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抱怨:“作文難教,學生見識少、積累少,老師指導沒門道。”其實不然,我認為作文評價才是決定作文教學的關鍵。
中考為什么會被學生、家長那么重視,為什么會成為我們教學的“指揮棒”。那是因為它會決定學生的命運,是對學生知識能力的一種有效評價。同理,我們作文評價就是作文教學的“指揮棒”。評價如何,它將直接影響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作文評價,大而言之,是大型考試的作文評價,近幾年中考有很大變化,曾經沒有滿分之說的中考作文,現在滿分之作也經常會登臨榜首。我這里強調的主要是一線教師的作文評價。筆者在一堂作文課上曾經做過一項這樣的調查:1、你寫作文的第一反應是什么?2、寫過的作文你曾經是如何對待的?3、目前你急需怎樣的幫助?現摘兩個具有代表性的結果,學生A是一個較差的同學,她說:“我對作文沒有什么好感,因為我從小學作文就差,一聽寫作文,我就渾身緊張,為了完成任務,我硬著頭皮,胡編亂造,作文本發了下來后,看到那鮮紅的不及格的分數,我失望的恨不得把作文本撕掉。”學生B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同學,她說:“我每次都想把作文寫好,可每次都不被老師認可,作文分總是在六七十分左右徘徊,我好迷茫,多么希望老師和同學給我支個招啊!”誠實無價,小小的口袋打開了,進來的是滿滿的愛的芬芳,這些發自內心的話,讓我們不難發現,這其實是不被肯定的一種失落,一種長期不被認可的挫敗。這才是比作文指導缺失更為可怕的東西。當一輛車失去了動力,你的油門加的再大,對它也毫無意義,所以,所有同仁必須高度認識作文評價的重要性。她是激起學生寫作欲望的最強有力的武器。
關于評價,可能每個老師都在做,但關鍵看是否有效。我們經常會聽到不少老師感慨:“我辛辛苦苦地批改,他們只看分數,然后就扔進了抽屜。”對于評價,筆者有這樣幾點不成熟的做法愿和同行共勉:
第一、 激勵應放在首位,讓學生找到自信。
再差的學生都會有優點,在一堂公開課上我曾經這樣評改過作文,只找優點,不說缺點。作文總分50分(目前中考模式),基本及格為30分,在自己作文中誰能找到一處“亮點”被同學認可即可加5分。有的學生給自己打40分,有的學生打45分,還有一個學生竟給自己打滿分,她自信地表明自己打分的四個理由,當時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因為到那時我還沒給任何一個同學打過滿分,一下子全班同學都把目光匯聚到我這兒,因為她說的每一點都有道理、無可挑剔,當時我鄭重向同學宣布:“給汪歡同學滿分”那一刻我深深地佩服,她那份敢說“自己行”的勇氣和自信;那一刻我也才真正地明白,作文水平無法提高的癥結,是我太多次地扼殺了我們學生的創作熱情,在平時評改作文時,許多教師只是依據作文的情況和個人的好惡來做出“定奪”,80分(優秀)被視為絕大多數習作難以逾越的門檻,而沒有,也不愿顧及學生非智力因素(情緒、付出等),“好就是好,差就是差”,認準這個理兒不容有半點變通。其實,作為對學生學習成果終結性評價之一的習作分數也是教師的一種態度和語言。既然我們尤其不忍心以冷面惡語來對待后進生,又怎能一成不變地以低分來“棒殺”作文徘徊不前的學生僅剩的一點熱情和進取心?記得作家彭瑞高的一席話:“語文老師們,如果你想讓你們的學生熱愛寫作,那么,就多多地褒獎和贊許他們幼稚的習作吧!”錢夢龍先生回憶他求學時代生活時說,是國文教師給他一篇習作以高分的偶然事實才引起了他學習語文的激情,甚至決定了他以后的人生選擇,可見教者的“評分”對學生的影響力之大了。可能有老師會擔心,這樣片面的關注優點會“扼殺”了他們的理智。是的,我承認它的確不是十全十美,但我要說,我們學生多一個優點就會少一個缺點,如果滿是優點,那還需要去找缺點嗎?所以你大可不必擔心。
第二、 變換評改形式,讓學生充分參與。
評改時,長期的獨包獨攬,學生會認為寫作是自己的事,評改是老師的事,其實評改作文也是很好的教學陣地,學生辛辛苦苦地寫好作文之后,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們的認可。這是一個最熱鬧、感情碰撞最激烈、作文技巧提升最快的環節。要抓住契機,變換形式,讓學生充分參與。自我評價是必要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自己親自參與,自己思想、情感、看法得到充分尊重,沒有什么比這更幸福的事情了!小組評價是重要的。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修改不如學生自己修改。學生個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小組合作進行賞評,與他人進行比較,取長補短。思想在撞擊,能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實學生最希望聽到教師的評價,但教師評價不必太多,要錦上添花。也許有些老師會認為讓學生改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我們一定要“痛改前非”,放下心中的包袱,這其實是新課改給我們的一個機會,把多種評價相結合,給他們足夠多的展示機會。這三者就像三面鏡子,從不同的方面表現出學生作文能力的進步和發展。
第三,“評”“講”結合,以“評”帶“講”。
很多次,我們為一個作文專題苦口婆心,講的天昏地暗,可是收效甚微。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把同學們的習作拿到班上講,大家可能會更關注,如果是邊“評”邊“講”學生更來勁。對于要講的作文內容(專題),老師事先在改學生習作時可以做好記錄,分好類,打好“埋伏”,在講相關作文知識時,就是最好的范文,學生會自然入“網”,切忌去單純為講一個知識點而評講作文。
對于作文教學,不敢說有足夠的經驗,只是講過幾節讓同行稱道的作文課,曾有一節被教研組長當做經驗寫成《作文,想說愛你也容易》在《南漳教育信息》上發表交流。不敢說我列舉的方法對每位教師都奏效,但我用這些方法,在九年級即將畢業的最后半年里,我的學生還能自覺堅持每天寫一篇作文拿來讓我改,我覺得這是它最大的魅力,我校作為一個山區學校,今年語文中考成績及格率、優秀率都能進入全線前八強,和我們在全校推廣這種評價制度不無關系。只要激起了學生的寫作熱情,老師們請放心,它會比任何作文指導都有效,所以我說作文教學的“瓶頸”在于評價。
袁朝發
[作文教學的瓶頸在于作文評價 (人教版 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1.初中作文教學論文
2.小學作文教學論文
10.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