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思想:
這篇課文主要指導學生自讀課本,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前提下,引導學生體味雨果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公正的反侵略立場;通過揣摩關鍵語句的含義,理解文章的豐富內涵,領會本文的反語作用,體味諷刺是藝術效果,認識侵略者的本質。為使課堂充滿活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穿插一些語文活動,聽說并重,手腦并用,有個性張揚,譜寫教與學的和諧樂章。
教材分析:
課文的難度不大,文字通俗易懂。全文主要有兩個內容,第一個內容,是關于作者對圓明園的贊美及它的藝術價值和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它的篇幅占一大半,比較而言,作者的表現方法及的描述方式是難點,而后一個內容主要是在反語手法的運用,相對而言,則好理解與掌握。
學情分析:
學生對八國聯軍對我國圓明園的破壞是較熟悉的,但圓明園的藝術價值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卻不甚清楚,對雨果其人也不熟悉。課外閱讀工作也做得不太細致認真。但課堂討論能夠積極主動。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 積累“贓物、制裁、蕩然無存、富麗堂皇”等詞語,把握字音及詞義。
2、 了解作家及背景材料。
3、 了解書信的內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
過程和方法目標
1、 整體把握文意,體味雨果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
2、 揣摩文中關鍵語句,理解這篇短文的深刻內涵。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學習作家的高尚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全人類,為祖國的壯大、世界的和平、人類的幸福貢獻自己的一生。
教學教法:
1、 朗讀教學法。本文語言精彩,充溢著濃濃的情感,要求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味。
2、 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揣摩語言,教師須引導學生利用比較法、替換法、設問法深入理解句意。
媒體選擇: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文字助讀資料。
教學程序:
一、導語設計
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競技場,巴黎有圣母院,而我們中國能與之媲美的,只有圓明園。可惜我們現在只看到的只是遺址。歷史記載了恥辱的一頁,1860年10月,英法聯軍以其強盜般的卑劣行為掠奪并焚燒了圓明園,如今只留下些斷壁殘垣。叩問歷史,回聲重濁……從遙遠的國度里傳來了正義的質問,回眸一瞥,原來是偉大作家雨果,今天我們學習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作家及背景資料介紹
多媒體顯示雨果畫像、圓明園建筑。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章。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要求學生畫出贊美圓明園的語句、諷刺侵略者的語句,并細細體味。
3、學生齊讀文中贊美圓明園的語句
提問:雨果怎樣評價圓明園?請理清文章第3段的思路。
明確:先總體評價,稱圓明園是“世界奇跡”。接著與巴特農神廟比較,指出圓明園的藝術性質和成就:
(1)圓明園是東方幻想藝術中的最高成就。
(2)圓明園幾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生的一切成就。
(3)圓明園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范。
然后,具體講述園中之物,依次說了建筑材料、建筑、陳設、裝飾、園林景觀。以耗費勞動之巨作結。
最后講圓明園是屬于全人類的亞洲文明杰作。
提問: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思考、明確: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對東方藝術、亞洲文明的尊重,對中華民族的尊重和贊美,表現了雨果的博大胸懷和對全人類文化成果的熱愛。
4、學生齊讀諷刺侵略者的語句。
提問:雨果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為什么用了不少反語?使用反語有什么作用?
明確:巴特勒上尉恬不知恥地認為,這次遠征是體面的、出色的、光榮的,他們期待對此次勝利的贊譽。雨果在憤激之下,用反語活畫出強盜的丑態,諷刺侵略者的卑劣行為。
5、學生齊讀3-6段,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揣摩語句,理解文章的豐富內容
多媒體顯示:(逐句顯示)
1、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把 “世界”改為|“中國”,好不好?)
2、 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這里為什么要談到“巴特農神廟”?)
3、 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于全人類的。(這一句話有什么特殊含意?)
4、 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歐洲。(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表達效果?)
5、 這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注意品位加點詞。)
6、 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意?)
五、課堂小結
中國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敗,致使國力衰頹,只能靠奴顏媚骨求得茍延殘喘,這是歷史的恥辱,民族的恥辱。今天中華民族正處于偉大的復興時期,它以年輕的姿態出現在世界舞臺上,我們堅信,這個“超人的民族”定會青春勃發,煥發新的生命力,在世界歷史的畫頁上留下精彩絢麗的一筆。
六、課堂練習
中國是被掠奪者,我們中國人譴責強盜,控訴掠奪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為一位法國作家卻公開指責本國政府,為中國人鳴不平,這實在非常了不起。請以“謝謝你,雨果”為題,說一段話,談談你的感想。
選 三位同學交流,其余同學點評。
七、作業
仔細閱讀文章第三段,展開想像,寫一段話,描繪那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如月宮的建筑”--圓明園。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6.朋友的信教案
7.致女兒的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