這篇小說猶如是對愛米麗小姐所做的一次滿懷敬意的緬懷和充滿深情的回憶。

  “獻給愛米麗小姐的一朵玫瑰花”。默誦這一句式,宛如瞥見了福克納在深秋的落葉時節,手持鮮花、摘下禮帽正站在愛米麗的墓碑前憑吊。我猜想,福克納寫下這一意味深長的篇名,并不是為了要增加小說的戲劇性,而是出于內心不由自主的需求,它道出了福克納對愛米麗人物的迷戀與惋惜等復雜情愫,反映了他內心深層對業已湮滅的某些“東西”的追懷。

  在小說中,愛米麗幾乎與世隔絕了一輩子。她唯一一次戀愛對象是來自北方的鋪設道路的工頭:荷默?伯隆。這個人健康開朗、年輕活潑,引起了小鎮上所有人的喜愛。她與愛米麗完全是兩種世界的人:他代表著四處游走、見多識廣、及時行樂和缺乏責任的北方新興文化,是工業時代的產物;愛米麗則固守家園、秉持高貴、鄙視新生事物,掙扎在南方舊時代沒落的瞬間。伯隆玩弄愛米麗,最后想要拋棄她,以及愛米麗在自己布置一新的婚房內殺死伯隆,都是兩種觀念和兩種生活方式沖突的象征。

  福克納將這篇小說刻意起著不同尋常的篇名,是在暗示著他在對某些已逝事物的悼念,反映了他意識形態中對美國南方歷史、文化等觀念與價值存有的復雜心態,泄露了他對美國社會進程中采取的某些方式持有的保留態度的真相。

[賞析《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相關文章:

1.一朵玫瑰花圖片簡筆畫

2.一朵美麗的浪花散文

3.美麗的玫瑰花剪紙步驟

4.手工玫瑰花教程

5.一朵梔子花閱讀答案

6.第一朵杏花教案

7.青春獻給黨朗誦稿

8.教師節獻給老師的詩歌

9.獻給那個想要開花的孩子

10.獻給老師的簡短詩歌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 午夜性色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综合偷拍欧美一区 | 日本一本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 色鬼7777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高清不卡免v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