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難教,是各科老師公認的事實,一是它包羅萬象,既要教語文知識,又要考慮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二是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平時上自習,學語文的同學很少,有的干脆不學。面對這樣的現狀,提高語文教學成績的確是一件難事。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培養語文學習興趣,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生如果對語文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其潛力就能主動開掘。這時,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教學成績自然會有大幅度提高。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呢?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 要多表揚、鼓勵
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語文基礎越差的同學對語文學習越沒興趣,這些學生最需要的就是老師多表揚和鼓勵。作為老師,應該善于發現這些學生的閃光點,充分肯定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使他們感到“我還行”,“我還有希望”。我教的一個學生書寫很差,作業勾抹現象嚴重,多次批評都沒有明顯改變。后來有一次寫作業我在旁邊給以指導,這一橫要平,那一豎要直,哪個字寫得不規范,我就給他寫一個讓他看著寫。結果可想而知。我當場表揚了他:“這次作業寫得多工整,多清楚啊!只要你認真寫,肯定比這次寫得更好,要繼續努力呀!”他嘿嘿地笑了。我又在班里公開表揚了他,他得到了老師的贊美、理解和支持,以后就更加努力了,不僅字寫得好了,語文成績也提高了,我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二、要多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沒有經歷過人生的坎坷,沒有生活的磨練,往往受不起大的挫折。一次不順心,也許都會導致他沉醉于煩悶和痛苦之中,對學習失去興趣。而適度的成功體驗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形成自我認識,從而成為不斷上進的動力源泉。因此教師要創設各種條件,使學生更多地體驗成功,品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構筑起美好的自我形象,形成和發展自信心。有一位同學語文成績不好,可有一次作文他寫媽媽每天晚上給他煮一碗面條,不管春夏秋冬,從沒有間斷過,即使自己生病了,也要煮好面條放在桌上才去醫院,他感動地哭了。作文字里行間流露著媽媽對兒子的愛和兒子對媽媽的感激之情。我在批語中肯定了他的立意和選材,并當范文在班里宣讀,他在日記中寫道:“老師從來沒有表揚過我的作文,當今天作文課上聽老師讀我的作文時,我激動地哭了。”他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作文積極性高了,對學習語文也有了信心,后來有了更大的進步。
三、增強幽默感,課堂氣氛活躍
前蘇聯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幽默是教師的助手。”的確,幽默的語言有著奇特的魅力,課堂語言幽默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幽默的語言可以化解枯燥的內容,是特殊的傳播工具。例如特級教師林偉彤老師針對學生剛開始學議論文,感到枯燥難懂不會寫的情況作輔導。他說:“議論文并不神秘,我三歲的小孫女也會作議論文。有一次孫女說:‘我最喜歡爺爺了。(論點)爺爺喜歡我,不罵我,買棒冰給我吃,還帶我到公園去玩。(四個論據)所以我喜歡爺爺。(結論,與開頭呼應)’”整個教室里充滿了笑聲,在笑聲里學生理解了議論文的基本特征,消除了寫議論文的畏難心理。既然如此,作為語文老師,在上課時,何不幽它一默呢?
語文是一門生動形象的學科,老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特點,把課堂氣氛搞活,再加上老師幽默的語言,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自然會高漲。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沖擊學生的視覺
農村學生見識少,課外書看得不多,他們的認識水平有限,沒有見過祖國的名山大川,沒有見過繁華的城市,而多媒體的使用,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學習《蘇州園林》,可以展示蘇州園林的畫面,讓同學們有直觀的感覺;學習《行道樹》,可以在《愛的奉獻》的優美歌曲中展示幾幅人們關愛小樹,給小樹除蟲施肥的畫面,對學生們進行愛心教育;學習《臺階》(這是寫一位農村父親的文章),先出示《父親》那幅油畫,那蒼老的面龐,溝壑般的皺紋,那古銅色的臉,無不訴說著父親的艱辛,從而導入新課的學習;學習《山中訪友》,聽配樂朗讀課文,看優美的畫面,那泉水的叮咚,小鳥的啁啾,瀑布的歡笑,仿佛在耳畔回響;那座古老的橋,那棵蒼翠的大樹,那行翱翔的白鶴,仿佛在眼前閃現。這樣的課堂教學,一改往日的單調死板,同學們看到了優美的畫面,聽到了動聽的音樂,他們感到新鮮而刺激,。多媒體教學沖擊了學生們的視覺,刺激了學生們的聽覺,觸動了學生們的心靈,他們的興趣大增,終于從枯燥的文字世界走進多姿多彩的音畫世界,他們能很快走入文本,和作者一起去感悟,對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作為語文老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逐漸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樂之者”,逐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作者:陳素月 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工作單位: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邊渡口中學
聯系電話:6755510
[培養語文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人教版八年級)]相關文章:
4.人教版小學語文詩歌
5.人教版七下語文試題及答案
10.人教版小學升初中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