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發布時間:2017-11-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貓》教學設計

青溪初中賈友瓊

教學目標:1、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蘊涵的人生哲理。

2、體驗、探究小說主題的多義性。

3、品味細節描寫。

教學的重點:體驗、探究小說主題的多義性。

教學方法:朗讀法,談話法,討論法

教        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預習要求:1、學生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2、學生朗讀,勾畫貓的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結局的語句,理解作品內容。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一段生動感人的養貓的故事,來體驗一種發人深省的養貓的經歷,讓我們走進鄭振鐸的小說《貓》。(出示課件--貓)

    2、預習檢測

全文共寫了幾只貓?重點寫的是哪一只?

二、理解

1、作品中所描述的貓,你最喜歡哪一只,為什么?請用這樣的句式說話:

   我喜歡第___只貓,因為它_______,看________________(文中具體表現這一特點的細節描寫)。

大家喜歡的基本上都是前兩只,不喜歡第三只,為什么呢?第三只貓是怎樣一只貓呢?我們來看看。

2、閱讀寫第三只貓的段落,勾畫相關語句,用“這是一只--的貓,你看--”的句式說話。

(可憐--來得可憐,活得可憐,去得可憐。)

3、這三只貓的結局是怎樣的?在文中找出這句話,體會它在結構上的作用。(亡失--總領全文)

--關于貓的悲劇。

三、體驗

1、第三只貓為什么不招人喜歡?如果是養第一或第二只貓時芙蓉鳥被咬死了,我可能會怎么樣?(各抒己見)

(個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學生自擬格言: A 努力完善自我! B 弱小就要挨打! C 努力拼搏,奮發向上。 D 你想得到幸福嗎?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 

--關于性格的悲劇。

2、貓的悲劇僅僅是因為性格嗎?作者對這三只不同的貓的亡失又是怎樣的態度呢?(朗讀指導--讀出感情)。為什么“我”對于第三貓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哪些語句表達了這種難過之情?(齊讀,品味難過之情,引導出“愧疚”) (第三只貓的死責任在“我”!拔摇钡闹饔^臆斷,斷定鳥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無處辯訴,最后死在鄰家屋檐上!拔摇闭J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這個過失是無法補救的。)凡事不能單憑印象,主觀臆斷,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實;對人對事不存偏見私心,要寬容、 要仁愛,要同情弱小者。

--關于愧疚的文章。(只是對第三只貓感到愧疚嗎?我到底愛前兩只貓嗎?)

四、探究

1、為什么要寫一篇關于貓的小說呢?僅僅是要表達對貓的愧疚之情嗎?(插入作者及作者的創作理念。)

鄭振鐸:現代作家、學者、翻譯家。福建省長樂縣1920年底,與茅盾、葉圣陶等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積極倡導者。曾創辦我國最早的兒童刊物《兒童世界》,并主編《小說月報》

五四前后,科學、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義、個性解放等思想已經傳入中國,鄭振鐸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觀念,并身體力行。

他以一位正直作家的良心,以熱烈、真摯的情感,純樸、坦率的童心努力探討人生的真諦。他說“文藝的對象,應該是被侮辱被踐踏的血和淚”。

貓--小人物

--關于小人物的悲劇。

2、小人物可以逃脫自己的悲劇嗎?貓逃了嗎?

--關于社會的悲劇。

3、小結:這些對作品深層次的感悟,其實就是作品的主題。有許多作品,從不同角度看,對主題會有不同的理解,這就是所謂主題的多義性。 

五、升華 

課堂結語:同學們,我們讀鄭振鐸的《貓》會有這樣的感慨:這哪里是在寫貓呢?分明是一幕世態人情的寫真!那滲透在字里行間的一種真情,一種感 人肺腑的力量, 就是文學作品藝術上的美的體現。請關愛生活中的“可憐貓”!  

 

賈友瓊

[《貓》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春》教案設計

2.人教版七年級上《綠色蟈蟈》教案設計

3.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4.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5.人教版必修四數學課件

6.人教版必修五英語課件

7.人教版匆匆教案設計

8.人教版《山中訪友》教案設計

9.老舍《貓》教學設計及閱讀答案

10.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設計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 在线午夜视频网站 |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 |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