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記(人教版八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發布時間:2016-6-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核舟記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積累文言詞匯、.學習本文“總-分-總”的結構方式和空間順序。 

過程與方法   整體感知課文,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詞語、句式,感受本文觀察細致、描寫生動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我國古代雕刻技藝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學重點:理解文意,讀懂課文,感受本文觀察細致、描寫生動的特點。 

教法安排:整體感知,逐句逐段講解 

課時安排: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我國的微型雕刻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堪稱一絕,據說如今已創下七項吉尼斯世界紀錄。三千多年前的中國人就在甲骨上刻下了讓我們今天要用五倍放大鏡才能識讀的文字。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的地方雕刻全部《紅樓夢》,甚至能在頭發絲上雕刻字畫。“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詩仙李白的這首唐詩,被潘啟慧大師雕刻在了普通人的頭發絲上。

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古文《核舟記》,記錄的就是我國古代微型雕刻藝術,讀來令人驚嘆不已。

二、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拿筆圈點字音以及斷句 

   

三、學生朗讀課文,借助注釋、資料,弄懂文句,閱讀中有不懂之處可隨時舉手發問。(出現的問題,可當即解決,也可留待串講時解決,如何為好,酌情定奪)

四、逐段理解重點字詞。 

第1段 

講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藝高明,“奇巧”,技藝高明超凡。“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以”,用;“木”,木頭,木材;“為”,制,這里指雕刻。“木石”,“木”,樹。“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罔”wǎng,沒有;“因”,根據;“具”,具有。“嘗貽余核舟一”,本句謂語“貽”(yí,贈)后的賓語是“余核舟一”,是個雙賓語。“蓋大蘇泛赤壁云”,“蓋”,承上文作解說,可譯為“是”;“泛”,泛舟,“泛”作飄浮講;“云”,語氣詞,無義。 

第2段 

講解:“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有”,yòu,用于整數與零數之間;“奇”,jī,零數,余數。“中軒敞者為艙”,“軒”,高起;“敞”,開闊;“為”,是。“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啟”,打開;“而”,連接狀語與謂語;“望”,通“方”,比,這里的意思是正對著。“閉之,則右刻”,“則”,連詞,就(看見)。 

第3段 

講解:“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峨”,é,高聳;“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執”,拿著;“端”,頭;“撫”,按,搭在上面。“魯直左手執卷末”,“末”,尾部。“其兩膝相比者”,“比”,緊靠;“者”,表定語后置,定語還原即為“相比之兩膝”。“各隱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隱”后省略“于”。“佛印絕類彌勒”,“絕”,極度;“類”,相似。“左臂掛念珠倚之”,“倚”,yǐ,靠著;“之”,代左膝。“珠可歷歷數也”,“歷歷”,分明可數。

第四段

舟子:撐船的人。椎髻:梳著椎形發髻。衡:通“橫”。攀:通“扳”。若:好像。狀:形狀,樣子。寂:形容詞,平靜。

第五段

稍夷:稍平。題名:題寫名字。曰:是。鉤畫:筆畫。了了:清楚明白。其:代詞,代所刻的字。丹:朱紅。

第六段

通:總共。計:計算。為:刻有。并:和,連詞。而:連詞,表轉折關系。曾:尚,還。盈:滿。蓋:連詞,承接上文,可譯為“原來是“。簡:通”揀“挑選。修狹:長而窄。為:動詞,刻。技:技藝。靈怪:神奇,靈異。

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讓學生背下來。 

2.閱讀3-6段,弄清楚每句的意思,理解各段之意。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理解課文內容

1、全班齊讀課文 ,逐段理解

第一段   

提問一:這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開頭,概述雕刻家王叔遠的精湛技藝,點出“核舟”所雕刻的內容。第一句就介紹這位“奇巧人”及其“奇巧”的所在--在很小的木頭上能雕出各色各樣的景物,而且形神畢肖,第二句點明“核舟”所雕刻的內容是“大蘇泛赤壁”,為下文張本。

提問二;在概略介紹中,從幾個方面說明匠師技藝的精湛超凡? 

從兩個方面說明匠師技藝精湛超凡:一是匠師擅長微型雕刻,能夠在“徑寸之木”上,雕刻出宮室、器皿、人物等等許多各種各樣的形狀;一是匠師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無不“各具情態”。

第二段

提問一:這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講解:這段的主要內容是說明這個小小核舟的船艙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東西。船艙的艙頂有箬竹葉做的船篷覆蓋,艙兩旁各有四扇小窗戶,這八扇小窗戶能打開能關上,打開了便可看見雕花欄桿左右相對,關上后那就能看見右邊窗戶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個字,左邊窗戶刻有“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八個字,這16個字是用石青上的色。長僅八分多一點,高僅兩粒黃米的核舟,它的船艙部分就雕刻了1頂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東西做的)、8扇窗戶(能開能關)、左右欄桿(上有花紋)、16個字(字字清晰可見)。

提問二:這段主要采用什么說明方法? 

講解:這段主要采用列數字說明方法。核舟體積有多大,長多少,高多少,船艙部分雕刻了多少種東西,各有其數,明白清楚,兩相對比,其意曉然。

第3段

提問一:作者介紹三人的位置關系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表明這一順序的詞語有哪些?

講解:空間順序,詞語有“中,右,左”

提問二:作者介紹了蘇黃二人哪些方面的內容,說明了什么?

講解:介紹了二人的手、足姿態,神情與動作還有衣褶及兩膝,表明王叔遠雕刻刀法的奇巧,也表明作者觀察細膩,描寫逼真。

提問三:作者用哪些動詞來準確的刻畫人物?

講解:動詞有”執、撫、指、語、矯、視、臥、詘、支、倚“等。

第4段  學生討論

提問:從這段文章看,這條船是在行進呢,還是已經停下了呢?從何見之? 。 

講解:已經停下了,“舟尾橫臥一楫“

第5段   

講解:這段的主要內容是說明核舟船頂部位的雕制。

第6段教師提示理解

本段連用九個“為“字,意在表明核舟所刻事物之多,進而突出藝人技藝之高。文中用嘆句做結,既點明了中心,又照應了開頭。

二、課文小結: 

 1.提問: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優點? 

講解:這篇文章有四大優點:簡練精致,形象逼真,層次分明,重點明確。

 2.一詞多義 

 為:①制,做。“為宮室、器皿”,“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②是。“中軒敞者為艙”,“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木:①木頭,木材。“能以徑寸之木”。 

 ②樹。“以至鳥獸、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奇:①奇異。“明有奇巧人”。

②jī,零數,余數。“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有:①動詞,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爐上有壺”。 

     ②yòu,用于整數與零數之間。“八分有奇”,“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開頭一邊。“東坡右手執卷端”。 

  ②直,正。“其人視端容寂”。 

 3.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各隱卷底衣褶中”“隱”后省略“于”“則題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語后置 “其兩膝相比者”,定語“相比”在中心詞“兩膝”之后,“者”,標志定語后置。 

此外,文中有一個帶雙賓語的句子:“嘗貽余核舟一。”雙賓語是“余、核舟一”。 

 三、布置作業 

  1.熟讀全文,背誦第三段。能背誦全文者背誦全文。 

2.作課文后面的練習。

3.找出本文的通假字。 

 

[核舟記(人教版八年級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核舟記》教案

2.《核舟記》課文原文及翻譯

3.文言文《核舟記》原文

4.核舟記原文及翻譯

5.《核舟記》原文翻譯

6.核舟記原文及譯文

7.核舟記教學課件

8.《核舟記》的文言文翻譯

9.《核舟記》文言文翻譯

10.讀核舟記有感優秀讀后感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最新在线步兵区在线播放 |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日本少妇亚洲综合无 |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