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理解課文的主旨,歸納出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2、體會課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寫,學習從肖像描寫中展示人物生活遭遇、個性、氣質和精神風貌的寫法,
3、揣摩文中有關語句,說出其深刻含義。
教學策略 重點
難點 1、文中人物肖像描寫及其作用。
2、難句的理解
課時 一課時
教法教具 點撥法 多媒體
師 生 雙 邊 教 學 活 動
主 要 教 學 過 程 學生活動 教學手記
一情境引入 傾聽音樂,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覺得,對于一位畫家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眼睛--因為要用眼睛來觀察世界、調配色彩;對于一位歌唱家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嗓子--因為要用嗓子唱出美妙的歌曲;那么,對于一位音樂家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因為要用耳朵來聆聽音樂、譜寫樂曲。
可是,有這樣一位音樂家,在他最需要聽力的時候,失去了它。他就是--貝多芬。
今天,就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與作家何為一道,共同體驗貝多芬的心路歷程,感受偉人高貴的靈魂
感悟
二、預設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知
朗讀課文,思考下邊兩個問題。
(1)本文記敘的線索是什么?--客人拜訪貝多芬的經過。
(2)客人拜訪貝多芬的過程是怎樣的?其間主要寫了哪幾件事?
來訪者來訪--女傭開門--女傭介紹貝多芬的情況--來訪者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與來訪者談話--貝多芬與來訪者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往事
二、研讀與賞析:
〈一〉學生細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者是觸動心弦的句子。四個人合作討論、理解、然后明確,師適時點撥與補充。
1、“你們竟敢到獸穴里抓老獅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貝多芬說:“一棵樹也比一個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巖內燃燒,拼命巴望掙脫出來。”你如何理解。
4、“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恒”為伴”,這里的永恒是指什么?
5、“聽我心里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鐘里希望寫出的音樂”,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二)學生精讀6--9段,找出關于貝多芬外貌的句子,說說這些描寫反映了他怎樣的內心世界。
找出后,讓一生讀第9段,其他學生看投影的貝多芬畫像,揣摩這些描寫的作用。
討論明確:
兩肩極寬--能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命運的擔子。
衣服陳舊不整潔,衣服后面脫著失效的助聽器--浪漫不拘小節,典型的藝術家性格。
外貌描寫:(神情、臉、頭發、鼻子、嘴)--是一位具有剛毅、頑強、善良、執著的人,透出堅強無比的意志。
兩處描寫,一是遠處,一是近處,也就是先概括后具體、逐漸描繪了貝多芬的形象。
作用:為下文更好地寫貝多芬的生活和內心世界作了鋪墊。
三、體驗與反思:
1、用學到的人物外貌的寫法,刻畫本班一人,不說姓名,然后交流,看誰刻畫的最像,來判斷出是誰。
2、聽《命運交響曲》,結合課文內容,你從一代音樂大師的身上學到什么,得到什么啟示?
總結:有一句名言說得好:“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是跪著的。”同學們,如果你不想成為平庸的奴隸、世俗的奴隸、命運的奴隸,那么,請把你跪著的雙腿站立起來吧!
從書中找出
學生回答
自由討論
把這段文字讀一遍
學生回答,暢所欲言
學生筆記
三、思考與練習 將自己在課堂上的外貌描寫整理好,寫在小作文本。
四板書 音樂巨人貝多芬 何為
外貌描寫:神情、臉、頭發、鼻子、嘴
性格:剛毅、頑強、善良、執著
五教后小結
[音樂巨人貝多芬(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初中七年級音樂教案
5.七年級的音樂教案
9.巨人和春天教案
10.巨人的花園優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