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標準》要求,閱讀簡單的議論文,能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能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議論文閱讀的知識點包括:
1、議論文的三個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2、兩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3、論證方法(例證法、引證法、比喻論證法、對比論證法);
4、反駁的方法(駁論點、駁論據、駁論證);
5、議論文的結構和寫法(引論、本論、結論是一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寫法);
6、體會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
議論文閱讀常見的考查重點有:①議論三要素的辨析和運用;②議論結構和行文思路的把握;③文章(文段)內容的整體把握;④關鍵句子、重點詞語的含義及作用的分析;⑤依據文章內容而進行的必要的遷移、滲透、積累、拓展、聯想(想象)。閱讀材料以課外為主,給人啟發,給人教益,讓人深思與警醒的文章日益成為閱讀中的熱點。常見的考查方式仍是以填空、辨析、簡答、補充論據、歸納或指明論點等形式多方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和運用能力。題型以主觀題為主。不過,近幾年中考對議論文閱讀的考查重點,已由對詞語、句子、論點、論據、論證方法的一般性考查,逐步轉向對論點的提煉和精確表述、對論據的選擇及其所起作用、對論證層次論證方法的分析的考查,更加注重對整體把握能力的考查。
考點1:提煉或概括文章的論點
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主要見解和主張,是文章的中心,只有準確把握論點,才能準確理解文章中提出的見解和所要解決的問題。閱讀時應注意:第一,要區分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一篇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分論點是用來補充或證明中心論點的,它們從屬于中心論點,是作者闡明中心論點的幾個方面,同時也是該部分的論點。第二,要明確論點的表述形式。論點是一個明確的判斷或陳述,有明顯的傾向性,在形式上論點應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論點不能是疑問句,不能只有一個短語,不能使用比喻。第二,要把握論點的位置。中心論點一般在文章的標題、開頭、結尾處。如果一篇文章開篇部分有明確表明觀點的語句,文末又有相同或相近的語句,以開篇為論點。此外,議論文題目一種是論點,一種是話題,應注意區分。論題是作者論述的對象和范圍;論點是作者對論題所持的看法,它應該是明確地判斷,在形式上應該是完整的句子。
考點2:掌握論據的類型及作用
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材料和依據,論據與論點是證明與被證明的關系,兩者在邏輯上始終保持著一致。證明論點的依據主要有事實依據和理論依據兩類,因此,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是論據的兩種基本形式。
事實論據是指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實以及科學的統計數據圖表,它的特點是概括簡潔,緊扣論點邊敘邊議。在文章中事實論據有的具體敘述,有的概括敘述,具體的事實論據容易辨認,概述的事實論據有時容易忽略,閱讀時應細心辨認。對一篇文章中所列舉的幾個事實論據,要能夠分析事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從事實中看出道理分析事例排列的合理性,以及詳略安排等特點。
道理論據是指經過長期實踐檢驗的,為人們所熟悉的、所公認的名人名言、俗語諺語、自然科學道理、公式定律等。道理論據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部分引用,還可以間接或概括引述,這些引用方式要注意從標點符號的使用中認真加以辨認。還要注意,議論文引用的名言(包括諺語等),除做論據外,有的也用來作論點,有的作為結論語,起到強調中心論點的作用;也有在引用名人的話中,既包含事實論據,又包含道理論據,不能將一切名言都視為道理論據。道理論據是對大量事實抽象、概括的結果,它應當是讀者比較熟悉或為社會所普遍承認的。閱讀道理論據,應該能夠從作者提供的道理中聯系相應的事實,并以此檢驗這些道理論據能不能證明論點。同時,要留意積累一定的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考點3:辨析論證方法及作用
議論文中的論點和論據是通過論證組織起來的。論證是指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與論據之間邏輯聯系的紐帶。論點是解決“需要證明什么”,論據是解決“用什么來證明”,論證方法是解決“怎樣證明”。常見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例證法或擺事實)、道理論證(講道理)、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舉例論證是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實來征明論點的方法。因為“事實勝于雄辯”,所以舉出確鑿典型的事實會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分析舉例論證的作用應首先明確作者列舉了一個什么典型事例,是為了證明什么,然后再把握舉例論證的特殊作用--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道理論證是用經過驗證的真理,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來證明論點的方法。因為這些道理具有權威性,所以這種方法使用得當就有很強的論證力量。分析道理論證的作用應先弄清引用了誰的言論,是為了證明什么,再把握道理論證的特殊作用--具有權威性,論證有力。
對比論證是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或道理進行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的方法。分析對比論證的作用首先分辨文中用什么和什么作對比,然后分析這樣的對比是為了證明什么論點的,最后,把握對比論證的特殊作用--正確錯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給人印象鮮明深刻。
比喻論證就是通過形象的比喻來證明論點的方法。這種論證方法,可以把道理講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就把一些深刻抽象的道理深入淺出地說明了。
議論文的論證方式分為立論和駁論兩大類型,立論是以充足的論據正面證明作者自己論點正確的論證方式。駁論是以有力的論據反駁別人錯誤論點的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都是一種證明,無非一個是從正面證明正確,而另一個是從反面證明其錯誤。它們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論證方法。
另外,關于駁論文的反駁方法通常有三種:一是駁論點,二是駁論據,三是駁論證。駁論點就是確定被反駁論點的虛假性,駁論據就是通過確定對方論據的虛假來確定其論題不能成立,駁論證方式就是通過指出對方的論據與論點之間沒有必然聯系來確定對方的論點不能成立。不管哪一種方法,最終都是為了駁倒對方的論點,從而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如魯迅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就批駁了對方的錯誤觀點,頗有說服力。
考點4:理清文章的結構
一般來說,議論文最基本的結構是引論(提出問題)--本論(分析問題)--結論(解決問題)。這種結構又可分為兩大類:逐層深入的論述結構,即“縱式”;并列展開的論述結構,即“橫式”。由此派生出來的還有:“總論--分論--總論”式,先提出論點,而后從幾個方面論述,最后總結歸納;有“總論--分論”式,先提出論點,然后從幾個方面論證;有“分論--總論”式,先從幾個方面剖析,然后綜合歸納出結論。分析議論文的結構,先要弄明白各段落層次間的內在聯系,還要注意文章中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段、過渡句及過渡詞語,以便整體把握,理清思路,更好地理解議論文的內容。
[議論文閱讀(人教版九年級說課)]相關文章:
10.人教版少年閏土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