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雅麗中學 陳慧林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了,語文新課程帶來了全新的理念,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從城市到農村,從教育決策者到一線教育工作者,無不圍繞這個中心而轉,其目的不就是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變“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學習”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的教育教學課堂模式。筆者通過多次觀摩學習,閱讀教學論著和教學書刊,及教育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新的教學理念就是:學生動起來了,課堂活起來了,教師輕松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發(fā)展了,學生團結互助學習能力提高了,整個教學質量也就容易提高了。(當然這要在保證課堂紀律的前提下)
當然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多種多樣,根據不同教材,不同的班級,不同教師處理的不同,即使同一個教師對待不同的班級,也會處理不同。但是筆者從教十幾年來發(fā)現(xiàn),中學語文不管課外還是課內的,其中根據文體劃分,無不是現(xiàn)代文: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現(xiàn)代詩歌,古(文、詩)。筆者摸索出了一條通用于這幾大文體的教學設計模式:
步驟一:設計學習目標、重難點。這是每一種文體都要明確的。這可以教師確定好,如果學習條件好的班級也可以師生共同確定,或者由學生自主確定,教師來引導。
步驟二:導入課文。可以采用多種方法激趣。這可以根據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激趣方法,如:情景激趣法、講故事法、問題式、播放音樂激趣法等。
步驟三:自主學習 學習的內容包括作者作品簡介、文章寫作背景、重點生字詞義、初步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步驟四:學生小組合作提出問題(就學習的目標和學習重難點),教師引導學生。
步驟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教師引導。
步驟六:展示解決結果。
步驟七:總結。教師總結尤為重要,也可以學生總結,靈活應用。
步驟八:拓展延伸
評價機制貫穿始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加分制、實物獎勵、精神獎勵等等。
關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可以根據不同的課文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自主學習:做字詞練習、或者學生分小組上黑板展示、或者聽寫又或者溫習上節(jié)課的字詞等。
步驟四學生提問質疑環(huán)節(jié),是整堂課的關鍵所在,問題要提到點上,要體現(xiàn)文章的重難點,這需要教師的引導和不時的補充。
記敘文(小說) <<空城計> > 導學案
學習目標:了解小說的主要故事情節(jié),把握主要人物形象,明白空城計成功的
原因。
學習重點難點: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理解空城計成功的原因。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回憶與諸葛亮有關的故事情節(jié)。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關于①作者作品簡介。②文章寫作背景。③重難生字詞義。④復述課文主要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敘述故事情節(jié):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小說三要素:情節(jié)、人物、環(huán)境。)
學生活動:
生生學習小組合作討論確定。
2、展示學習成果。
3、評價。
三、再讀課文提出問題。(1、文章重難點詞句段內容的理解。2、主要人物形象。3、人物描寫方法(正、側面描寫中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4、文章的主旨(文章通過寫什么內容,表達什么情感,或告訴我們什么道理)。5、寫景方法。6、寫景敘事的順序。7、寫作手法。8、語言特點。9、表達方式等。)
1、學生整理問題、提出并匯報。
四、根據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由淺入深解決問題。
學生活動:1合作討論探究。2展示成果。
第二課時
溫故而知新
二、繼續(xù)沒解決的問題
1、學生繼續(xù)合作討論探究。
2、學生展示學習成果。
3、學生評價。
三、課堂拓展延伸或者學生對這篇課文的再度質疑,互相解答。
四、學生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說明文導學案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關于①作者作品簡介、②文章寫作背景、③重難生字詞音義成語、學生活動:
1、個人提出疑難問題小組集中討論解決,不能解決的,小組派代表提出并整理。方法:查工具書、圈劃等。
2、展示學習成果。
3、評價。
三、再讀課文提出問題。(④課文主要內容(文章說明的主要對象、說明對象采用的方法、說明的順序⑤文章結構思路。⑥文章重難點詞句段內容的理解。 ⑦寫作手法。⑧語言特點。⑨表達方式等。)
1、學生整理問題、提出并匯報。
四、根據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由淺入深解決問題。
學生活動:合作討論探究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導入。
二、繼續(xù)沒解決的問題。
1、學生繼續(xù)合作討論探究。
2、學生展示學習成果。
3、學生評價。
三、拓展延伸
議論文導學案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關于①作者作品簡介、②文章寫作背景、③重難生字詞音義成語、學生活動:
1、個人提出疑難問題小組集中討論解決,不能解決的,小組派代表提出并整理。方法:查工具書、圈劃等。
2、展示學習成果。
3、師生共同評價。
三、再讀課文提出問題。(④課文主要內容(文章主要觀點(中心論點和分論點)、證明觀點采用的論證方法、議論文的論據⑤文章結構思路。⑥文章重難點詞句段內容的理解。 ⑦寫作手法。⑧語言特點。⑨表達方式等。)
學生整理問題、提出并匯報。
四、根據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由淺入深解決問題。
學生活動:合作討論探究
第二課時
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導入。
二、繼續(xù)沒解決的問題。
1、學生繼續(xù)合作討論探究,教師引導。
2、學生展示學習成果。
3、教師、學生評價。
三、拓展延伸或者質疑探討,總結學習心得。
詩歌導學案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代詩歌的朗讀技巧。
2、理解詩歌的意境及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3、熟讀成誦,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形式美。
教學重難點: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詩歌的作用導入。
二、初讀詩歌(①詩歌的標題解讀、②作者作品、③寫作背景、④字詞讀音、⑤詩歌體裁、⑥詩歌朗讀節(jié)奏。)
1、學生自主學習、查工具書、小組討論整理,教師指導。
2、學生展示成果。
3、學生評價。
三研讀詩歌(①詩意、②你認為的重難詞名句品析、③詩歌抒寫作者的情感、④寫作手法等。)
1、學生結合注釋了解詩意,提出疑難問題,小組合作討論解決。
2、學生展示成果。
3、學生評價。
四朗讀背誦并默寫。
1、小組朗讀背誦比賽。由其他小組點名比賽。
2、默寫比賽。
綜上所舉的閱讀教學模式只是初探,還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修正,并且不斷的創(chuàng)新。所謂教無定法,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有一定的道理。筆者愚見,凡是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教學方式方法,體現(xiàn)與“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都是可取的,并值得借鑒的。
秋水飄渺
[七至九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初探]相關文章:
7.九年級語文試題
10.七年級語文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