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 姓名
教學內容
速讀課文,在理解生字詞的基礎上了解人類第一次登月的過程。
在自主學習中認識人類登月的科學知識和意義。
激發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放眼世界、放眼未來、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課前自測
1、掌握字詞,掃清閱讀障礙
注音寫字:可望不可即( ) 小心yìyì( )( ) 一yè( )孤舟
解詞:可望不可即--
里程碑 --
2、“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第一個走出登月艙,用他腳上特制的大號膠鞋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足跡!弊屛覀兣c航天英雄一起,去認識這驚心動魄、意義非凡的一刻。先給文章標上自然段,共18節,默讀課文,了解并批注相關的科學知識(在書本中),再準備了4搶答題寫下來,考考同學們。(選擇常識性內容,提問簡潔。)
例: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是什么時間?(1969年7月21日11點56分20秒。)
3、快速默讀課文,試把登月的全過程畫一張示意圖,并作簡要的注記。
課堂研討
1、本文所敘之事是登月,那它是分哪幾個部分描述登月的全過程的呢?
2、宇航員登月,不僅開創了人類的首次載人探索外星球的新紀元,而且還肩負著特定的任務,那宇航員登上月球后做了做了些什么?
3、這篇記實報道,真實地記錄了人類第一次登月的全過程。作者把這件內容豐富的科學大事敘述得完整清晰而生動,你認為得益于哪些因素?請舉出具體的例子加以說明。
人類登月有什么意義,課文哪一句有所揭示?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課后自評
請積累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說說你看了這些之后的感受。(也可以結合課文來談)
2、積累“月”的詩句:
作業本4、5、6題。
美國的登月計劃
美國于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組織實施了載人登月工程,或稱“阿波羅”計劃。這一工程的目的是實施載人登月飛行和人對月球的實地考察,為載人行星飛行的探測進行技術準備。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項成就。工程開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六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
阿姆斯特朗的故事
作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是整個人類的英雄。1969年7月21日,當“阿波羅11號”飛船正準備在月球“靜海”的預定著陸點著陸,突然發現飛船下方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隕石坑,里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阿姆斯特朗馬上采取緊急措施,把飛船改為動駛,繼續飛行了約20秒后,在6公里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塊較為平坦的地方安全著陸。
徐秀形
[《月亮上的足跡》(一課時) 導學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4.《談中國詩》導學案
10.月球上的足跡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