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全面正確評價人物
能力目標:培養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情感目標:了解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中華民族守信、有禮等傳統美德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1.課文的朗讀、背誦
2.文言詞語的積累
3.把握人物性格,全面正確評價人物
教學難點
1.自主閱讀文言文,自行提出并解決問題
2.感悟守信、有禮等美德的現實意義,反思自身日常行為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CAI課件學生:預習課文,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步驟
一、導入引趣
CAI課件:播放出自《世說新語》里的成語故事--《道旁苦李》,展示七歲少年王戎的聰明;引出《世說新語》一書(教師出示實物書),簡介此書作者、特點,并向學生推薦閱讀;引起學生學習《世說新語》里同樣也是表現七歲少年聰穎機智的另一則故事--《陳太丘與友期》的欲望
二、熟讀悟趣
1.(聽一聽)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找應注意讀音的字詞,清除字詞障礙
2.(想一想)學生自由朗讀,整體感知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幾個主要人物?課文用什么描寫方法來描寫人物?(語言描寫)想一想人物的對話應該怎樣讀?
3.(試一試)學生找出人物對話的語句并隨意模仿文中人物語氣自由朗讀文中人物對話
4.(品一品)CAI課件:播放課文Flash動畫、朗讀錄音,幫助學生把握朗讀語氣并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5.(讀一讀)學生有感情的齊聲朗讀課文教師再次點撥、正音
三、探究解趣
1.學生分組自主、合作、探究地研習課文,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派代表寫在黑板上(教師指導學生提出好問題)
2.全班一起先解決黑板上字、詞、句等有關疏通文意的問題
3.課件顯示本課重點文言詞語,教師適當拓展,學生掌握并積累
期:約定 君:您,有禮貌的稱呼對方
委:舍棄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去:離開 家君: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
4.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課文里的故事,檢查學生是否理解全文大意
5.小組再次探究、解決課件顯示的問題(大致與黑板上剩下的問題類似,均為理解性的問題)
課件顯示:a.假如你是陳太丘,會先走嗎?為什么?
b.元方共指出友人的哪兩個錯誤?
c.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談談你的看法
d.友人是個怎樣的人?元方是個怎樣的人?
小組派代表選自己喜歡的問題發表看法
四、反思添趣
1.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討論、交流學習課文后的感悟、收獲、啟示,并反思自己日常行為有無做到守信、有禮
2.課件顯示教師贈送的有關守信、有禮的名言,學生誦讀、默記
a、言必行,行必果--孔子
b、青少年從小要培養有禮的良好習慣--約翰.克洛
五、背誦記趣
1.師生討論背誦古文的方法
課件顯示背誦方法:a.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
b.抓關鍵句子背:客問元方→答曰
友人便怒→元方曰
c.按敘事線索背:期日中→不至→舍去→乃至→(門外戲)……→引之(入門不顧)
2.教師按背誦方法帶學生背誦
3.學生按方法自由背誦全文
4.集體背誦全文
5.學生自薦背誦全文,檢驗是否活學活背
六、拓展生趣
1.課件顯示教師推薦的其他聰明少年的故事題目,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
故事推薦:曹沖稱象、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少年宰相甘羅……
2.課件顯示讀書筆記,引導學生課后小結
張麗
[《陳太丘與友期》教學設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9.匆匆那年陳尋語錄
10.陳禾文言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