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理念說明
教材說明:
《高祖本紀》和《項羽本紀》是蘇教版選修教材《史記選讀》中的課文。選修教材應該“摒棄全程灌輸的模式,以培養學生探究創新精神為導向,以為學生解惑釋疑為己任”。
二.學情說明:
1.《史記選修》在高二第二學期上,學生已經學完了所有五本必修教材,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包括文言文閱讀)和鑒賞能力。
2.對于文言文學生學生還存在一定心理上的畏懼與隔膜心理,在課文閱讀上常常存在閱而不讀,讀而不知,背而不明的情況。文言閱讀課常常覺得枯燥又無奈,尤其是《史記選讀》這樣全為文言文的教材。
三.設計理念說明:
1.選修內容總體設計理念:釋疑導學,探究拓展,激活思維,啟迪智慧,激發興趣。
2.具體措施:重新整合教材內容,分為四個部分做專題探究,分別為:漢代風云人物;先秦名士風采;智慧的星空;群星的光芒。
本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能夠概括文中主要內容。
通過回顧文中事件人物表現的方式進一步熟悉文中文言現象,熟悉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
(1)能夠簡要概括作品內容。
(2)能夠從不同內容中找出異同并做簡要分析。
(3)能夠用較有文采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對英雄人格的欣賞。
教學重點
從不同內容中找尋其異同并做分析。
用較有文采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教學難點
從紛繁的現象中概括異同。
教學方法
對話法 歸納法 探究法 練習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導語
一個時代的星空上點綴了兩顆明亮的巨星,注定不能永久地并存。他們終于用長期的征戰決定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卻給我們留下了久久的品讀與回味。今天,讓我們在讀過《高祖本紀》和《項羽本紀》的背景下再讀劉邦和項羽,向我們的心靈發出一聲追問:問天下誰是英雄?
二、回顧作品,概括兩部傳記作品主要內容。
1.《高祖本紀》 從生到死
從介紹劉邦的姓氏、籍貫、出生、家庭以及做亭長時種種事情寫起,寫到
劉邦入秦、打敗項羽、建立帝業,寫到高祖返鄉,一直到高祖去世。
2.《項羽本紀》從少到老
主要選擇了三件大事:少有大志;叱咤風云;垓下悲歌。
三、比較二者異同。
1.選材上:《高祖本紀》貫串一生,《項羽本紀》擇其要者。
2.重點上:《高祖本紀》側重人生歷程,《項羽本紀》側重形象展示。
3.寫法上:同:都善用對比。
異:《高祖本紀》多敘述,《項羽本紀》多描寫。
4.結構上:《高祖本紀》順序展示,《項羽本紀》展示之后有評論。
四、探究原因。
1.傳主身份:劉邦為本朝開國之主,是以要全面展示;項羽乃過世英雄,是以擇要集中展示。
2.傳主特點:劉邦是一位“不是家人生產作業”“好酒及色”的鄉間無賴,在時勢的推動下走向英雄的神壇,從無賴到英雄有太多過程需要展示才能讓讀者看到一位英雄的成長歷程;項羽則是一位出生世家的貴族傳人,天賦的異稟世傳的卓越只需典型事件便可展現。
3.作者情感:對成功的英雄,作者雖承認其英雄身份,但不免對其為人略有微詞,是以客觀記述其成功過程而不著一詞評價;失敗的英雄身上卻寄托著作者的人格理想,是以對其形象著意展示而直現其有褒揚有遺憾的評價。
五.形象比較及成功(失敗)原因探究。
1.形象比較:
同:1.有遠大理想。劉邦“有大度”“大丈夫當如此也”;項羽“學萬人敵”“彼可取而代也”。
2.性情中人。在情緒激昂時高歌。劉邦”大風起兮云飛揚”;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
3.不讀書。“劉項原來不讀書”。
異:1.出生:劉邦“蛟龍于其上”,與上天有關;項羽“項氏世世代代為楚將”,名將之后。
2.為人:劉邦“廷中吏無不狎侮”,喜好羞辱他人;項羽“虞兮虞兮奈若何”“吾為若德”,重感情。
3.做事:劉邦“用留侯陳平計”“用張良計”,用他人計策;項羽“為諸君快戰”,親力親為。
2.成敗原因
劉邦成功原因:亂世之中不為規則所困,只講結果不計過程;善用他人之計。
項羽失敗原因:過程大于結果,重一時的形象展示而缺乏長遠的打算;事事親力親為而缺乏對人才的利用。
六.開放思考,語言表達。
讀了這兩部傳記,你更喜歡哪一位傳主,為什么。請寫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最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
示例1:我喜歡項羽,喜歡他與生俱來的貴族的自尊與驕傲,喜歡他建立在能力出眾基礎上的自信,也喜歡他在絕境中的決絕而傲然。他雖然死了,死在那個時代坦蕩與狡黠的斗爭中,死在自我的傲岸和決絕中,卻死得坦蕩,死得挺直。他是躺著出生的人,卻是站著死去的靈魂!他雖然失敗了,但不愧為一位失敗的英雄!
示例2:我欣賞劉邦。他雖然出生平民,而且沒有機會接受正規的教育,行為上難免有點不夠高雅并因而受到很多人的。但他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的不足而不自暴自棄,能夠發現他人的才能并恰當運用。他是被時代推上神壇的英雄,但他能夠恰到好處把握時機,借用他人能力來彌補自己不足的經歷給我們一個有益的啟示:出生可以說明起點,但絕對不能等于終點。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心里有藍天,就終會實現飛翔的夢想!
小結:問天下誰是英雄?其實,這是一個英雄的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劉邦是英雄,項羽是英雄,韓信、張良、陳平、蕭何、樊噲等人也是英雄。對于這樣一些人,選擇誰不選擇誰,喜歡誰不喜歡誰,這是大家的自由和權利。但通過閱讀這些英雄的事跡,我們能有對那樣一個英雄的時代由衷的追思和緬懷,能有對這些英雄的事跡的了解和閱讀,這就夠了!
七.作業:拓展閱讀,開闊視野。
推薦易中天的《漢代風云人物》。
教學反思
這是我所嘗試的人物分類專題探究學習的第一節實質性課程,是以設計難度不大,目的在推動學生閱讀,讓學生在閱讀過課文的基礎上在課堂上有話說,想說話,真正把課堂當做自己的陣地。這一目的是達到了。學生課堂表現非常活躍。
出乎我意料的是,對于這節課,學生似乎比老師準備的更多,學生在課堂上對于劉項事件的補充與交流,對于自我觀點的展示和表達遠遠超出了我的估計,以至于我認為一節課能夠完成的教學內容沒有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不得不在下課的鈴聲中無奈地打斷學生的熱情。
不是學生缺乏激情,是我們還沒有找到恰當的激發我們學生激情的方式!
魏建平
[問天下誰是英雄--《高祖本紀》《項羽本紀》比較閱讀教學設計 (蘇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6.高祖本紀的讀后感
10.《天下父親》閱讀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