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波
【仿】
讀 云
--云天補校理科62班 姜智琛
人之一生,能有幾件值得反復咀嚼的事?又有幾件值得駐足回首瞑目而思的?每當夜風乍起,月照無眠之時,我的思緒就會不由自主地回到了一個遙遠而奇特的瞬間,企圖再次獲得千金一刻的生命體驗。
黃昏時分,太陽靜靜地落入地縫。躺在青草地上,舉頭遙看飄逸的流云青鳥,枕著颼颼的風聲,嚼著淡淡的青草,那一刻,我放縱了自己的思想。
就在那片似乎縹緲的天空里,我讀懂了流云。
如同仁山智水一樣,藍天上的白云是可以寄托心境、包容情懷的。它的輕盈,它的飄逸,它的自由,它的灑脫,它的閑適,它的氣韻,它的無瑕,時時顯現著其怡情、靜心、養志的妙處。
片片飛來靜又閑,樓頭江上復山前。從東飄到西,從南游到北,說來就來,說去就去。有形不累物,無跡卻隨風,隨聚隨散,漂浮不定。無意地飄飛,無意地幻散,美在虛無縹緲,絕在意味纏綿。那種飛向無窮,飄向無限的消失,總會讓靈魂在不知不覺中擺脫開一切牽絆。
時而團團如輪,時而飄飄如絲,時而綿綿如雪,時而曼曼如絮,時而巍巍如山,時而滔滔如海,時而茂密如林,時而化為人形,時而變成獸狀……千姿百態,形跡無常,變化莫測,妙不可言。
云翻一天墨,風雨滿樓。蔽月遮星作萬端的景象,排山倒海的氣勢,出奇的動人心魄。狂風中,閃電里,霎時間云飛雨落。待云散雨收,晴空萬里時,大地田野,一片蔥蘢。體味其中的變化,心靈的不惑,總會一一得到詮釋。
云,以氣為形,以雨為心,以風為骨,以日月星辰為之裝飾,悠悠然懸浮于天地之間,天高則云淡,天低則云暗,不貪溫柔,不戀富貴,我行我素,真正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觀之,讀之,識之,人生便開闊無限起來。
清雋無言而永恒的云,其實就是我們仰首之際,所能讀到的最好的詩篇、散文、小說和戲劇啊。在成絲成縷、成筐成匹,或成汪洋的云的卷帙里,我們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地尋回失落的記憶,獲得溫柔的寄托,開始綿密的思考,發掘藝術創作的靈感題材,任想像的羽翼四處翱翔。
突發孩提時的奇想:為何不能化作流云,能升能落,能沉能浮?
想來不覺失笑無語,逃避現實,消極遁世,終不可能。
于是,竟也釋然:還不如像流云一般活得自由自在,多一份輕松,少一份沉重;多一份淡泊澄澈,少一份憂郁煩悶!
【評】
作者描寫的自然的云,其實就是心中的云,就是他所追求的像云一樣“多一份輕松,少一份沉重;多一份淡泊澄澈,少一份憂郁煩悶”的自由自在的活法,這正是劉再復先生《讀滄海》中所運用的“納物于胸中,融情于物”的運用材料技法。本文還運用了劉先生的另一用料技法--“移覺換形”,變“觀”云為“讀”云,因而從變幻的云中“讀”出了意蘊,“讀”出了思想,“讀”出了真我的境界。
網站編者按:2009年9月1日到9月28日,長江出版傳媒集團與騰訊讀書頻道聯合舉辦了《新中國60年我最喜愛的10部文學作品調查》,打造一個網友、讀者原創的新中國60年文學排行榜。劉再復先生的散文詩〈又讀滄海〉,在百萬網友極大的熱情投票中,被入選“我最喜愛的新中國60年文學作品”。
[賞美文,寫佳作--讀云(學生習作及陸波點評)]相關文章:
1.寫雪的美文欣賞
2.美文摘抄加點評
4.描寫冬天美文欣賞
7.英語美文賞析
8.情感美文欣賞
10.中學生經典誦讀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