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學校 郭燕
一、 導入
提到中國的古典文學,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唐詩宋詞元曲。提到唐詩,人們也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兩個人物,一個就是李白、一個就是杜甫。李白生活在盛唐,詩歌瀟灑飄逸,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轉衰的時期,詩歌沉郁頓挫。有人說,讀杜甫的詩就猶如讀一部唐代的歷史,所以,杜甫被譽為“詩圣”,他的詩,被譽為“詩史”。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詩與唐代的那一段歷史有關呢?請同學們看注釋一,讀一讀背景介紹。
二、 寫作背景補充: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于次年三月。他乘隙逃離長安,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到達了當時朝廷的所在地--鳳翔縣。這首詩是詩人逃離長安前一個月寫的。
三、學習詩歌
1 、初讀詩歌
(1)讀準字音。
同桌間相互朗讀,老師巡視指導。注意搔、勝、簪等字。
(2)讀準節奏。
老師指導、回顧詩體。近體詩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詩。近體詩從句式上說有五言、七言之分;從篇幅上說有律詩、絕句兩種。律詩分五律、七律兩種。全詩共四聯,頭兩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韻,通常押平聲韻。七言律詩的朗讀節奏通常為二二一或二一二 。
組長指導大家朗讀,示范讀,其他同學劃節奏,老師巡視檢查。
(3)讀懂感情。
多讀幾遍,看看能從詩中讀到什么樣的情感來?在小組內發言,要求每個人都要說,最后組織歸納答案。
2.品讀詩歌
老師引導大家品析詩歌
(1) 品析詩題:讀----品
從詩歌的題目可以提取哪些信息?寫的是春天詩人望到的長安城的景象。
(2) 品析詩句:生讀---生品---師引
首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昔日的長安城繁華似錦,今日的長安城雜草叢生,為何會這樣?是戰爭帶來的災難,讓人們流離失所,把繁華的國都變成了一座空城。
頷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這一解的主體是人,因此它用了觸景生情的手法;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這一解的主體是花鳥,所以用的是移情于物的寫法。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小結: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后半部分--想望親人。
頸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多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么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急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尾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于極無聊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幾乎不勝簪。“白發”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寫此詩時詩人僅45歲,就已經是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了,為何?僅僅因為思念親人嗎?不,憂國憂民的情懷,是杜甫至死不渝的情懷。
小結:詩的前四句寫都城敗象,飽含感嘆;后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
(3) 歸納感情
小組長匯報先前討論的答案,并比較學后的感悟。
(4) 總結
關于感情: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鏗鏘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余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而不衰。
關于表現手法:
A.觸景傷懷,移情于物,將憂國思親的情懷蘊含在形象的描寫中,情景交融。
B.一字傳神。“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驚心;“深”字令人滿目凄涼。“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濺”“驚”體現了詩歌語言的動態美,寄托了詩人強烈的情感。
四、 詩歌賞析指導
詩歌關注幾個內容:1、寫的是什么?2、怎么寫的?3、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詩歌的考點:寫什么?要能找到他寫了哪些景物,要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些景物。怎么寫?腦海里要儲備幾種表現手法,如借景抒情、移情于物、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白描等等。表達什么情?寫景的有對景物的喜愛贊美,借景物抒發離別的愁緒,依依惜別的深情,報效祖國的壯志,憂國憂民、思鄉念家的感情。根據內容來概括。
五、作業:從上面三個方面賞析杜甫的《春夜喜雨》
板書設計:
春望
杜甫(唐)
寫景---------------抒情
↓ ↓
春 望 憂國思親
設計說明:有人說大家的詩歌最不好講,錯。我覺得大家的詩歌最好講,你只要讓學生了解了這位詩人的生平閱歷,了解了他生活的時代,了解了他的詩風。再結合賞析的方法,基本上,學生就能自己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感了。
詩歌的教學一定要學生多讀,讀出作者的感情來,還要讓學生多說,說出自己的理解來。哪怕僅僅是一點點的感悟都要鼓勵學生說出來。語文不能灌輸,即使灌給學生,他們沒法消化,所有的知識都會歸于零的。所以,在我的設計中,我就強調讀,品,盡量讓學生說,我對學生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只有你說的才是你的話,我說的永遠都不會變成你的話。”所以,你想表達你的思想,你就要說自己的話。
詩歌賞析方法的指導,一定要時時指點,時時補充,時時提醒。因為學生不掌握方法就沒法應對考試。
郭燕
[《春望》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春望優秀教案
2.春望教學課件
3.小學春望教學課件
6.人教版找次品教案
7.人教版天地人教案
10.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