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運用在語文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發(fā)布時間:2016-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多媒體技術,其快捷的信息組織方式、儲存方式、課堂教學的互動性,使課堂生動而又直觀,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那么,應用多媒體技術實施課堂教學,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 多媒體教學的設計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的重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學校教學信息化的擴大。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學中主要技術成分,但是信息技術畢竟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利用多媒體技術組織課堂教學,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的重點。

《故宮博物院》多媒體課堂教學,考慮單元教學重點:抓住事物的特征來介紹事物,理清說明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本文是一篇以空間順序說明的文章。課文內容簡單語言淺顯,易于理解。文章的特點是“脈絡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這篇文章是進行審美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文章。在教學中要貫穿一種思想--加深對祖國的熱愛;體現體現一種精神--發(fā)揚民族創(chuàng)造精神;增強一種情感--民族自豪感。作者寫作的感情基調是愛與贊頌,教師教學的感情基調是愛與贊頌,學生學習的感情基調仍然是愛與贊頌。教學著眼于故宮建筑的精美,著眼于說明語言的精美華麗,著眼于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作者、教師、學生的情感要在課上相碰、相融、共鳴、升華。所有的課件信息資料都要圍繞教材這些特點來取舍。

緊扣教學重點,并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僅僅依靠書本文字材料和口頭的說教,是遠遠不夠的。多媒體教學就能展示材料的豐富性,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僅僅視頻材料《故宮博物院》,就深深地吸引住學生,移動的鏡頭,將故宮博物院宏大的規(guī)模、整齊的布局、精美的建筑展現在學生面前。解說員字正腔圓的解說,故宮博物院的整體形象創(chuàng)設了學生學習的激情。通過對故宮博物院精美圖片的展示,學生對故宮這一古代建筑群的概貌和特色有了了解,認識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才能,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對偉大祖國的熱愛。

如果沒有現代的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使用,教學重點、難點照樣在課堂中落到實處。但學生的感知不是直接的,是通過教師的講述間接得到。學生得到的知識大都是抽象的概念,學生得到的知識是不全面的。這樣的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或多或少也許會留下遺憾。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也是不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 

二、多媒體教學設計要結合課改理念。

信息技術是為教學服務的,技術就是手段。科學進步了,教學手段就會變化。傳統的教學手段受到科學技術進步的推動,教改的進程就會更深入。現在的教學改革就是要使教學如何緊跟信息化的進程。信息技術與傳學科教學整合要講藝術。多媒體教學設計要結合教改理念。

(一)、整合信息、制作課件,要遵循輔助性原則。

作為服務教學的工具,多媒體課件只是教師某些器官的延伸或某些功能的補充,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全部教學工作。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學輔助手段,它必須與現代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緊密結合,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教學的輔助性,體現在課堂教學要以人為本。

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考慮最多的應該是人的因素,決不允許設備至上論。一次學校的語文《三峽》公開的教學,執(zhí)教老師沒有精心制作課件。就著“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學資源網”直接打開資源上課。盡管視頻材料怎樣的優(yōu)美,音樂給人怎樣的震撼,現場效果也不錯。但是教師只充當了教學設備的操作者,視頻觀看的引導者。學生就是觀看了一些視頻材料。教師課堂的主導作用沒有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沒有落實。

(二)、整合信息、制作課件,要遵循教學性原則。

要防止大量信息填塞課堂。大量的信息資料可能使學生一課下來唯一的收獲就是看了很多圖片、視頻資料,而不能使學生親身體會發(fā)現新知的過程。課件制作,要遵循教學性原則,課件要有價值,要圍繞課堂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發(fā)揮多媒體的特有優(yōu)勢,按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組織表現形式。

我第一次多媒體教學公開課《云南的歌會》,面對全校的教師,我居然對PPT的使用很不順手,由于設計的缺陷,幻燈片切換很不順暢。課堂教學變成了音樂播放課,民風民俗展示課。由于不了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具體作用,教學課件設計了過多的課堂容量,我不能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預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能完全展開。

多媒體課件制作,執(zhí)教教師靠考慮自己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讓課件引領課堂教學的進程,整體感知、集體探究、課堂互動、細節(jié)感悟,課外延伸……教學環(huán)節(jié)按照預設的過程有條不紊的展開。

(三)整合信息、制作課件要注意:(1)、盡量突出教學重難點。(2)、文字清晰準確,字體大小,數量和顏色適中。(3)、界面美觀,色彩豐富,圖形動畫適中,以免干擾學生注意力。(4)、課件易于操作,便于跳轉。(5)、要注意調試,課件整體要看是否達到預先設想的效果,檢查各種鏈接、交互是否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和時間內流暢運行。

三、多媒體課堂教學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語文課堂教學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先感性認知后理性認識,先普遍現象后一般規(guī)律。多媒體課堂教學,非常符合學生這一認知規(guī)律。在多媒體教學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貫徹這一規(guī)律。

在上《安塞腰鼓》電教公開課時,我緊緊抓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學安排動靜結合、激情與沉思結合,讓學生充分討論、探究,教師不斷點撥鼓勵。課堂第一階段安排了播放《安塞腰鼓》視頻資料沖擊學生的感官,震撼學生心靈。讓學生討論安塞腰鼓的特點,總結出:場面壯闊、豪放、火烈;鼓點雄壯有力,扣人心弦;動作強勁豪放,剛勁灑脫。第二階段安排了教師范讀,有感情地誦讀與精美圖片相輝映。讓學生借助直觀的畫面,形成感性認識,從而全面把握“安塞腰鼓”這個民間傳統群舞藝術的特點。然后學生冷靜思考,熱烈討論,感悟物質條件與精神狀態(tài)有沒有必然的聯系。最后進行藝術朗讀訓練,使課堂教學充滿創(chuàng)造精神。“安塞腰鼓”的創(chuàng)造、《安塞腰鼓》的創(chuàng)作、《安塞腰鼓》的朗讀在精神上高度統一。借助多媒體教學,能夠化抽象事物為具體形象。

四、采用多媒體教學,更要重視教師基本功的培養(yǎng)。

課堂教學中,教師流利的朗誦,純正的普通話是豐富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多媒體教學決不是教師多動手少動口,甚至不動口,只要將課件演示給學生看就行,這樣的教學如同放電影,學生對教學目的難以了解,把握不住重點難點。所以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講的作用,一定要講清、講透重難點,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件演示重課堂教學過程,其過程對學生來說無疑是走馬觀花,課堂看熱鬧,看不到門道。而課堂板書剛好彌補多媒體的缺陷。之所謂課件重過程,板書現重點。

語文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和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打破教師課堂教學權威,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使初中語文教學朝著課程改革的方向前進。

 

王芳杰

[多媒體技術運用在語文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相關文章:

1.適合用在作文里的成語

2.把聰明用在正經地方

3.漢語拼音教學中應注意

4.關于運維年終總結

5.小班運果子體育教案

6.保安押運年終總結

7.小兔運南瓜課件

8.運維工作的年終總結

9.IT運維簡歷模板

10.關于春節(jié)財運的成語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不卡 | 中文字幕AV制服丝袜精品 | 加勒比色老久久综合网高清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 亚洲天堂男人2020 | 综合久久久久狠狠狠97色 |